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高等学校智能建筑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指出 ,智能建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 ,是培养和发展新兴学科的重要途径。文章还对智能建筑相关专业的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讨论 ,着重论述了在相关专业中加强智能建筑技术教学内容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智能建筑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战略实施是我国应对全球竞争、推动创建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为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天津大学紧抓机遇,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自动化等优势学科基础上开设智能建筑专业,通过构建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人才。由于天津大学智能建筑专业尚在起步阶段,未能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广泛认识,因此开设一门能够为多个学院学生提供课程选择的公共选修课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建筑课程建设,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来设计不同授课阶段的重点内容和精讲内容,结合对创新型教材的打造、理论教学中技术应用前景的展望和实践教学中回归技术原理的思考,辅助多名具有不同研究方向和专业背景的教师联合授课,以诠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特色,并在授课过程中关注行业发展与实践要点。通过对课程组织模式、教学安排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提出了针对智能建筑创新课教学方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模块化多维交叉课体系和多学科融合育人平台,针对性地建立了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涉及土建类学科、信息类学科、电气类学科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阻碍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培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针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特色不明、培养环节脱节等4个重点问题,安徽建筑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出集成学科优势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法,构建基于"新工科"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1535"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汇集了方法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多种创新,展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应用成果,为建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当前国内存在的关于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一些片面认识,阐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说明了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类型与功能,并对建筑类高校相关专业开展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设置智能建筑控制辅修课程体系来培养智能建筑技术类人才可行性。并从课程建设规划、基本内容、理论体系、实验体系和课程设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符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培养建筑设备学科与电控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并形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建设工程行业发展需求,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设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且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现行MEM 教育体系不能有效满足培养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现有的MEM 专业学位教学体系。基于高层次管理人才所需的“T”型知识结构确定了突出学科特色的三模块双“T”型MEM 专业学位知识结构体系,依托优势学科交叉建立了集成多学科优势的渐进式课程体系,并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平台—实践基地”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建立的创新型MEM 教学体系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生教育尤其是MEM 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以后,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城市规划专业主干课程,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急需改革。文章试图从项目学习角度重新了解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主要内容,讨论其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主要方向,并根据项目学习内容,提出若干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9)
在高中的播音主持学科中,语音教学是一个关键。其具有交叉艺术专业的特点,把文学、哲学、政治、社会、法律、心理、美学、音乐、历史、艺术等多学科集于一个整体,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性的学科。在教学上达到规范化,这是发展的一个必然。我结合教学实践以及根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课的特点,谈谈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智能建筑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一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我国 ,住宅小区智能化也相应发展起来 ,由于智能建筑涉及到建筑、电气、通讯、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等学科 ,人们由于受到传统学科概念的约束 ,对智能建筑这一综合概念的理解也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既然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多学科的系统集成产物 ,因而对其进行市场供应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所谓智能建筑 ,是以建筑环境为平台 ,运用系统工程、系统集成等先进的科学原理和技术 ,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 (建筑环境结构 )、系统 (各应用系统 )、服务 (用…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前对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普遍认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代信息化背景下知识传播和专业知识体系构成特征,指出面对专业知识由“树状”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转变的趋势,应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跨学科研究型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以建筑学专业课程改革为例,从高年级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前沿性课题策划、师生共建的研究性专业课程等方面,提出了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化结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设想。为适应未来专业教育变革发展,需根据学科研究特点与教师的研究、实践特长,设置专门化培养方向,构建本硕贯通的相应研究性课程体系。通过多学科、复合型的建筑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引入高水平企业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学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间脱节的问题,以保障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对未来知识更新与行业快速发展变化的有效适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目前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状况,智能建筑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智能建筑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培养智能建造工程人才,需要优化实训教学体系。建筑行业正在经历整体转型,一是从人力稀缺导出建筑工业化、二是从管道产品转向零部件产品、三是从一次交讫转为全周期运维;与此对应,土建工程师的适岗能力也有新诉求,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工程能力、建筑工业化的协作能力和产品服务化的数据能力。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解析实训教学与技能习得两大变量之间的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反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可以从设计教学语境、人机交互平台和产教融合课程三个方面优化实训要素的连接关系,重构多专业全周期实训教学体系,契合智能建造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能建筑市场的壮大,对智能建筑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文章针对建筑智能化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力求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智能建筑应用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吴乐南 《重庆建筑》2005,(9):15-16,26
随着全球性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智能建筑的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而当前在整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进行的数字化革命为智能建筑的设计引入了新的课题,并可能会影响和改变某些传统的智能建筑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建设的现状,阐述了课程的性质、特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重点分析了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以及课程所体现出的社会服务功能。对课程的经营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建筑的发展不能只关注外部的美观,更应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进行智能化管理,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首要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IBMS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刘辉  冯阳 《山西建筑》2012,38(29):226-228
对我国现有智能建筑节能技术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分析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从强化建筑节能参与主体意识、加强智能建筑节能设计前期规划、规范智能建筑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