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环戊二烯(DCPD)主要来自石油裂解制乙烯副产物的C5馏分和煤炭焦化副产物。以DCPD为主要原料,采用三步法进行热聚合反应,得到了高品质的DCPD石油树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对DCPD石油树脂的影响,确定了热聚合最佳工艺条件:m(双环戊二烯)∶m(溶剂)∶m(混合碳五)∶m(间戊二烯)=5∶3∶1∶1,第一阶段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 h,第二阶段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5 h,第三阶段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2 h,成品树脂色度(Gardner)小于4~#,软化点90~110℃,产品收率大于50%。  相似文献   

2.
作者主要研究了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高压釜加氢工艺。原料为色度(Gardner)10#,软化点130℃,采用BASF催化剂,考察了加氢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石油树脂质量分数25%~33%,反应温度200~260℃,反应压力(4.0~6.0)MPa,加氢反应时间6~8h,制备出色相低的DCPD加氢石油树脂。  相似文献   

3.
热聚合法合成芳烃石油树脂新工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富含双环戊二烯的裂解C9馏分为原料,开发无污染的热聚合法芳烃石油树脂生产新工艺。经过对原料预分离,热聚合,降膜蒸发等过程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获得了软化点90-120℃,树脂色相(Gardner色度)为9#以下的高品质石油树脂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本发明为一种低色度高软化点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双环戊二烯为原料,以十氢萘为溶剂,所用溶剂为十氢萘,溶剂与双环戊二烯的比例为(1∶0.5)~(1∶5);(180~300)℃、(1.0~3.0)MPa条件下,热聚合反应6~20小时;热聚反应  相似文献   

5.
黄勇 《化学与粘合》2020,42(5):337-342,387
对双环戊二烯加氢石油树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关键指标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热聚合动力学模型,确定了较为适宜的聚合和加氢工艺条件,最佳热聚合工艺条件:反应压力1.8~2.0MPa、预热温度190℃、反应温度245℃左右、停留时间4.5~5.0h。最佳加氢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10~220℃、反应压力11.0~12.0MPa、空速0.6h-1。通过性能指标分析表明,自制样品软化点、色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溴值等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6.
热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洪柱 《化工进展》2005,24(10):1147-1150
采用精馏分离工艺提取乙烯裂解副产物C5馏分中的双环戊二烯(DCPD),利用DCPD馏分与溶剂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研究了反应温度、恒温搅拌时间及不同溶剂等对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热聚合温度、压力、老化时间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热聚石油树脂的色号,本文以C5馏分、双环戊二烯(DCPD)和C9馏分为原料,采用两段热聚合成法进行共聚反应,制备C5/DCPD/C9共聚石油树脂。首先C5馏分为原料,在温度为240℃、压力为5.5MPa的条件下,热聚合反应6h,得到C5低聚物,然后再将C5低聚物、DCPD、C9馏分三者的混合物,在压力为0.35~0.45MPa、温度为240℃的条件下,反应6~10h,得到色号为2.5~3.5#的浅色石油树脂,同时确定了240°C反应7h为最佳反应条件。经检测,C5/DCPD/C9共聚石油树脂产品的色度、软化点、酸值、灰分、稳定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优级品质量标准。这种两段热聚合成方法将C5馏分制备成低聚物,减少C5馏分的挥发,便于保存,工艺更安全环保,同时降低了树脂聚合反应压力,使操作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由双环戊二烯直接制备双环戊二烯加氢石油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合:按双环戊二烯与溶剂质量比为1:1~4加入双环戊二烯与溶剂,在240~300℃下,通过热聚合制备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2)加氢:在双环戊二烯石油  相似文献   

9.
热聚型石油树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乙烯裂解副产物C5馏分经过分离装置处理得到的活性组分双环戊二烯 (DCPD)为原料、与脱环C5馏分和C9馏分混合 ,通过热聚合的方法生产出兼有C5石油树脂性质和C9石油树脂性质的优良树脂。简介了产品生产工艺及热聚方案 ,讨论了反应温度、C9原料以及DCPD含量对热聚型石油树脂的收率、软化点及色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加氢改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李长波  张洪林 《应用化工》2009,38(12):1724-1726
采用含钯质量分数1.0%,其他金属质量分数1.0%的自制催化剂对抚顺市正川化工厂生产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在高压釜中进行间歇加氢,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70℃,反应压力3.0 MPa,反应时间4 h。此时制备的加氢间戊二烯树脂色度可以降低5个单位以上,加氢的氢化率可达98.3%,而其软化点降低仅为9.4℃。可以制得色度在1以下、软化点为92.6℃的无色、无味、稳定性很好的加氢间戊二烯石油树脂。  相似文献   

11.
左杰  张涛 《天津化工》2011,25(5):29-31
以裂解C9中双环戊二烯含量较多的馏分为原料,与裂解C9切出的轻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热聚合得到热聚石油树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不同原料配比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聚合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制得软化点大于130℃,色度7以下的高品质石油树脂。  相似文献   

12.
刘学  刘文博  马章杰 《当代化工》2014,(1):15-16,20
使用抚顺市正川化工厂提供的C5石油树脂,采用含钯质量分数是2.0%,其他金属质量分数是2.0%的实验室自制的加氢催化剂,在GSH型磁力搅拌反应釜中进行间歇加氢反应,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80℃、反应压力为4.0 MPa、反应时间为4 h。此时可以得到色度降低3个单位,氢化率为98.5%的加氢C5石油树脂,而其软化点降低仅为8.5℃。可以制得色度在1以下,软化点为91.5℃的无色、无味、稳定性很好的加氢C5石油树脂。  相似文献   

13.
以间戊二烯、抽余炭五、一闪溶剂油为原料,以氯铝酸离子液为催化剂,采用催化聚合的工艺方法,研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C5石油树脂熔融黏度和色号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间戊二烯、抽余炭五、一闪溶剂油的配比为2∶1∶1,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5℃,催化剂比例为1.0%,可使C5石油树脂的色号达到5.3#,熔融黏度达到130 mPa·s,产率达到30%,产品呈浅黄色,粒状,光泽度好,透明性好。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加氢改性后的C5石油树脂,即氢化C5石油树脂作为热熔压敏胶(HMPSA)配方中的增黏剂,SBS热塑性弹性体为增韧剂,同时还加入了增塑剂和少量的抗氧剂和防老剂等助剂,来制备环保型热熔压敏胶.并通过对压敏胶产品初黏性、180℃熔融黏度、剥离强度等性能的测定,得到了一个最佳的热熔压敏胶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当氢化C5石...  相似文献   

15.
以纯组分模拟C9物系为原料,研究了C9馏分中的主要活性组分含量对阳离子聚合C9石油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对不同双环戊二烯含量下合成的C9石油树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9馏分中茚和双环戊二烯含量的增加均可提高树脂的软化点,但组分中的双环戊二烯参与聚合,会导致树脂中存在大量不稳定的不饱和双键,容易被热氧降解,进而严重影响色度。  相似文献   

16.
王月华 《辽宁化工》2010,39(10):1022-1024,1043
以裂解焦油的C9馏分为原料,以BF3和AlCl3为催化剂的聚合法制备合成石油树脂,采取了分段聚合的方法。探讨了聚合的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3%(w),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6 h为最佳合成石油树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郭晓兰  丁燕 《广州化工》2014,(23):99-100,126
叙述了双环戊二烯( DCPD)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UPR)的技术,讨论了投料顺序、原料比、 DCPD纯度、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最大影响因素是DCPD/MA的比,其次是反应温度,投料顺序影响树脂的活性, DCPD纯度对树脂性能基本没有影响。确定了合成最佳工艺条件: AM/PM比应该大于1, DCPD/AM=0.5~0.6,反应温度为200℃。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C5石油树脂的结构、性能及聚合机理;综述了氯铝酸离子溶液等新型催化剂、合成技术、加氢改性工艺和新型精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C5石油树脂用作柴油降凝剂和路标漆的最新应用研究。指出了加氢精制技术生产高软化点、无色的石油树脂是今后C5石油树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