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卫新河原是漳卫南运河流域卫运河的分洪河道,上接卫运河,从四女寺起到入渤海口全长244公里(含岔河43.4公里)是一条人工开挖的微曲性河道,岔河是1972年扩大治理时开挖的从四女寺到吴桥大王铺又回到原主河道的新辟河。“96·8”洪水时漳卫新河水位偏高,行洪能力仅有设计标准的1/3,加之工程设施老化失修,防汛形势极为严峻。为保障卫运河排洪顺畅,确保漳卫南运河流域行洪安全,1999年起对漳卫新河进行治理。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清淤、复堤、堤防防渗加固及桥闸配套设施建设等。在漳卫新河治理中,实行了工程监…  相似文献   

2.
四女寺水利枢纽因建筑在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而得名。它由南进洪闸、北进洪闸、节制闸和船闸四个主体建筑物工程所组成。北临历史古城德州,西界河北省故城,南扼卫运河口,即它的上游。它的下游是老四女寺减河、漳卫新河和南运河。四女寺在历史上是个河港交叉、易涝易旱之地。旧社会,河道年久失修,淤塞严重,堤防残破,根本没有什么水利工程设施。雨季一到,由漳、卫河上游来的洪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肄意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女寺枢纽节制闸30多年扬压力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由于闸前防渗铺盖断裂,下游排水管堵塞等原因,节制闸实测渗压系数和实测渗压值在逐年增大。近几年已大于理论设计值,对闸体稳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引言 建工—1号砂浆是一种很好的防渗补强材料,在浏河节制闸除险加固中应用效果良好。 浏河节制闸是苏南阳澄地区最大的通江口门,集调水、挡潮、通航等多功能于一体,对阳澄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闸始建于1959年,共计19孔,其中两边孔为通航孔,每孔净宽6.9m,其余17孔,每孔净宽3.6m,节制闸总净宽  相似文献   

5.
平原复式河道的清淤治理程宝国(水利部海委漳卫南管理局德州253009)1河道简况漳卫新河是流经冀、鲁两省边界的一条大型平原复式河道。上端始于四女寺枢纽,出口为渤海湾,全长202km。设计50年一遇泄洪流量为3500m3/s,强迫行洪流量3800m3/...  相似文献   

6.
《治淮》2020,(7)
正一、引言花园湖退洪闸由闸室、两岸连接建筑物、防渗排水设施、上游铺盖、下游消力池及上下游导流堤等建筑物组成。退洪闸闸室采用钢筋混凝土开敞式结构,共27孔,单孔净宽12.00m,总净宽324.0m。闸室顶部布置公路桥和工作桥,公路桥布置在闸室上游侧,桥面总宽9m,工作桥桥顶高程31.3m,上设启闭机房,宽5.60m(6.2m),房内布置27台启  相似文献   

7.
1工程概况向阳闸是横跨潮白河的桥闸一体的拦河闸,位于顺义城北4km向阳村东下游约800m处,闸孔净宽230m,分为23孔,每孔净宽10m,闸室总宽度259.6m,闸室底板高程29.0m,闸门高3.5m,采用平板钢闸门,重约8t。此闸设计洪水频率为50...  相似文献   

8.
正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系主要排洪入海河道,发源于太行山,流经晋、冀、鲁、豫、津四省一市,流域面积37 700 km2。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成立于1958年3月24日,隶属于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为正局级事业单位,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责。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所辖防洪工程包括岳城水库及以下漳河、淇门以下卫河、刘庄闸及其以下共产主义渠、卫运河、漳卫新河、南运河(四女寺至第三店)、四女寺枢纽及恩县洼滞洪区的西郑庄分洪闸和牛角峪退水闸,管理的河道干流总长814 km,堤防长1 536 km,大(1)型水库1座、水利枢纽3座、水闸10座。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漳浦县鹿溪桥闸系一座24孔(每孔净宽5米)的灌溉、防洪以及和闽粤交通干线桥梁相结合的桥闸工程。该闸1976年在“三边”情况下兴建,工程质量差,未竣工即投入运行,且闸基为中沙、粗沙、砾石等相隔组成的透水层,建筑物渗径不够,运行后,闸下漏水严重。1984年防汛部门决定停止蓄水。1985的后确定采用塑料薄膜延长防渗铺盖和闸基灌浆方案进行处理,当年冬处理完毕。  相似文献   

10.
陈萍  刘敬玉 《海河水利》2001,(Z1):50-51
1工程概况 四女寺枢纽工程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四女寺村东,与河北省故城县袁庄乡河北营村相邻,卫运河尾端、漳卫新河和南运河的入口处.  相似文献   

11.
堤防灌浆在漳卫南运河上已有 5 0年的历史 ,在漳卫新河治理工程中进行的堤防灌浆工程是首次使用国债资金 ,通过开挖探坑检验 ,灌浆效果是明显的。据地质勘察 ,漳卫新河部分堤段由于筑堤施工碾压质量差 ,土质松散 ,存在空洞、裂缝等隐患 ,2 0 0 2年在漳卫新河两岸共安排 39 5km采用充填灌浆方法进行处理。顺堤方向布置 7排孔 ,分三序灌注 ,设计总孔数 15 6 916个。由于部分堤段进行了加密 ,实灌 15 76 96孔 ,灌入土方 2 790 7m3,平均每孔灌入土方 0 177m3,其中右岸 86 + 5 0 0—87+ 4 2 0 ,92 0m堤段灌孔 32 4 3个 ,灌入的土方3430m3,…  相似文献   

12.
11月20日,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举行纪念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4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漳卫南运河志》首发式。海委副主任王文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海委总工曹寅白,水利部天津院院长何志华及漳卫南局的老领导、老专家代表应邀出席会议。王文生指出,漳卫南运河是海河流域南系主要排洪入海水道,同时又是一条洪涝灾害频繁的河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63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以来,漳卫南运河先后进行了漳卫新河、卫运河、卫河下游的扩大治理和漳河的整治,兴修了岳城水库等防洪工程;兴建了四女寺枢纽北进洪闸、祝…  相似文献   

13.
加强南运河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沈钰 《河北水利》2006,(4):45-45
1,工程管理现状 南运河是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下游河段,这是一条古老的人工运河,开挖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六年(公元605~610年),自四女寺枢纽至天津市金钢桥汇入海河,河道全长309km.漳卫南运河流域依靠水库、河道、滞洪区和枢纽等几个环节形成流域独立的防洪体系.根据防洪体系调度运用原则,南运河保证下泄300m3/s流量,至捷地分洪闸,由捷地减河下泄180m3/s流量,南运河下泄120m3/s流量,至九宣闸,由马厂减河下泄90m3/s流量,南运河下泄30m3/s流量入独流减河.南运河自四女寺枢纽以下有安陵节制闸、代庄节制闸、捷地分洪闸、北陈屯节制闸、穿运节制闸、流河节制闸、九宣分洪闸.  相似文献   

14.
路菜园拦河闸位于菏泽地区最大河流东鱼河上;流域面积661km^2,设计过闸流量210m^3/s;全闸共有8孔,每孔净宽3.8m,灌注桩框架式结构。闸上游浆砌石护坡长19m,底部粘土铺盖长19m,其上铺0.5m厚浆砌石,铺盖与闸室连接处设沥青麻袋止水。闸室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边墩后未设刺墙。  相似文献   

15.
1工程概况 四女寺枢纽工程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德武区四女寺村东,坐落在卫运河尾端、漳卫新河和南运河的入口处,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通航、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  相似文献   

16.
漳卫新河1971年扩大治理时,设计行洪流量为3500m^3/s。1996年洪水,四女寺枢纽向漳卫新河下泄流量1500m^3/s,但漳卫新河防洪形势非常紧张,暴露出许多问题。从1999年开始即安排投资,对该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包括河道清淤、堤防加高、险工整治、穿堤建筑物和拦河闸加固等工程项目。结合近几年工程的实施情况,本文对漳卫新河治理工程进行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刘志军  刘峥 《海河水利》2001,(Z1):39-40
1工程概况 漳卫新河史称鬲津河、老黄河、四女寺减河,是在黄河故道基础上经过多次人工疏浚、开挖而成的.该河自四女寺枢纽以下起,沿山东省、河北省两省边界,流经11个县市于大沽河口入海,全长257 km,是漳卫南运河的主要入海通道.  相似文献   

18.
四女寺枢纽北进洪闸于1971年动工,1973年建成,运用至今已超过40 a,工程老化问题日渐突出。2009年3月,漳卫南运河管理局组织专家对北进洪闸进行了安全鉴定,评定为三类水闸,建议尽快除险加固。加固设计是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提出建设性处理措施,使设计方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且便于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卫运河处于漳卫南运河系的中枢,卫运河自漳卫两河会合口至四女寺枢纽全长155公里,是一条以行洪为主、兼有排涝、灌溉和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天然骨干河道。卫运河由于多年的水流作用,河形蛇曲,险工较多。一九五八年以前整治时,曾  相似文献   

20.
漳卫新河从四女寺起至大口河止,长255km,是承泄漳卫南运河水系洪涝水的入海通道。经多年运用,堤防和穿堤建筑物已老化失修,河道和河口淤积严重,降低了河道的行洪和排涝能力,给沿河两岸的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影响。1996年8月,漳卫南运河发生较大洪水,两岸堤防和穿堤涵闸出现严重险情。为恢复河道行洪和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