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4)
在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欧亚7国"名义账户制"的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改革结果来看,只有瑞典的名义账户制改革比较顺利,其他国家的改革效果仍有待检验。本文认为,瑞典改革的成功主要源于其完善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和完整的制度设计,而在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框架之下,并不具备向名义账户制转型的制度基础,主要体现在再分配功能弱化难以缓解、待遇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基金结余规模小导致的基金投资壮大功能不足、记账利率波动大影响参保者的稳定预期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1)
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遵循,也是养老金制度设计的核心要义。法国马克龙政府的养老金积分制改革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金制度、将退休后的养老金收益与个体整个职业生命历程关联、对特殊群体采取倾斜政策等,实现了养老金制度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分配正义。鉴于此,新时代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应继续致力于公平正义的价值遵循: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实现养老金制度的起点公平;构建缴费年限自动调节机制,根据个体差异建立渐进式、弹性化的退休制度,实现职业生命历程所做贡献与退休后所享福利的均衡,突出养老金制度的过程公平;强化养老金制度的再分配功能,缩小制度性待遇差距,做到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英国养老金制度体系的问题是公共养老金保障不足,职业养老金覆盖范围有限。英国自2012年10开始实施"自动注册"的强制性第二支柱计划,该计划涉及面广,分阶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通过养老金监督局和信托制度(NEST),增加指导,辅助实施。文章分析了此项改革的来龙去脉,并认为此项改革是英国养老金一揽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过去30余年公共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引起的问题的修补,也是完善养老金体制的重要突破。英国此项改革的一些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加深的双重压力背景下,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对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为此德国不断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在历次重要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的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德国在养老保险缴费率水平可控的条件下实现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德国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为重点,分析德国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并对改革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养老金确定机制的改革,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引入了缴费者和退休者共同分担养老金调整成本的机制,实现了合理的代际分配关系,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一种新型的准待遇确定机制的模式。德国养老金待遇确定机制改革可供中国改革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
经历了私有属性的养老金制度的前期发展以后,意大利建立了主导性的以职业分割的卑斯麦式的公共养老金体系。待遇和缴费层面上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经济人口发展的不利因素以及国内国际的政治金融多重压力促使意大利开始改革公共养老金体系,恢复公共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意大利的公共养老金改革不仅建立了待遇和缴费的对应关系,也扩大了养老金的福利融资渠道并鼓励了私有属性的公共体系外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另外,发展阶段针对非雇佣关系或自雇业者的公共养老金体系的非政府的管理方式在改革中得到了保留。发展与改革阶段的一系列举措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了意大利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现有功能和形态,对于正处在发展改革过程中各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建设也是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建立国民养老金制度是中国养老金多支柱改革和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要求和突破口。论文从财务可持续性的角度,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测度了国民养老金在中国实行的财政负担规模,评估结论显示国民养老金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中国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的改革设想,建立由"国民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的大一统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
近几十年来,国外公务员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和趋势之一是这一制度与私人部门雇员养老金制度从分门而立到逐渐走向统一整合。我国在2014年也实施了改革,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改革过渡期现已过半,各项政策措施已基本平稳落地,但也出现了一些改革前预期之外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本文对改革方向和趋势与我国类似的国家的公务员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动因、改革路线和具体措施,特别是改革过渡办法及养老金待遇的平稳衔接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外的经验给我国下一步顺利推动改革带来以下启示:构建公平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DB制与DC制相结合的补充型养老金计划;统筹安排及合理确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养老金计划的待遇替代率水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
文章梳理了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历程,归纳了三个支柱改革的金融化导向及表现,分析了金融化改革对第二、三支柱养老金覆盖率、缴费率、投资收益和基金积累的影响,以及生命周期化投资、养老金债券等金融创新在应对低利率风险、金融危机冲击风险中的作用。基于英国养老金金融化改革经验,结合我国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实际,总结了引入"自动加入"制度、发展集合年金计划、完善税收优惠、推行审慎监管、鼓励养老金生命周期投资创新以及改革基础养老金制度为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金融化改革创造条件等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滞涨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以智利、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为代表的各国纷纷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经济危机过后的时代,恰是检验改革国家养老金制度运行效果的时间窗口。从收益性角度来看,基金积累制的投资收益率一般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内含回报率,但若考虑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运营成本和转换费用,则这种优势将大打折扣。从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积累制的市场波动风险(用变异系数与VaR衡量)明显高于现收现付制。名义账户制在收益性与抵御风险的能力方面均不如现收现付制。基于养老金在缓解贫困、提供稳定而安全的收入预期方面的特质,建立以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制为主体、多层次为补充的养老金体系是较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从制度安排上,养老金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变: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与正式的制度安排。本文从博弈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博弈模型,对正式的养老金制度安排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养老金制度在基金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之间转变的逻辑结构,进一步解释了养老金制度由单支柱向多支柱转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