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不同灌溉技术下玉米的节水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降雨、灌溉水量和前期土壤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对玉米在喷灌、滴灌、渗灌3种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的变化特性和玉米生育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玉米的生长特性和各种灌溉技术下玉米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节水效果最好,产量比滴灌增加1.3%,比喷灌增加6.3%。  相似文献   

2.
绿洲膜下滴灌调亏对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膜下滴灌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处理对马铃薯植株生长指标、果实品质、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滴灌调亏处理下,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且各生育期水分亏缺对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薯块膨大期(T2)淀粉积累期(T3)薯块形成期(T1);薯块形成期适度亏水,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果实总糖、蛋白质、氨基酸、Vc和淀粉含量,同时有效降低有机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相较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CK,T1处理产量略有降低(降低7.16%),但是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35%)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18%),因此薯块形成期是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区绿洲农业马铃薯进行亏缺灌溉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灌水量对丘陵红壤区蜜桔生长的影响,对南丰县大田蜜桔进行透水混凝土渗灌试验。在实验地设置3 个不同灌水量水平(H1低水,H2中水,H3高水)的灌溉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透水混凝土灌水器埋深在 30cm 时土壤含水量到达峰值;在整个生育期内 H2灌水处理枝长增长率最大;同时灌水量越大,果型指数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各灌水处理蜜桔糖分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H3处理组果实糖分最高。综合蜜桔生长规律及枝长增长率、果实横纵径、果型指数、蜜桔糖分等 4 个指标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得出对低丘红壤透水混凝土渗灌条件下 H3为最佳灌水处理。  相似文献   

4.
葡萄渗灌节水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新忠 《人民黄河》2005,27(8):44-45
1996、1997年对山西运城试验区葡萄采用渗灌、地面灌、旱地(无灌溉)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葡萄节水与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渗灌较地面灌平均增产936.8kg/hm^2,增产率3.5%;全生育期渗灌较地面灌耗水量平均减少767.3m^3/hm^2,减少率18.5%,且渗灌节水主要在生育期的中期;渗灌较地面灌平均节水1074.8m^3/hm^2,节水率39.5%,水分利用率平均为8.27kg/m^3,较地面灌平均高1.81kg/m^3,是地面灌的1.28倍。  相似文献   

5.
在大气降水、土壤含水量、肥力及土壤理化性质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不同渗灌管管距和渗灌管埋深对番茄生长状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拉链式渗灌管的间距为50 cm、埋深为30 cm时,西红柿的长势及产量达到最优效果。渗灌管的间距越大,产量越低。同时可知,渗灌管30 cm埋深最适宜西红柿的生长。通过试验分析,对寻求番茄最佳灌溉处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不同管距棉花渗灌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永果 《人民黄河》2007,29(7):48-49
1996-1998年在山西省运城市鼓水灌区三泉村进行了棉花渗灌试验,研究了不同毛管间距条件下渗灌对棉花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渗灌毛管间距愈大,其产量愈低,品质亦愈差,管距以不超过1.2m为宜,以1.0m为佳。1.0m管距渗灌较地面灌增产2.1%,较对照(未灌)增产123.4%,且棉花品质高于地面灌。渗灌较地面灌平均节水800m^3/hm^2,节水率达61.5%。渗灌可明显提高棉花的水分生产率,1.0m管距渗灌水分生产率平均较地面灌大0.044kg/m^3,是地面灌的1.26倍。  相似文献   

7.
以"一品天下208"甜瓜为试验品种,在日光温室内进行了灌溉试验研究,采用φ20蒸发皿的日水面蒸发量为灌溉水量控制指标,设置了不同蒸发量系数(Kp=0.45;0.6;0.75;0.9)的供水处理,研究表明:(1)在具有典型代表天气条件下晴天时,T2、T3、T4处理茎液流在15:00—17:00期间均达到峰值,趋势为T4〉T3〉T2,在20:00基本降至极低值,阴天液流的变化没有明显的最大值状态界限,但变化波动较大。(2)各处理条件下的茎流通量密度在不同的生育阶段有所不同,在果实膨大期阶段局均大于果实成熟期。(3)通过对温室甜瓜土壤含水量的资料分析,发现温室小型甜瓜日茎流量的变化与0—30cm的土壤水分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356。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广应用毛细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相关技术参数,并依托广西崇左市陇铎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立试验示范区,开展糖料蔗毛细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糖料蔗在毛细节水灌溉条件下,生育期各生长指标均优于滴灌和无灌溉,其中:株高比滴灌增加1.2 cm,比无灌溉增加30 cm;株茎比滴灌增加0.06cm,比无灌溉增加0.23 cm;每亩有效茎比滴灌增加17株,比无灌溉增加630株;每亩理论产量比滴灌增加0.3 t,比无灌溉增加2.5 t。另外,毛细节水灌溉比滴灌节水5%左右。由此可见,毛细节水灌溉是一种防堵性能好、灌溉均匀度高、具有节水增产的灌溉技术,适合在山丘区糖料蔗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果园灌溉用水生产效率、提高小流域经果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四年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柑桔园采用固定喷灌(A1)和移动喷灌(A2)比全园漫灌(CK1)可节约用水52%和46%,比沟灌(CK2)节约49%和44%,单位灌溉水生产效率A1(5.31元/m3)>A2(3.99元/m3)>CK1(1.46)>CK2(1.42元/m3).喷灌可显著提高桔园土体持水量和干旱期田间空气湿度,加快柑桔树有效叶面积的形成,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质量,显著提高桔园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浅埋式滴灌毛管间距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在阿勒泰市青河地区进行苜蓿浅埋式滴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30、60、90 cm 3种毛管间距。通过观测各土层含水率、苜蓿毛细根密度以及生长指标等,研究毛管间距对土壤水分以及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管间距为60、90 cm处理的各土层含水率增值优于30cm处理;毛管间距30、60 cm处理苜蓿的毛细根密度明显高于毛管间距90 cm的处理;毛管间距为30、60 cm的处理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小,其中以间距60 cm处理为优,而间距为90 cm对其影响较大,不利于苜蓿的生长。因此,毛管间距以60 cm最优,适合该地区苜蓿的灌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炭基肥和调亏灌溉程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裂区试验设计,以东豆一号为研究对象,主区为BF0:0kg/hm2,BF1:300kg/hm2,BF2:600kg/hm2,BF3:900kg/hm2,裂区为开花期调亏灌溉三个水平(W1: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5%~50%,W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W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该生育期灌水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该生育期结束恢复供水。结果表明:调亏灌溉会显著降低大豆各生育阶段蒸腾速率,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炭基肥和调亏灌溉的交互效应对复水后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的补偿效应较为突出。在轻度调亏时,施加600kg/hm2炭基肥较未施肥的处理可显著降低大豆全生育期耗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处理可较最低处理提高52.86%,因此,600kg/hm2炭基肥和轻度调亏的交互效应对大豆节水效应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果园灌溉用水生产效率,提高小流域经果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四年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柑桔园采用固定喷灌(A1)和移动喷灌(A2)比全园漫灌(CK1)可约用水52%和46%,比沟灌(CK2)节约49%和44%,单位灌溉水生产效率A1(5.31元/m^3)>A2(3.99元/m^3)>CK1(1.46)>CK2(1.42元/m^3)。喷灌可显著提高桔园土体持水量和干旱期田间空湿度,加快柑桔树有效叶面积的形成,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质量,显著提高桔园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避雨栽培葡萄需水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本项目以巨峰葡萄为供试作物,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果园布设痕量灌溉、滴灌、软管灌溉处理,对葡萄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墒情、需水规律、作物系数、灌溉用水量等进行监测分析,研究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果、水分生产率以及对葡萄产量结构和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痕量灌溉比滴灌节水18%~25%,比软管灌溉节水34%~39%;痕量灌溉在设备运行期间日需水量比滴灌小15%~22%,比软管灌溉小24%~37%;痕量灌溉也有助于改善葡萄品质,测定结果显示,痕量灌溉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滴灌高1.31%~3.70%,比软管灌溉高7.62%~8.13%;痕量灌溉与滴灌产量接近,但比软管灌溉增产15.6%.相比滴灌和软管灌溉,痕量灌溉用于葡萄生产,同时具有节水、增产和提高品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辽宁省葡萄适宜的节水灌溉模式,在设施大棚条件下,设置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以常规灌溉为对照处理,探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下限对葡萄生长、含糖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节水效果明显(M3>M2>M1>CK),田间持水率为80%(M2)时综合效益最好。滴灌能明显促进葡萄的生长,增加茎粗、株产、穗重,从而增加亩产,M2对于葡萄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使茎粗增长0.82 cm,相较对照组提升了7.9%,同时,使新梢生长量增长了8.84%。此外,灌溉制度的优化能够明显使葡萄含糖量得到改善,含糖量达到19.18%,相较对照组提升了0.74%,同时,使葡萄增产9.23%。滴灌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控制在田间持水率80%时,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果品的质量及产量等都好于其他处理及对照区,即M2为最佳土壤含水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给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依据,自1994年10月~1998年5月在南皮县翟官屯村搞了5年4个冬小麦生育过程的渗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的灌溉次数和灌水量少于地面灌溉。而产量高于地面灌溉约40%。地面灌溉比渗透的灌溉次数多1~2次,灌溉定额高2~4倍,可是还会出现土壤含水率低于冬小麦生育期要求的含水率下限值的现象。渗灌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均高于地面灌溉,渗灌水的利用率达0.9%以上,水的利用效率为3.07kg/m~3。  相似文献   

16.
以6年生设施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中度、重度3个水分胁迫处理,以充分供水为对照,研究葡萄果实品质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轻度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花青素等品质的提高,而重度胁迫会显著降低果实品质。因此,轻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率65%)是设施葡萄最佳的节水调质型水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江苏省淮北平原地区稻麦轮作生产实际,在田间埋设塑料波纹暗管,通过调节外沟水位对水稻实施渗灌,就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渗灌条件下以稻田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该技术和常规浅水勤灌相比,水稻节水达16.5%,增产14.3%。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后,氮肥用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显著影响水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矿质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渗灌条件下水稻高产优质、浅层地下水不受NO3-N污染的施N量为270~315kgN/hm2,基蘖肥/穗粒肥为5∶5。  相似文献   

18.
以设施塔菜花为试材,通过设置不同灌水施肥处理,开展水肥耦合对设施塔菜花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等影响研究,通过对设施塔菜花生长指标、产量、品质指标、土壤含水量及灌水量等指标的监测,分析水肥耦合对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响应机制.结果 表明:灌水施肥对设施塔菜花株高、冠幅等生长指标以及可溶性糖、果实水分、叶绿素及Ve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不显著;全生育期内各处理耗水量在135.45~159.68 mm,日均耗水强度在1.01~1.19 mm/d;灌溉以及水肥交互响应对塔菜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2N2(高水中肥)处理最大,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4%~61%、7%~60%,高水中肥处理可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灌水量、施肥量以及水肥交互响应对塔菜花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肥料偏生产力以W2N1处理最大,较其他处理增加54%~171%,高水低肥处理可提高塔菜花的肥料的利用率;综合观测成果提出设施塔菜花适宜土壤水分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80%,适宜追肥量为230 kg/hm2,研究成果对指导北京地区果蔬种植及灌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民黄河》2015,(5):138-142
为改进作物实时灌溉模型中有效降雨量的取值方法、提高实时灌溉预报的精度,针对已有研究模型中有效降雨量取值方法不符合作物生长规律的不足,通过冬小麦灌溉监测试验以及气象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冬小麦有效降雨量,建立降雨量与有效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并应用在郑州地区不同水分处理的冬小麦实时作物系数修正和灌溉模拟中。结果表明:用土壤水量平衡法计算的有效降雨量来修正的逐日作物系数更符合冬小麦生长规律,提高了实时灌溉模拟的精度。通过土壤水量平衡法计算的有效降雨量真实反映了田间作物短期水分变化,可以为实现精准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辽北风沙区牧草的耗水规律,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设置微喷灌溉和不灌溉两个处理,研究微喷灌溉对苜蓿的生长及产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生育期内耗水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溉提高了表层土壤含水率,促进了苜蓿生长,增产效果较雨养不灌溉处理明显。在微喷灌溉条件下,苜蓿的灌溉定额为:分蘖分枝期、开花现蕾期、灌浆期各灌溉1次,成熟期灌溉3次,单次灌溉水量以土壤田间持水率的相对含水率作为依据,灌溉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上限为田间持水率的90%,全生育期灌溉定额约为375mm,即3750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