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污泥接种量对复合生物膜反应器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复合生物膜反应器的快速启动,采用4种污泥接种量,分别在4个反应器中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接种量最大的反应器和采用快速排泥法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并非最短,而最佳接种量的反应器仅12 d就可成功启动,与其他三个反应器相比,其生物膜的微生物活性最好,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3%和100%,生物膜的生物量为1.2 g/L,生物膜平均厚度和微生物活性分别稳定在约290μm和58 mgO2/(gMLSS.h)。因此,在启动复合生物膜反应器时,控制合理的污泥接种量,可以在悬浮污泥微生物和生物膜微生物之间形成有效的竞争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物膜结构和加快启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新型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就生物量和生物相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试验发现,所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为白色绒球状,平均粒径为2~3mm,最大可达5mm左右,相对密度在1.12~1.14之间,沉速为29.7~46.0m/h;反应器内的微生物以附着生长型为主,生物量(SS)为5.O~15.Og/L,好氧颗粒污泥在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约为1/10)。此好氧颗粒污泥可看成是脱落的生物膜在特定外部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微生物聚集体,其主要是由丝状细菌的菌丝缠绕而成,同时有球菌、杆菌等其他微生物附着生长在菌丝上。 相似文献
4.
5.
有机负荷对ABR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有机负荷对ABR系统的pH、出水COD、VFA、污泥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格室为冲击负荷的缓冲区,必须控制其pH>6.0,产生以乙酸为主的VFA,1#、2#格室在COD的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VFA沿各格室逐级降低;产气量随负荷提高逐渐增大;1#、2#格室的污泥浓度明显偏低,3#、4#格室污泥浓度逐渐升高。若以总共降解的COD(包括还原最终产物中的COD)为基础表示产率系数Y值时,在试验条件下各格室污泥的Y值分别为0.02、0.024、0.03、0.032g细胞COD/gCOD;若以微生物实际利用的COD为基础表示总产率系数Y值则为0.16g细胞COD/gCOD。 相似文献
6.
分别改变进水浓度(C)、流量(Q)及污泥浓度(MLSS),通过对照实验考察污泥负荷改变对污水生物去除有机物、磷和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改变污泥负荷,对污水处理系统有机物、总氮和总磷去除率(ηCOD.ηTP和ηTN)均有显著影响,且ηTP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ηCOD和ηTN,而ηCOD受到的影响最小;污泥负荷改变的方式对反应器ηTP、ηCOD和ηTN也都存在不同影响。此外还讨论了提高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效果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反应器挂膜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8
对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方法和影响挂膜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排泥挂膜法符合生物膜形成的微生物学原理,比目前应用广泛的循环挂膜法优越,且适用于好氧、缺氧和厌氧条件下的挂膜。影响挂膜的因素,除运行条件外还有接种污泥的特性、废水的成分和浓度及载体的特性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人工合成污水的浓度、流量和污泥浓度 ,探讨有机污泥负荷对无回流间隙曝气系统 ( Non-Backflow Intermittent Aeration System,缩写为 NBIAS)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 ,在通过改变进水流量或浓度而引起污泥负荷变化的条件下 ,当进水 CODcr为 3 0 0~ 40 0 mg/ L,流量为 0 .5 L/ h,污泥浓度为 2 .0 g/ L(对应污泥负荷为 0 .3 g CODcr/ ( g MLSS· d) )左右时 ,系统去除有机物、氮、磷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10.
合理确定污水厂污泥产量是设计污泥处理系统的基础,从设计角度对预处理污泥、剩余污泥和化学污泥产量现有计算公式进行讨论,对重要参数如预处理污泥产量公式中系数α、出水SS,剩余污泥产量公式中污泥产率系数Y、污泥转换率f,化学污泥产量公式中药剂转化泥量系数K、进出水溶解性总磷的取值进行了分析。针对剩余污泥计算公式中污泥龄θc取值较宽泛的问题,提出了以磷平衡法进行校核。此外,还提出了当θc>20 d时,Y应以可生物降解COD(BCOD)为计算基础;同时建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在修订剩余污泥计算公式时,应考虑活性污泥内源呼吸过程中的惰性残余物。建议重力浓缩进泥含水率取99.2%,水力停留时间取12~16 h以免厌氧释磷;进泥管路上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或池底曝气以降低上清液TP浓度。常规污泥浓缩、调理及超高压板框压滤脱水工艺能将污泥含水率降至55%左右,进一步降低含水率需在脱水后增加干化环节。 相似文献
11.
12.
DO对有机物降解速率及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就SBR法处理啤酒废水过程中溶解氧 (DO)对有机物降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DO浓度对有机物降解速率的影响遵循Monod方程式。当反应过程中DO >2 .0mg/L时 ,有机物比降解速率受DO浓度的影响不大 ;当DO <0 .8mg/L时 ,有机物比降解速率与DO浓度呈正相关。试验中还求得了DO浓度影响有机物降解速率的动力学常数———氧饱和常数 (KO2 )与有机物最大比降解速率 (Vmax) ,同时对反应过程中不同恒定DO浓度与污泥沉降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以SB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氧化还原电位微电极,考察液相DO浓度对生物膜微环境构成及其污泥减量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控制平台期的DO分别为3、5和7 mg/L时,生物膜内ORP从外到内分别为(-16.68~ -63.29)、(210.55~-51.37)和(216.03~75)mV,相应的污泥产率依次为0.163、0.078和0.099 kgMLSS/( kgCOD·d);当DO为5 mg/L时,系统污泥产率最小,其中生物膜内部缺氧和好氧层厚度分别为0.275 cm和0.225 cm,缺氧环境和好氧环境分别占55%和45%;DO对反应器除污效能的影响显著,当液相DO为5 mg/L时,出水COD、NH4 -N、TN分别为37、3.02、17.61 mg/L.综合考虑污泥产率和除污效果,确定适宜的DO为5 mg/L.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