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9)
<正>观察和反思当前的亲子活动,在亲子对话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情况:一是活动中家长单向性参与,亲子对话少,无法体现亲子活动的特质;二是亲子间虽有对话,但因家长不能科学解读孩子的发展,或缺乏有效的对话策略,导致亲子对话不和谐,对话质量不高。在活动中可通过细化教育目标、了解幼儿现状、活化教养方式、提升家庭素养等四大主要策略,着力提高亲子教师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1)
园本教研应在权威的引领下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建构关于教学的意识和关系。但在身份地位、知识经验不对等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权威异化",形成园长的"独白"、骨干教师的"范型"、专家的"唯理论"、幼儿园的"独角戏"。需要通过"树立‘我—你’观念,实现平等沟通;创设开放情境,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转变教研形式,提供对话平台;澄清教研目的,建立多态评价"等途径纠正权威的异化。而权威的塑造还需要不同的教研主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5)
资产评估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作用的专业服务行业,有效的市场监管能够促进资产评估服务质量提升。文章通过从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现状出发,发现存在监管主体缺乏沟通协调、监管方与被监管方缺乏平等协商对话机制和对被监管方主动履行职责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借鉴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回应、塑造、协同和关系性"四个精髓,分析回应性监管理论在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适用性,最后提出组建多元化的监管主体、增加监管客体履行责任的激励措施、建立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主体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监管方与被监管方平等的协商对话机制等完善资产评估服务市场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9)
文章从听障学生家庭教育教育工作出发,调查了解其亲子沟通的现状,对亲子间缺少沟通、沟通内容狭窄、沟通成效不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亲子手语,让沟通不再困难;亲子作业,让心与心拉近;家长培训,让好教育摆上心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
再先进的家教理念,都必须通过亲子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怎样正确沟通,使孩子乐于接受并拉近亲子关系,是本文主要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7)
教师要善于转换不同的视角来与学生"说话",文章主要从三个视角展开,俯视学生,遵循教育常态;平视学生,实现教育平等;仰视学生,凸显教育主体。同时,教师要善于驾驭语言来与对象"说话",主要表现在与学生沟通时、课堂教学时、与家长沟通时。笔者根据工作几年中的实践与见闻,浅谈如何与学生"说话"。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6)
<正>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课堂是师生间沟通、交流,也就是说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新课堂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的教学环境。对话教学关注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感受,它正日渐替代传统的"传话"教学而成为当代教学的主导形态。一、师生互动,是对话教学的前提首先,师生间角色的转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往,切不可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责问,否则就很难消除学生的畏惧心。学生都希望能够跟教师友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观念总体淡薄,父母易将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祖辈,孩子在智能教育环境、情感教育环境以及行为教育环境上存在缺失。但农村幼儿家庭也拥有独特的家庭资源、邻里资源和自然资源。农村父母要提高责任意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幼儿智能开发;有效进行亲子沟通,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培养幼儿自控能力,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5)
<正>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失序的教育关系彰显,主体信任危机集中表现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情感、认知层面的信任危机以及伦理层面的信任危机。其中,情感信任危机围绕教育双方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人际交往双方在情感层面的信任度以及情感信任关系的建构环境三个维度展开;认知信任危机的产生主要与存在性孤独、传统与现实的"断裂"以及制度性承诺的乏力密切相关;伦理信任危机集中表现在价值规范基础与"信任链"结构两个层面。破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信任危机,需要着力提升教育者的领导艺术、构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承认关系及其和谐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