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海带的称谓起源甚早,一开始就专指山东海产藻类品种。然而古人所说的海带与现代人所吃到的海带,还不属于一个物种。中国古代所利用的海带品种为大叶藻。现代人所称的海带,不属于中国原生物种,是近代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属于海带科海带,但很快在山东形成养殖优势。有史以来,山东海带风味独特,美食烹饪基础雄厚,创造出丰富的海带美食与海带文化。  相似文献   

2.
浆是古代的主要饮料、滋补品和调味品。浆最初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过自然发酵而产生的酸性白色饮料,后来发展成多种原料的桂浆、蔗浆、蜜浆、松浆、酪浆等各种浆。而茶饮的兴盛和白酒的引进,以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等因素,又使浆逐步消亡。在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浆作为一种酸性的植物型饮品,应该在当代食品和餐饮行业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鸡蛋是烹饪原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营养上较全面,使用上极方面,成本上不算高,应用上极普遍,是日常厨房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原料.怎样用和怎样才能用得合理,是现在和今后工作中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烹饪的概念既已明确,则对烹饪史的研究就必须把握好其范畴与方法.中国烹饪史的研究范畴应以中国烹饪工艺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以中国烹饪工艺在各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与表现形态为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应重点考虑文物发掘成果的研究价值.对历史文献的使用应注重以鉴别与价值定位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啤酒中含有多种风味物质,其中醇、二氧化碳、酒花、酸、联二酮、酯、醛、含硫化合物等不仅构成了啤酒风味的主体,而且对啤酒烹饪的食品风味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啤酒中的风味物质的成分特性及其在啤酒烹饪时对食品可能造成的影响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烹饪与考古     
考古学通过发掘地下的实物资料,阐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烹饪学研究和总结中国烹饪经验,阐明中国烹饪理论,揭示中国饮食文明发展规律。烹饪考古学的建立,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考古学的方法,揭示了中国烹饪学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面貌。同时,促进了考古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扩大其应用和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中西餐代表着东西方各自的饮食文化,有其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但作为人类饮食文化遗产,其本质和目的又是相同的。从主要烹饪工艺流程三方面比较中餐与西餐的异同,可以使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型烹饪是在经验型烹饪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发展起来的。烹饪的菜点是物质的,菜点的制作工艺是物质的运作变化,因而其工艺过程就完全可以标准化、规范化。菜点数目成千上万,要对所有菜点都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并使之标准化、规范化,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也决不能因此而认为“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的文献史料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表明,秦汉时期的饮食原料是十分丰富的。这些饮食原料的发现,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也反映了秦汉时期饮食膳馔的历史面貌,揭示了秦汉时期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食用河豚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两千多年来,以江淮、江南及一些沿海地区食河豚之风为盛.其间,经历了品尝美味及中毒死人的过程,但同时也积累了相当的食河豚及解河豚毒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值得今人参考的.  相似文献   

11.
影响肉类嫩度的因素包括:肌纤维的种类、结构和性质;结缔组织的含量和性质;肉类的持水性及肌间脂肪组织的分布和含量等。在烹饪加工过程中,刀口致嫩、保护性致嫩、火候致嫩、烹调技法致嫩及添加某些物质致嫩等是保证和提高菜肴柔嫩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型食用油脂的营养特点与烹饪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食用油脂包括草本作物油料、木本作物油料、微生物油脂、油脂代用品、油脂加工品几类,而不同来源的新型食用油脂具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在烹饪中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新型食用油脂的烹饪运用应该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
<正>《扬州大学烹饪学报》是我国烹饪界办刊最早、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理论学刊。办刊宗旨:探索总结烹饪理论,继承弘扬饮食文化,反映烹饪研究最新成果,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办刊特色:融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既是烹饪理论研究者、烹饪教学工作者的科研阵地,又是餐饮企业从业者的技术指南和烹饪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主要栏目有:烹饪理论研究、烹饪工艺、烹饪化学、烹饪原料、烹饪营养与卫生、饮食保健、餐饮管理、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烹饪     
科学烹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 ,该过程强调烹饪与营养、卫生和感观性状的统一 ,并将烹饪与自然、社会、艺术和健康融为一体 ,注重因人、因地、因时、因物、因事制宜 ,以追求饮食活动中物质享受和精神审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大蒜素是大蒜的主要成分,除了具有杀菌、保健的功效之外,大蒜素还是烹饪调味中不可缺少的风味物质.大蒜素在烹饪中能与其他基本味形成复合味,赋予了菜肴独特的风味.同时,大蒜素还具有掩蔽异味、增加香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热量平衡原理,通过对水瀑加热过程中常用原料的比热容、最低熟化温度、极限热损失等诸多要素的测定和定量、半定量分析、得出水瀑菜肴的最佳工艺配伍。  相似文献   

17.
豆腐是人们喜食的一种大众食品,家喻户晓的普及程度及其作用为其赢得了“国菜”的关誉。豆腐的尊显地位使得人们不得不考其源起。目前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豆腐是否起源于淮南王刘安”这一问题上。其实,起源问题是研究豆腐文化的关键,为豆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合成性饮食原料不会凭空产生,我们应该从原料的发展进程,原料食用技术发展的进程与社会发展影响的角度来研究豆腐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选择烹饪原料的三层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烹饪原料的选择首先要选择可食性动植物原料作为烹饪之用;其次要依据菜肴的要求选择烹饪原料;最后还要符合人体健康状况、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人文社会因素.遵循三层次原则选择原料,既能保证烹调的要求和菜品的质量,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鱼脍是中国古代主要的菜肴,是东方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脍的原料来源广泛,只要肉质肥美。河鱼、海鱼,鲜鱼、腌鱼都很适宜。脍的吃法较多,主要是生吃、但也可以熟吃。脍注重调配料的使用以增加羡味、美感和去腥。脍的衰落是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化、饮食品种的丰富,以及北方文化的强势融合:脍在南方和沿海地区依然顽强地存在,并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0.
烹饪作为一门生活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联系,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烹饪的社会作用是烹饪学研究中有待解决的课题.烹饪作为加工食物的一种手段,无论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烹饪作为重要的社会消费形式,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烹饪活动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使它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包容量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