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热处理对燕麦片风味的影响,应用电子鼻检测经微波、焙烤、蒸煮处理的燕麦片风味,运用主成分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对不同处理的燕麦片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可较好区分不同热处理的燕麦片,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61.33%,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3.19%,足够收集全部传感器信息。经不同处理的燕麦片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仅6种为相同挥发性成分,表明不同热处理对燕麦片风味成分影响较大。未处理燕麦片主要风味为烯类(37.78%)、醛类(14.30%)、萘类(14.16%),微波和蒸煮处理燕麦片均产生了较多的醛类,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2.05%和80.65%,焙烤处理除了产生较多醛类(33.95%),还生成较多的吡嗪类(38.82%)与嘧啶类(20.12%),呈现了浓郁的烤香味。  相似文献   

2.
使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市售番茄调味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醋酸、甲硫醚、甲基庚烯酮、3-丁炔-1-醇、乙酸乙酯、丙酮和D-柠檬酸为市售番茄酱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62.73%、7.95%、5.94%、5.16%、4.91%、3.63%和1.89%。基于电子鼻技术发现市售番茄酱根据其品质特征可划分为3个聚类,采用显著性分析发现不同聚类间的差异是由于芳香类物质、有机硫化物、甲烷类和乙醇类物质含量不同导致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现风味品质较佳的番茄酱挥发性风味物质中甲基庚烯酮和甲硫醚相对含量较高而醋酸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3.
以花蛤、糟辣椒为主要原料,选择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制开发一款酸辣花蛤酱,并采用电子鼻技术进行风味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础配方上添加花蛤21%、杏鲍菇25%、糟辣椒4%和菜籽油18%为酸辣花蛤酱的最佳工艺配方。成品具有花蛤的鲜香味,颜色红润,酸辣可口,组织状态良好。采用电子鼻分析发现其挥发性成分包含氮氧类、甲基类、芳香类等化合物,各组的风味有差别,证明电子鼻技术能有效应用于酸辣花蛤酱特征风味的分析,辅助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4.
青稞原料与青稞酒风味物质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品种青稞原料对青稞酒主体风味物质的影响,以7个不同品种的青稞及其酿造出的青稞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利用谱库进行检索和保留指数验证。结果表明,青稞原料和青稞酒中均鉴别出了50多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酸类、酯类、烷烃类、烯烃类、其他类(酮类、苯类、萘类、酚类)。青稞原料中含量最高的风味物质是醛类,其相对含量在35%~65%,其次是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15%~26%;而青稞酒中含量最高的是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在76%~88%,其次为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6%~13%。不同品种青稞及酿造出的传统青稞酒在主体风味化合物种类上差异不显著,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但在风味化合物的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使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凉薯酒的挥发性化学物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共鉴定出了4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最高为醇类,为96.678%,另外则是少量的烷烃类1.316%、酯类0.818%、酸类0.538%、醛类0.065%及烯类0.031%。凉薯风味酒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乙醇,其相对质量分数高达84.726%。其次含有3.468%的3-甲基-1-丁醇,2.565%的丙三醇,2.103%的异丁醇,这几种物质可初步确定是构成凉薯风味酒独特风味的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从GC及GC/MS分析可知,蛋品中的风味化合物有醛类、酮类、醇类、硫化物、腈类、呋喃类、噻吩类、噻唑类、吡啶类、吡咯类、吡嗪类等,它们以不同的种类和浓度相混合,是构成了蛋品风味的重要因素。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风味化合物产生的机理,从而为蛋品加工中的风味化合物的控制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使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襄阳地区腊肠风味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基于电子鼻技术发现,11 个腊肠样品依据其风味品质可分为2 个聚类;采用显著性分析发现,不同聚类间的差异是由于芳香类物质和有机硫化物含量不同导致的。基于GC-MS技术发现,松油烯、乙醇、醋酸和乙酸乙酯为襄阳地区腊肠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8.33%、17.57%、18.28%、13.96%和4.15%,且品质优良的腊肠中乙酸乙酯含量显著偏高。  相似文献   

8.
速冻甜玉米风味物质HS-SPME/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京甜1号速冻甜玉米粒的风味物质.鉴定了4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含硫化合物、醛类、酮类、酯类、醇类、呋喃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京甜1号速冻甜玉米粒中主要的风味物质为二甲基硫醚(25.66%)、十五烷(7.34%)、苯乙烯(4.99%)、苯乙烷(4.80%)、己醛(3.40%).  相似文献   

9.
以紫贻贝酶解液为原料,采用感官评价和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Maillard反应制备海鲜风味基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及产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Maillard反应制备海鲜风味基料的最优模式体系为丙氨酸与脯氨酸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5%、质量比为2:3、葡萄糖与木糖的总添加量为8%、质量比为1:3、反应pH6.2,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5min;上述条件下制得的海鲜风味基料经GC-MS分析,鉴定出29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有羧酸类、吡嗪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含硫类等化合物,对海鲜风味有贡献的化合物主要有苯并噻唑、3-甲硫基丙醛、吡嗪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联用技术,对市售剁辣椒的挥发性风味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5个样品中共检测出8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乙酸乙酯、醋酸、乙醇、异戊醇、乳酸乙酯和丙醇为剁辣椒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49.44%、15.13%、12.62%、6.02%、3.38%和3.35%。聚类分析发现15个样品可以划分为2个聚类,采用显著性分析发现不同聚类间的差异是由于芳香类物质和有机硫化物导致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发现风味品质较佳的剁辣椒挥发性风味物质中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相对含量显著偏高(P0.05),而乙醇和醋酸呈现相反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阿瓦提慕萨莱思葡萄酒为分析对象,采取液-液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以及直接进样等三种方法来提取慕萨莱思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结合GC-M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慕萨莱思葡萄酒香气物质的提取量最高。采用SPME结合GC-MS共检测出3种不同澄清度(浑浊型、半澄清型、澄清型)慕萨莱思葡萄酒香气成分67种,其中相同成分有18种。3种澄清度慕萨莱思葡萄酒分别鉴定出香气物质为49种、43种、32种,总峰面积分别占总香气含量的98.59%、98.58%、98.25%。浑浊型的慕萨莱思葡萄酒被检测到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半澄清型次之,澄清型最少。  相似文献   

12.
赵国飞  罗理勇  常睿  陈贤明  曾亮 《食品科学》2015,36(18):120-126
模拟茉莉花释香过程,采用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保留指数的方式对茉莉花释香过程中的香型和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特征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到茉莉花含有47 种香气成分;感官审评与气相色谱-质谱的Pearson分析结果,得出47 种香气物质中有27 种在释香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与感官审评结果香型的转变呈显著相关。对47 种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5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00%,第1主成分解释了49.88%的变异量,构成了香气物质的基础;第2主成分解释了18.67%的变异量,对香气的调节方面具有重要贡献。本研究系统地了解茉莉花释香过程的香型变化和香气物质转变,可为高效利用茉莉花香气物质开发对应的茉莉花食品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实验以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处理酒样,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法对46°、52°淡雅型和浓香型赊店老酒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酒样共检出香气成分45种,包含15种酯类物质,14种醇类物质,9种酸类物质,5种醛酮类物质,2种烷烃类物质。在酯类聚类分析中,52°浓香型和淡雅型赊店老酒被归为一类,46°浓香型和淡雅型赊店老酒归为另一类;醇类和醛酮类聚类分析中,52°淡雅型赊店老酒中归为一类,52°浓香型、46°浓香型、46°淡雅型赊店老酒归为另一类;酸类聚类分析中,浓香型赊店老酒归为一类,淡雅型赊店老酒归为另一类。淡雅型和浓香型酒样区分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鉴定并分析了野生蓝莓果汁及其果酒中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共鉴定出6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酸(1种)、酯(21种)、醇(7种)、醛酮(11种)、酚(4种)、烷烃(15种)、其他物质(10种)。其中蓝莓果酒中检出45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为86.09%;蓝莓果汁中检出挥发性成分为28种,相对含量为83.24%,其中4种为共有的挥发性成分。野生蓝莓果酒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包括9-十六碳烯酸乙酯(13.09%),正己酸乙酯(10.41%),肉豆蔻醛(13.01%)。蓝莓果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36.49%)、六甲基环三硅氧烷(11.39%)、十四甲基环七硅氧烷(3.66%)是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物质是蓝莓果酒和蓝莓果汁形成独特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组分共同作用丰富其香气种类,赋予其宜人的香味。  相似文献   

15.
16.
The starch components from corn inbreads and hybrids, mature seeds of commercial interest, were fractionated according to their branching degree. The amount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m was determined, allowing a better defini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s present in each fraction. The methodology used allowed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traits if they result in a structural change of the starch components. It is, therefore, sugges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endosperm type related to hardness. A linear correspondence was obtained between amylose % and % of endosperm type floury or horn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茯砖茶滋味品质特征与其主要内含成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以来自陕西、浙江、湖南三省的15个茯砖茶为材料,采用感官审评法、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 TAV)分析法、主要内含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茯砖茶滋味品质进行评价。结果 在感官审评结果中15个茯砖茶滋味可分为醇和、平和、粗淡3种类型。15个茯砖茶样品的水浸出物含量在21.68%~37.74%之间、茶多酚含量在3.00%~9.50%之间、咖啡碱含量在2.20%~7.70%之间、氨基酸含量在0.90%~1.5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在2.50%~5.50%。TAV分析结果显示儿茶素组分、咖啡碱及氨基酸对茯砖茶的苦涩滋味和醇甜滋味有显著贡献(TAV>1),其他内含成分对茯砖茶滋味品质具有修饰作用(0.11+0.23744F2+0.14541F3+0.09824F4;聚类分...  相似文献   

18.
鸡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慧  许时婴 《食品科学》2007,28(4):148-152
本文以鸡关节软骨为原料制备Ⅱ型胶原。在酸性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胃蛋白酶酶解鸡关节软骨Ⅱ型胶原三股螺旋链的端肽,使Ⅱ型胶原由不溶性转变为可溶性,研究底物粘度随酶解时间的变化,确定最佳的酶浓度及酶解时间。采用DEAE-Sephalose CL 6B离子交换柱和去离子水重复洗涤两种方法对酶解样品进行纯化制得Ⅱ型胶原,研究表明,胃蛋白酶最适添加浓度1%(W/W),最佳酶解时间24h。两种纯化方法的Ⅱ型胶原提取率分别为67%和81%。SDS-PAGE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成分分析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证实了由鸡关节软骨所制备的Ⅱ型胶原具有较高纯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蒸汽蒸馏法对新疆五种薰衣草花中精油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薰衣草精油中挥发性成分及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香气轮廓进行了感官评定。结果显示,五个品种的薰衣草精油(70-1、74262、杂花、法国兰、白花)中,70-1精油含量最高,为6.88%。经鉴定薰衣草精油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醇类,其中白花精油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也最高,五种精油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差异最大的为萜烯类,分别为17.15%、12.36%、16.33%、16.16%、20.48%;五种精油中特征香气成分如芳樟醇及乙酸芳樟酯等含量具有较大差异。通过感官分析发现74262精油中花香、酯香气最浓郁,五种精油中花香,酯香、凉气、油蜡气和萜气均有较大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品种以及所含有的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周妍  吴秉宇  费婷  王亮  吴达  刘百战 《烟草科技》2022,55(11):67-74
为研究吸烟者的唾液成分,改进并优化了闭环回路气提系统,使用咀嚼刺激法以棉球收集吸烟者唾液,建立了吸烟者唾液成分的闭环回路气提-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卷烟吸烟者的唾液成分。结果表明:(1)相较于主流烟气,唾液中不同种类化合物的组成以及比例变化明显,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环戊酮类、吡嗪类和内酯类化合物以及三乙酸甘油酯,唾液中环戊酮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与烟碱的比值提升了10~30倍,内酯类化合物和三乙酸甘油酯的色谱峰面积与烟碱的比值降低了95%以上;(2)不同类型卷烟吸烟者唾液的主要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差异明显,差异较大的成分为吡啶类、吡嗪类、环戊烯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英式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吸烟者唾液中吡啶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高于中式烤烟型,中式烤烟型卷烟吸烟者唾液中环戊烯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则高于英式烤烟和混合型卷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