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源高寒区域降水和径流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源区位于川西北高原东北部,过去40多年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区域冻土-生态环境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径流过程的变化影响到了长江源区的水源涵养功能。本文利用长江源区沱沱河、五道梁、治多、曲麻莱和玉树5个水文气象代表站的相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对长江源区的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年内、年际和年代际的多尺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从距平值上探讨了各站的降水量和径流量的空间分布。为进一步研究长江源区流域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深入开展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奇台县开垦河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山北麓中段开垦河流域主要控制站开垦河水文站近51年(1957-2007年)实测径流量资料序列为基础,对径流量的时空分布及年内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降水、气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垦河天然年径序列具有明显的丰、枯周期变化特征,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不大,且主要受降雨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达溪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简述流域的水资源特性以及洪涝干旱灾害成因。对水资源在未来可能的长期变化态势做出概率意义下的定量预估,为达溪河流域综合规划治理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时序累计值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有序聚类法对卫河水系新乡段的年径流量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河流的年径流量出现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显著。年径流量的突变点集中在1977-1983年间。正确认识卫河水系新乡段的径流量变化特征,有利于新乡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以渭河中下游林家村、咸阳、临潼和华县等4个典型水文站资料为例,采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年径流量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年径流量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各站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各水文站径流量突变点发生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不同水文站突变情况存在差异,林家村突变点发生在1970年和1990年,咸阳站在1970年和1990—1992年之间,临潼站在1968年和1990—1994年之间,华县站在1968年和1990年。渭河流域径流量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潜在蒸发量的变化,后者主要体现在流域内水利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受限于高寒山区地形、气候和环境条件,目前关于长江源区河流的冰水情研究较少,源区降雨径流年际变化和冰盖分布等规律不明确。为了明晰长江源区水文与水资源现状和冰水情本底,本文收集整理了2006—2018年沱沱河和直门达水文站近十年的降雨、蒸发、径流、水温、气温和冰厚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单一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揭示了源区河流流量、冰期和冰厚现状、其年际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源区河流洪峰年际波动范围超50%,洪峰集中在7—9月,非汛期流量仅为汛期流量的1/7,非汛期流量年际波动小于汛期,且直门达站水位流量年际变化幅度小于上游沱沱河站;沱沱河站冰期持续时间7个月,而下游直门达站冰期为5个月,多年平均冰盖厚为0.15 m,造成两站冰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源区垂直地形急变引起的高程差;源区降雨量年际波动与年际径流波动一致,蒸发量年际波动仅为降雨量的一半,因此两站流量的年际波动受降雨影响较大。长江源区降雨和气温变化是冰水情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与源区河流的地形高程密切相关,亟需系统的科考进一步明晰长江源冰水情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江源区1956—2016年8个测站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集中度、集中期、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滑动T检验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长江源区近60 a来降水量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① 长江源区降水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增加速率10.2 mm/(10 a),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44.8 mm;②长江源区的降水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不均匀现象,多数聚集于为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1.1%;③长江源区的降水量序列在1997年发生显著性突变,降水量变化存在25 a左右的第一主周期,第二、第三周期分别为3 a和10 a;④长江源区内各站点年降水量增加趋势空间变异性较大,总体呈现通天河上游降水量增加速率大于下游。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江源区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地区.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其区域干旱的影响,采用了TFPW-MK趋势检验法,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源区气象站降水量、气温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识别了各季节和月份的变化特点,采用了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作为反映区域干旱的指标,对年尺度、月尺度长序列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  相似文献   

9.
长江源区近年水质时空分布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受技术条件限制,有关源区特有的高原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和报道较少。根据2012,2014,2015年长江源区科学考察获取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源区常规监测指标、金属类及有机物等水质指标,探析了近几年长江源区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源区河流水质良好,大多数区域的水质指标达到Ⅰ—Ⅱ类水标准;受水体含沙量和区域地质条件的影响,源区不同区域河流水质有一定差异;源区水质年际间差异不大,基本在相同的范围内波动;与国内外河流背景值相比,源区水质基本处于河流背景值范围内;源区有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检出。该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展长江源区水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江源区水循环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源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其水循环机理具有独特性,根据长江源地区气候、降水、冰川和冻土特点,分析了长江源大汽水、固态水和液态水三水转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源区虽然降水量少,但储存的固态水多,其独特的三水特点及转换机理构建了长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水循环机理变化,就会显著影响长江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长江源及其周边地区蒸发量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江源及其周边地区沱沱河等10处气象、水文站自1956年至2000年蒸发量资料的分析,揭示了长江源及其周边地区蒸发量的特征值及蒸发年内年际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地区蒸发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12年青海长江源区地表径流7个监测断面连续8年的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长江源区地表水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长江源区各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100%,区域地表水水质状况整体为优,水质为一级清洁;地表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DMn、NH3-N和TP;地表水中元素浓度基本处于背景值状态,人类影响极微。  相似文献   

13.
关颖慧  王淑芝  温得平 《泥沙研究》2021,46(3):43-49,56
基于3个水文控制站的历史资料和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的同期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双累计曲线等方法,揭示了长江源区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沙演变特征,定量评估了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56-2017年长江源区径流量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尤其是21世纪以来径流量增加最为明显.空间分布显示,沱沱河...  相似文献   

14.
利用榆林市及其周边的109个雨量站1976-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经验正交函数(EOF)、小波分析,并结合Arcgis10.1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榆林市降水量35年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年降水主要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各站点35年的年、汛期、枯季降水量趋势变化增减不一,年降水量表现出减小的趋势。榆林市大致存在两种主要降水型:总体一致型和东北-西南走向型,其中,东北-西南降水型是榆林市的典型降水类型,这主要是由地形条件和气候因子决定的。时间系数表征了该空间型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时间系数的波动来看,年、汛期、枯季降水量年际震荡比较显著。通过小波分析揭示了降水空间结构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年降水、汛期降水的周期变化显著,不仅存在6~7a的短周期高频变化,还存在20a以上的长周期低频变化特征,枯季降水则只存在一种周期变化。这种周期变化特征可能与东亚季风的周期变化规律有关,也符合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泾河为渭河的第一大支流,为了解泾河干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以泾河干流甘肃段的4个水文站1957—2016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变换法对泾河干流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径流量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泾河干流甘肃段的崆峒峡水文站、平凉水文站、泾川(三)水文站和杨家坪(二)水文站1957—2016年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4个水文站径流量突变后年平均值较突变前分别减少了41%、44%、45%和41%;主要存在2~10 a尺度、10~30 a尺度和30 a以上大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径流量突变年份集中在1982年和1986年;从崆峒峡水文站到杨家坪(二)水文站之间的泾河天然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加,且甘肃段泾河干流由上游至下游中小尺度周期性逐渐减弱,大尺度周期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一致性修正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年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是水资源评价计算中的重要部分,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对现状条件的确定,降水径流关系线高水部分线型的趋势,降水径流关系线的精度等方面进行了改进,通过对天然年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年降水径流关系线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使天然年径流量的修正成果更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伊犁河北山区国家基本水文站1 960年~201 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运用M-K检验进行分析,得出该区域内水量的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依据黄河上游古树年轮、旱涝等级和相邻河流径流量等资料及其与兰州站汛期天然径流量的关系,重建522年径流量序列,分析了其历史变化特点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1)重建序列与现有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近522年径流量变化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特点,大致经历了8个枯水段和7个丰水段;(3)未来46年平均的汛期径流量为275亿m3左右,较常年偏多约4%,期间可分为平水、丰水、偏枯和偏丰的4个时段.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检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TFPW-MK(Mann-Kendall test with trend-free pre-whitening)趋势检验法,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154个气象站降水量和26个主要水文站径流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①流域年降水总量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各季节和月份的降水量存在的增加或减少趋势显著,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降水量分布存在一定的变异,在流域空间分布上不仅出现了降水显著增加的集中区(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而且还出现降水显著减少的集中区(四川盆地和汉江上游),在降水的年内时间分布上也存在着趋于集中的态势,表现在夏季降水量增加、而秋季和春季降水量减少.②流域内各主要支流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其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径流量增加趋势显著,而秋季长江上游和汉江地区径流量则呈减少趋势,相对而言干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长江源水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了第三次长江源考察,为了对长江源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在长江源典型代表区进行了实地采样分析。根据水样分析成果,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水体和沉积物中物理、化学元素含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总体来说,长江源地区水体基本处于天然状态,尚未受到有机物污染或有机物污染程度非常低,水环境状况主要受地理、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