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阻燃整理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工作者在阻燃整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阻燃机理、新型阻燃剂及阻燃方法(微胶囊包覆阻燃剂法、物理处理诱导接枝阻燃整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阻燃整理存在的问题: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整理,低甲醛或无甲醛阻燃整理,无卤阻燃剂开发,低毒、抑烟阻燃剂的开发,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等.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阻燃剂的开发、阻燃剂的整理技术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2.
无甲醛耐久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平  王炳  王仑  张建波 《纺织学报》2005,26(6):112-114
制备了一种磷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研究了阻燃剂的合成条件,红外分析确认了阻燃剂的结构,研究了阻燃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该阻燃剂与多元羧酸及酸性催化剂构成阻燃整理体系,整理后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棉织物。对整理织物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大大降低棉织物的热裂解温度,应用时不需要特殊工艺和设备,阻燃效果具有耐久性,可满足多领域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  相似文献   

3.
纯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朱平  王仑  王炳  隋淑英 《印染》2003,29(6):5-7
采用多元酸作为交联剂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研究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工艺条件,探讨影响阻燃效果的各种因素。与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工艺进行比较,本工艺不仅显著降低织物中游离甲醛含量,还提高了阻燃效果,且阻燃剂、交联剂的用量大大减少,阻燃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5,(5)
介绍了纺织品阻燃整理的方法和原理,详述了棉纤维用非耐久性、半耐久性和耐久性阻燃剂,合成纤维中涤纶和尼龙用阻燃剂,以及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整理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纳米技术和生物质技术在阻燃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绿色环保阻燃产品的开发是纺织品阻燃整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雪  朱平  展义臻  王炳  董朝红 《染整技术》2007,29(10):32-35
利用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五氧化二磷和乙二醇、丙三醇的混合物成功合成了一种无甲醛棉用耐久性磷系阻燃剂。研究了阻燃剂的合成条件,红外分析确认了阻燃剂的结构,对阻燃剂的一些性能指标如酸值、含固量、磷含量和粘度等进行了测试,此外还研究了阻燃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整理工艺。该阻燃剂与多元羧酸及酸性催化剂构成阻燃整理体系,整理后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棉织物。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类阻燃纺织品的发展,积极开展对被称为天然纤维中最易燃烧的棉纤维的阻燃研究,大力开发纯棉阻燃产品,选择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国产耐久阻燃剂已成为迫切需要。 一年来,我厂对国产纯棉耐久阻燃剂FRC-2、CFR、DS进行了多次试验和反复筛选、最后选择了常州化工研究所研制的FRC-2作为我厂棉织物阻燃整理剂,并对阻燃整理工艺进行了探索。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魏菊  吕彦彦 《纺织学报》2010,31(11):95-98
采用酯交换法,以亚磷酸三苯酯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新型阻燃整理剂季戊四醇亚磷酸酯。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为交联剂,对纤维素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阻燃剂及阻燃棉织物的化学结构。采用垂直燃烧仪和极限氧指数仪测试阻燃织物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通过交联剂与纤维素发生反应;阻燃棉织物经12次水洗后,极限氧指数仍可达到27.8%,具有良好的无甲醛耐久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纺织品的燃烧及阻燃整理的发展,然后将阻燃整理在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和涤纶织物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最后总结:阻燃整理可以明显提高纺织品阻燃效果,但会对纺织品本身的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阻燃效果的耐用性有待提高。随着新型阻燃技术及阻燃剂的开发,阻燃整理必将向高效、可持续且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FR-C阻燃剂对棉织物阻燃整理的理想整理工艺及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使用FR-C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分析了影响阻燃效果的各因素,并与普通阻燃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FR-C阻燃剂的最佳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用量120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min;经过FR-C阻燃剂整理的棉织物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较普通阻燃整理的棉织物好,且织物透湿量和抗皱性有所提高,对织物强力损伤较小。认为:FR-C阻燃剂整理的棉织物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梅士英 《印染》2007,33(12):42-44
4.2 阻燃整理剂 具有阻燃作用的元素有:Ⅲ族的硼和铝,Ⅳ族的钛和锆,Ⅴ族的氮、磷、锑和Ⅶ族的卤素。其中,硼和铝化合物阻燃剂用于棉织物的非耐久性阻燃整理;钛和锆化合物用于羊毛织物阻燃整理;纤维素纤维和化纤纺织品的耐久和半耐久性阻燃剂主要有含氮、磷、锑和卤素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纯棉织物阻燃整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宁宁 《染整技术》2003,25(6):32-33
对棉织物耐久阻燃工艺流程、工艺条件、阻燃效果等进行了介绍,选择FRC-2阻燃剂进行处理,该产品对棉织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不损伤织物的强力和手感。  相似文献   

12.
两种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技术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栋梁 《印染》1999,25(6):43-47
Pyrovatex CP和Proban是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中两种代表性阻燃剂,笔者从阻燃剂与织物的作用、对染料的影响,整理织物的耐久性,耐氯漂性以及安全性与卫生性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PyrovatexCP整理因对染料影响小,且能与功能性助剂同浴,可用于开发多功能整理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晰棉织物阻燃整理研究思路,结合棉织物结构特点,阐释了棉织物燃烧及阻燃机理,归纳了适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剂与阻燃整理工艺。结果表明:为了解决传统阻燃整理技术中的甲醛释放问题,棉织物低甲醛和无甲醛阻燃整理工艺成为研究重点;同时,针对传统棉织物阻燃工艺的环境污染问题,溶胶-凝胶、生物大分子沉积、超临界CO2流体等新型阻燃整理技术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指出,进一步揭示阻燃机理、研发新型高效阻燃剂与环保阻燃加工技术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全棉府绸Argafun RFR耐久阻燃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正雄 《印染》2010,36(17)
研究了Argafun RFR在棉织物耐久阻燃整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优化阻燃整理配方为:阻燃剂Argafun RFR 350~400 g/L,强力保护剂Argafun FS 5~20 g/L,H3PO4 10~18 g/L.经过整理的棉织物无续燃和阴燃,经受至少50次家庭洗涤后损毁炭长仅为9.8 cm,具有优秀的耐久阻燃性.同时,整理的织物手感柔软,强力损失小,布面甲醛含量超低.  相似文献   

15.
沈华  卢霜  刘金华  朱泉 《纺织导报》2012,(3):40-42,44
棉用耐久阻燃剂DM-3070是磷酸酯类无甲醛阻燃剂,采用2D树脂作为交联剂可有效地与棉纤维交联,使阻燃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耐洗性能,布面甲醛含量可控制在75mg/kg以内。相对于传统的含甲醛的棉用耐久阻燃剂,可以有效改善生产环境和服用性能,并为完全无甲醛耐久阻燃整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磷-氮系阻燃剂为工作液研究棉织物阻燃工艺,对棉织物耐久阻燃工艺流程、工艺条件、阻燃效果等进行了介绍。根据阻燃协同效应的理论,采用郑州大学化学系研制的无毒、低烟环保、水溶性极好的Fr~21磷-tK(P-N)系新型阻燃剂进行处理,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并且不损伤织物的强力和手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自制阻燃剂BP-F在棉织物阻燃整理中的应用和阻燃机理,发现BP-F阻燃整理棉织物可以在凝聚相中起到优秀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的优化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BP-F 250 g/L,用纯碱调节整理液pH值至6,160℃焙烘75 s;经过整理后的棉织物无续燃,极限氧指数可达30.9,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同时整理织物的白度和强力损失小.  相似文献   

18.
棉和聚酰胺织物阻燃整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棉、聚酰胺织物的阻燃研究的最新进展。阻燃效果良好的经典的羟基有机磷低聚物作为阻燃剂配合不同交联剂经常应用在棉织物阻燃的研究中,一些新的用来制备棉织物阻燃剂的单体在近期研究中也经常被报道;对于聚酰胺织物,羟基有机磷低聚物与交联剂制成阻燃整理液整理可提高其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了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主要类别;从棉织物的有机磷阻燃整理、聚酯织物的有机磷阻燃整理和其他纤维的有机磷阻燃整理三方面综述了有机磷系阻燃剂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从生态方面和国内外有机磷阻燃剂的禁、限用法规及标准,并结合有机磷系阻燃剂的生物毒性研究,分析了纺织品中有机磷系阻燃剂残留量检测方法;最后提出了有机磷系阻燃剂在纺织品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苏国平  纪俊玲 《印染》2014,40(19):30-32
针对纯棉织物(单位面积质量160 g/m2以下)的耐久阻燃整理,通过优化阻燃整理液中的配套助剂和阻燃工艺条件,以赋予织物耐久阻燃性能。优化的阻燃整理工艺为:纯棉耐久阻燃剂TEX-1(CP)420 g/L、环保树脂MF 50 g/L、纤维保护剂BH 40 g/L和磷酸(85%)20 g/L;带液率75%,焙烘温度165℃,焙烘时间2.5 min。超薄型纯棉织物经该阻燃整理后阻燃效果佳,耐洗性比较好,且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