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对某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经济性改造的综合评价,提出一种以试验检测为基础结合理论计算的评价方法,将改造对机组的影响统一到对供电煤耗的影响上,并开展了相应的试验检测,该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改造在满负荷工况最多可降低供电煤耗3.83 g/(kW·h)。  相似文献   

2.
针对百万机组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采用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方案,并对烟气旁路分流量、分段烟气温度、冷风加热温度、给水和凝结水介质温度、低温省煤器布置等5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结合某1 000 MW燃煤机组,采用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方案,对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优化,使得机组供电煤耗降低2.9g/(k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锅炉尾部空间增设烟气一空气换热器(即前置式空气预热器),可有效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但前置式空气预热器可利用形式多样,且可行性和经济性受其流动阻力、维护方便性、金属耗量、抗腐蚀性、占烟道空间等众多因素影响。针对可用作前置式空气预热器的几种形式:回转式预热器、水媒式预热器、热管式预热器、管壳式预热器,结合某典型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实际参数,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计算。然后对各指标计算结果建立完整的分析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系数法,完成对不同换热器形式的灰色综合评价和优选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前置式空气预热器选型问题,对于案例电厂,水媒式换热器更适合做前置式空气预热器。  相似文献   

4.
锅炉暖风器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燃煤电站。暖风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锅炉空气预热器冷端的低温腐蚀和堵灰。暖风器利用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加热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这必然会导致锅炉机组和电厂热平衡的改变,并影响锅炉和电厂的经济性。本文主要定量研究暖风器对锅炉和电厂经济性的影响,通过计算比较了不同抽汽汽源和不同暖风器出风温度对锅炉效率和电厂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综合节能提效、烟风阻力、系统可靠性等因素,提出一种深度余热利用技术——烟风水复合余热利用系统。系统设置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旁路内布置高低压换热器和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A电厂320 MW机组定负荷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降低汽轮机热耗率90 kJ/(kW·h),降低供电煤耗2.2 g/(kW·h),烟气和一次风阻力降低,一次风漏风率降低。该技术比常规余热利用技术优势明显,可应用于所有排烟温度偏高,引风机、一次风机压头不足的大型火电机组。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低温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限制,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综合优化,将空气预热器分两级布置,在两级空气预热器之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并通过改变Ⅱ级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优化低温省煤器所处的烟气温度范围,从而得到热力学最优工况;最后结合技术经济性分析,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综合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通过空气预热器分级设计和合理设定关键运行参数,在热力学最佳方案下机组供电煤耗降低约6.7g/(kW·h),结合技术经济性分析,在年平均运行5 500h工况下,每年净收益可达2 1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某电厂燃机扩建端部分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燃油和燃气工况下进行现场试验,得到了不同测量参数计算工况值,并对不同计算工况进行了余热锅炉热平衡计算以及结果修正计算,研究测量参数对试验结果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燃料工况下,随着环境条件、燃料流量和余热锅炉烟气温度的升高,功率基本是逐渐降低的,而压降逐渐升高;测量参数中余热锅炉烟气温度是影响功率的主要因素,余热锅炉进出口烟温和燃料流量是影响压降的主要因素,而环境条件则为影响试验结果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SOx、HCl、水分和灰分。在锅炉系统采用传统的方法将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布置在一起:一方面易引起尾部受热面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另一方面烟气中大量的水分和灰分可导致尾部受热面的严重积灰,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采用单独布置的蒸汽空气预热器,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蒸汽空气预热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但其采用汽包和汽机一抽的高温蒸汽加热冷空气,导致了余热锅炉有效输出热量的变化,同时造成电厂热经济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华能莱芜电厂6号机组为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提高机组效率,布置旁路省煤器,降低排烟温度。同时,配套布置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提高空气预热器(简称空预器)进风温度。该系统采用工质为水的闭式循环,从引风机出口烟气吸热,到空预器入口冷风放热。研究旁路省煤器和烟气余热利用投运和调节方法,烟气余热利用有暖风器和低温省煤器作用,可减少空预器因硫酸氢铵堵塞。又进行节能和投资回收年限分析,分析表明:采用烟气余热利用后发电煤耗降低1.86 g/k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典型66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概念设计。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过程的热力学完善程度,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热量置换过程的火用效率,燃煤机组整体性能以及考虑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内部硫酸氢铵(ABS)沉积沾污因素的运行节能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级平衡节点温度升高,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不可逆损失减小,系统热量置换过程火用效率升高,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对于确定的能级平衡节点温度,存在最佳的旁路烟气比例,分别对应热量置换过程火用效率最高和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最低;考虑ABS沉积因素后,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可运行参数区间受限,影响系统的节能收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锅炉烟气的排烟温度一般在130~150℃左右。大量的热能直接排放进大气,不仅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是影响锅炉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固体吸附式制冷回收排烟余热直接进行集中供冷和采暖供热的技术,并针对某电厂工况进行了计算,可知该电厂年节约煤2.94×10~6kg(低位发热量为21 440 kJ/kg),直接经济利益213.15万元人民币。重力热管技术的烟气余热利用可以显著提高电厂能源的利用率并提高了机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电站锅炉烟风系统的电耗占厂用电的30%左右.降低烟风系统能耗,对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衡水电厂号1机组300 MW电站锅炉的烟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引风机的能耗分析,找出了风机运行效率低的原因,对引风机进行了改造;其次,对空气预热器漏风、炉底漏风等对锅炉经济性的影响予以分析,并进行了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和炉底水封改造.改造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最后简要介绍了锅炉运行参数变化对烟气系统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掘空冷机组的余热利用潜能,基于空冷机组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即引用空冷岛的热空气作为锅炉燃烧用风,提高了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减少空气预热器的换热量。通过加设旁路烟道系统实现尾部烟气热量的重新分配和回收利用,最终达到降低机组煤耗的效果。结合某典型600 MW空冷机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系统可降低供电煤耗1.91g/(kW·h),按机组年运行5 000h、标煤750元/吨计年节煤收益可达42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某1000MW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分析论证,推荐采用烟-风-水一体化深度余热利用方案。烟-风-水一体化余热利用方案:在电除尘器及脱硫塔入口各设置一级换热器,闭式热媒水在其中被烟气加热后,进入送风机出口的水媒暖风器,加热空气预热器入口冷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入口冷风温度提高后,置换出来的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排放,旁路烟道内设置高、低压换热器,分别加热高压给水和凝结水。采用此系统后,可降低发电煤耗约3.15g/(kW·h),脱硫用水每台机组降低约53t/h。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基于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状态方程及小扰动理论,建立了烟气余热利用的热经济性评价方法。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实施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改造后,供电标煤耗降低可达2.3 g/k Wh。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较常用的两种锅炉尾部烟气热量深度利用系统。通过等效焓降法对两种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出热效率公式,结合某1 G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THA工况,应用等效焓降法对两种系统进行了定量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程边界条件和设计原则下,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系统更好地提升了烟气热量利用能级,热效率较高,节能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松藻矿务局发电厂@胡荣权管式空气预热器是一种有效利用烟气余热来加热空气的热交换器,是提高电厂锅炉热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磨损的现象,致使烟气系统小范围内“短路”,锅炉的部分送风直接进入烟道,难以维持负压并影响热效率。图1管式空气预...  相似文献   

18.
烟气侧效率和空气侧效率表征空气预热器的换热能力,在空气预热器性能考核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有一定的影响。ASME PTC4.3标准中利用实测数据进行烟气侧效率的计算,该方法容易受到空气预热器本体以外因素的影响,且没有考虑到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的影响。对传统计算方法提出质疑,提出了一种修正的烟气侧效率和空气侧效率计算方法,利用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进行了修正,剔除了部分外界因素对空气预热器本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试验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以DY发电厂新建工程2×660MW机组为例,分析了锅炉空气预热器堵灰的原因。通过SCR优化调整、一、二次风加装暖风器和空气预热器受热面改造解决了空气预热器堵灰,提高了机组带负荷能力。此外,加装暖风器、空气预热器改造造成排烟温度升高影响机组经济性,通过加装低温省煤器进行烟气余热利用,提高机组经济性,保证空气预热器不堵灰正常运行。为我国火电厂空气预热器堵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污泥干化焚烧余热回收系统,充分利用了污泥焚烧后烟气中的高温热量,同时能满足焚烧炉和干化机运行的条件。相比于常规的污泥干化焚烧系统,新系统在干化机后增加了换热单元,充分利用了蒸汽中热量,提升了进焚烧炉污泥的热值;通过设置两级余热锅炉以及调整空气预热器的换热位置,改善了空气预热器和余热锅炉中存在的较大换热温差。基于某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的设计参数建立了热力计算模型,并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余热回收系统的热力性能评价指标,结果显示:随污泥中可燃质含量的增加,余热回收系统的〖HT5”,7”〗火〖KG-*3〗用〖HT5”〗效率升高;相比于常规系统,新系统的热力学〖HT5”,7”〗火〖KG-*3〗用〖HT5”〗效率提升了1.72%,由于蒸汽品质得到提升并且用于小汽机做功,运行经济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