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驳折领的造型要素有底领、翻领、领外口轮廓线、叠门宽、翻折始点、驳点等,各造型要素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共同影响驳折领的造型,其中翻领松度是驳折领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为此,以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为基础,采用不同翻领宽和底领宽,通过直接作图法绘制驳折领。在人体模台上选择不同叠门宽、有无领外口明线及不同驳点后,采用剪开展开法确定合适的翻领松度,取下样品量取并记录翻领松度的数值,共制做样品200个,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建立驳折领翻领松度结构设计的数学模型,为服装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驳折领制版参考,满足智能服装CAD打版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驳领是所有领型中造型变化最丰富、结构设计最复杂、应用最广泛的领型之一。利用Lectra服装CAD系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领座倾斜角度、领座高和领面宽这3个因素对驳领翻折基点位置和翻领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个因素中,领面宽对翻领松度的影响最显著,领座高对翻折基点位置的影响最显著。翻折基点到SNP点的距离与领...  相似文献   

3.
翻驳领在领型中是一种综合领,它具有企领和扁领的特点,由于结构综合且特殊,可把翻驳领以翻领和驳领组合记忆,翻领与衣身领线缝合。驳领由翻折时受肩领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翻驳领款式时,肩领的领底曲线左右制版线条的形成。翻驳领作为西装衣身的一部分,翻领和驳头在结构上可以在以下方面做设计:翻领、领嘴、串口线、驳头宽等。在市场需求和变化下,根据不同风格,不同市场需求,衍生不同的领型款式。在生产制版中可否找到配领的相应公式来解决翻驳领款式变化的纸样问题,既满足某条件后领子可作千变万化的设计造型。又可以在领子上有更多的款式创新,不受限制,可一通百通。  相似文献   

4.
蔡红 《辽宁丝绸》2012,(2):20-22
面料性能是影响翻驳领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8种面料,应用KES织物风格仪测试出面料的16项性能指标,并用这8种面料分别制作出领座高为2.5cm、翻领宽3.5cm的女西装翻驳领造型,然后通过在人台上的着装测试,测得实际着装时的领座高和领面宽。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各项面料性能指标对女西装翻驳领造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料性能中拉伸比功WT、拉伸回弹性RT、压缩回弹性RC及单位面积重量W对领子成型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翻领宽度对西装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响翻驳领倒伏量的因素很多,其中翻领与领座的高度差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翻驳领设计原理出发,推导建立了翻领松量、翻领宽度与倒伏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假定领座高度不变,随着领面宽度的增加,翻领松量的变化呈线性增加,且增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倒伏量也随翻领宽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呈递减趋势。并且,随着翻领宽度的增加,领座必须做分体处理,才可保证领座部分合体,翻领部分服贴。  相似文献   

6.
张恒 《纺织学报》2020,41(11):128-135
为解决翻领松量计算精准性及翻折领通用结构设计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翻领松量结构模型的翻折领结构设计方法。通过构建翻领松量结构模型确定了翻领松量计算系数,对6种不同状态下的翻领间隙量变化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依据翻领间隙回归系数模型确定了翻领松量计算给定常数,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并推导出翻领松量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公式计算的翻领松量提高了翻折领结构造型的准确性,基于翻领松量结构模型的翻折领结构设计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翻折领领型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邹平  吴世刚 《纺织学报》2011,32(10):104-0
为使连翻领翻折准确,结构简化,实现连翻领翻折自如,静态造型美观,通过直接作图方法,以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为衣身原型,采用不同的面料、不同的领宽和领凹,绘制连翻领.制作连翻领样品84件,制作样品在标准人体模台上试穿,以静态造型最佳为标准,测量翻领宽的数值,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连翻领结构变化规律,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蕾 《毛纺科技》2023,(1):70-75
为优化女装翻驳领款式结构,提高制版效率,以标准女体为基型,在胸围量加放8 cm的基础上配置翻驳领。通过基础领圈配伍因素及其结构设计分析,采用影射结构制图法,分领座配置方式缩短翻折线,使成形后的领型更符合颈部结构。应用Style3D技术验证翻驳领影射结构制图的合理性,通过压力系统测试不同领腰高、不同翻领宽、不同翻折线收缩量组合下领成形后的舒适度,并得出适合较合体女外套衣领翻折线收缩量的取值,为优化衣领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服装翻领造型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翻领造型的因素,通过改变起翘量和领围线曲率的实验,探讨了领外口线,起翘量,领围线曲率等对立翻领造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本领窝状态下连翻领松度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翻领结构具有有领型衣领结构的综合特点,其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是理解其他领型结构的钥匙,因此本文选择连翻领作为研究翻领松度的基型款式.连翻领由翻领和领座两部分组成,二者呈连体结构,翻领松度是影响连翻领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为了使翻领松度的概念更加直观,将翻领松度定义为后领中心领下口弧线至水平线的垂距.  相似文献   

11.
刘锋 《中国制衣》2012,(5):52-53,47
作为服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领型极大地丰富了服装的款式。众多的领型,按照领片覆盖的区域不同分为三类:只环绕覆盖颈部的称为"立领":部分环绕颈部,部分覆盖衣身的称为"翻领";只覆盖衣身的称为"平领"。实际应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翻领。本期《技术讨论》栏目为您带来"翻领结构原理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使衬衫领造型更加美观,针对领窝结构参数,以横开领与横直开领差为自变量,衬衫领造型评价为因变量,采用4×5双因素实验设计,设置了20组不同的横直开领并得到对应的领圈弧线。在此基础上进行衬衫领的结构设计与制作,并对其外观造型进行主、客观评价。确定客观评价指标为:翻领上口空隙量、翻折线夹角、领角线夹角。研究结果表明:横直开领差、横开领对衬衫领外观造型影响显著;横开领与领上口空隙量高度正相关,与造型主观评分值显著负相关,横开领值取7.5~8.0 cm时,衬衫领的领上口合体度较高,造型较为美观;横直开领差与翻折线夹角呈显著正相关,与领角线夹角、造型主观评分值呈显著负相关,横直开领差的值取-0.5~0 cm时,衬衫领的翻折线夹角为115°~120°,领角线夹角为60°~70°,造型较为美观。  相似文献   

13.
以人体颈部形态和衬衫领基本结构为基础,从人体工学的角度分析男、女颈部形态对衬衫领结构设计因素的影响,通过立裁实验研究不同翻领宽和领座高条件下的衬衫领下落量和领面后中心缩进量以及其相互关系,为实际平面版型结构设计提供立体依据。  相似文献   

14.
女式正装外套是目前女装高级定制的主要品类之一,基于着装场合要求,一般风格庄重、造型合体、款式简洁。局部的创意性设计可为女式正装增添新意,连身型翻驳领以领型为设计点,保留常规翻驳领的主要外观特征,结合叠裥设计将衣身与驳领融为一体,使领型呈现出特有的效果。为实现驳头与衣身的连续结构,在常规翻驳领结构的基础上,研究相关纸样设计原理,明确设计思路,以戗驳领为例,详细说明连身型翻驳领的纸样设计方法,并列举了同类领型的拓展款式及其纸样,以期为翻驳领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为版型设计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翻领的结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翻领结构的影响要素翻领松度。阐述通过对翻领的结构进行优化处理,使成品领型更加符合人体颈部特征,达到款式和造型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6.
西装翻驳领倒伏量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哲 《纺织学报》2008,29(7):83-86
翻驳领的设计主要在于倒伏量的确定。在了解西装翻驳领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倒伏量的确定方法。首先通过实验确定最合适的领松量,在领松量固定的前提下,对于翻折止点位置、翻领宽与领座高之差、叠门宽这3个要素,使用CAD系统分别绘制不同数据的领子,得到不同倒伏量的值。然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到的数据,推导出领子倒伏量的数学模型,使倒伏量的确定有了科学的方法,解决由于倒伏量大小不当而引起的领子不合体、不美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影响服装驳面样板成型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尚笑梅 《纺织学报》2006,27(4):105-108
以西装平驳领为研究对象,通过拟合西装大身与驳面实验,对影响西装驳面样板成型的诸多因素———驳面翻折角度、驳头宽窄、面料厚度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就驳头翻折后驳面、驳里曲线之间对应点纵横两个方向的差异进行了数学分析,找出驳头翻折角和使用面料厚度形成的曲线差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驳头翻折后由于内外径的不同,驳面和驳里产生差异量,并且在翻折角一定的情况下面料厚度越厚,驳头面、里曲线间的差异量也越大,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数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翻折领的分类,研究其结构设计的一般原理,并系统分析了翻折领主要部位的结构参数与人体间的关系,得出不同数据配置下的翻折领造型规律,以及款式设计中合理应用翻折领结构配置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