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氢氧化钾-乙醇水溶液分离风城稠油中的石油酸,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电喷雾质谱(ESI-MS)、紫外光谱(UV-Vis)和荧光色谱等方法分析其结构组成。结果表明:风城稠油所含石油酸主要是一元羧酸二聚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65,平均分子式为C43.51H78.47O3.78,氢碳原子比为1.80;各类酸分布范围较广,其中,环烷酸含量最高,占79.84%,脂肪酸次之,占20.16%;环烷酸中一环环烷酸、二环环烷酸、三环环烷酸、四环环烷酸/芳环羧酸、五环环烷酸/芳环并一环羧酸和六环环烷酸/芳环并二环羧酸的含量相当,均在11.00%~18.88%之间。此外,还检测到微量3~4环的芳香结构物质。 相似文献
2.
蓬莱和苏丹高酸原油中的石油酸结构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醇碱水溶液萃取蓬莱和苏丹高酸原油中的石油酸。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负离子电喷雾质谱三种表征技术鉴定了原油中的石油酸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这两种原油中的石油酸结构基本一致,分别为脂肪酸、环烷酸和芳香酸,不同的是对于同一种类的石油酸,碳数范围不同,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不同。 相似文献
3.
刘靖新曹青修远马晨菲 《石油化工》2018,(7):734-74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HPLC-TOF MS)技术分析了含酸原油中的石油酸,对质谱直接进样法和HPLC-TOF MS法分析石油酸组成进行了比较,优化了溶剂、流动相等条件,并对九区原油中的石油酸组分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PLC-TOF MS技术,结合负离子电喷雾电离方式,可将烷基苯酸与饱和脂肪酸、环烷酸分离,有助于获得最接近真实分布的石油酸组成,使不同类型石油酸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九区原油的石油酸主要由环烷酸构成,且二环环烷酸含量最高;另含有少量饱和脂肪酸、烷基苯酸、羧酸二聚体,以及低含量含有O2S和O3S的酸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高酸原油柴油馏分中石油酸结构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碱洗法分离柴油馏分中的石油酸,对石油酸进行甲酯化后采用红外光谱、气-质联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电喷雾电离源质谱分析其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蓬莱、多巴、辽河3种高酸原油的柴油馏分中有机羧酸的组成以一环环烷酸、二环环烷酸、三环环烷酸为主,基本占有机羧酸的60%以上;3种柴油230~320℃馏分中石油酸碳数分布在8~22之间;320~350℃馏分中石油酸碳数分布在11~28之间;随着柴油馏分沸点增加,脂肪酸、三环环烷酸和烷基苯酸含量升高,一环环烷酸、二环环烷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原油中石油酸的分析与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松柏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5,22(2):1-5
对原油的总酸值的分析方法和石油酸的分离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总酸值和环烷酸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后指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和掌握的规律还不足以满足石油加工和石油酸腐蚀机理研究的需要,在石油酸的定量分离,石油酸组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6.
7.
蓬莱原油初馏点~350℃馏分中石油羧酸的结构组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碱洗方法萃取蓬莱原油初馏点~350℃馏分中的酸性组分,甲酯化后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石油羧酸酯,采用IR、GC/MS、FIMS和^13C-NMR等方法对石油羧酸酯的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蓬莱原油初馏点~350℃馏分中的石油羧酸由脂肪酸、环烷酸(包括单、双和三环烷酸)和芳基酸(包括烷基苯酸、单环烷基苯酸和二环烷基苯酸)组成。其中环烷酸含量最高,占85.6%,芳基酸含量为10.2%,脂肪酸为4.2%。 相似文献
8.
高酸原油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亭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8,25(2):1-3,12
苏丹脱酸原油和蓬莱原油相比,酸值接近,但腐蚀性远小于蓬莱原油,这主要归因于碳数较小的石油酸的强腐蚀性。苏丹高酸原油脱酸后,石油酸总量减少,碳数较小腐蚀性强的石油酸被脱除,故而腐蚀性大大降低。通过分析苏丹高酸原油腐蚀前后的石油酸分布,进一步验证了碳数较小的石油酸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应用》2019,(11):92-96
本工作针对辽河油田二元复合驱代表性原油进行了石油酸、石油碱组分的萃取分离与制备,其中,萃出石油酸组分含量为3.88%,萃出石油碱组分含量为4.46%。通过电喷雾质谱表征了石油酸、石油碱的基本结构,证实了石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400~900,对应碳数分布在C_(27)~C_(62),结构以环烷酸为主,石油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300~700,对应碳数分布在C21~C49,结构以环烷碱为主。此外,通过界面活性研究,证实了石油酸组分与辽河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是有效降低界面张力的重要原油活性组分,石油碱组分对界面张力的降低也有一定贡献,但弱于石油酸组分。 相似文献
10.
11.
孤岛原油中石油羧酸分布及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红外、色质联用等分析手段对孤岛原油中羧酸的分布、结构及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孤岛原油中石油羧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490左右,脂肪酸中C14-16成分占50%以上;原油中环烷酸的碳数在9~30之间,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56~450。 相似文献
12.
A new technique for separation of petroleum acids from crude oil was proposed. The method relates to processes for treating acidic oils or fractions thereof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ir acidity by addition of effective amounts of crosslinked polymeric amines such as polypropylene amine and anionic exchange resins having amino-groups. Petroleum acids contained in the mixture can be extracted by a complex solv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than 80 % of the petroleum acids are removed and the process does not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ecause all the solvents are recovered and reused in the test. 相似文献
13.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钠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庆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了石油磺酸钠。将石油磺酸钠分离提纯后,经电喷雾(API-ES)质谱分析获得了石油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用核磁共振方法得到了烷链支化度和芳香度,经计算得出石油磺酸钠的平均碳数、平均芳碳数、平均饱和碳数以及烷链甲基的平均个数。这些结构参数直观地表征了石油磺酸钠中烷基芳烃的平均结构模型。本研究使用的分析方法速度快,直观,试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4.
以渤海原油为研究对象,建立原油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TLC/FID)族组分分析方法,对原油的四个族组分(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SARA)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次数、点样量、展开剂的干燥方式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所得条件下,方法的精密度RSD值为3.54%,方法重现性RSD值为3.23%。与文献报道方法相比,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将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两个组分分开,更能全面反应原油的族组成成分,具有分析速度快、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等特点。最后将建立的方法应用到不同来源的原油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Naphthenic acids were separated from highly acidic Penglai crude oil by aqueous alkaline solution and analyzed by infrared spectrum (IR) and mass spectrum (MS).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the solution was composed of ethanolamine, alcohol, and water, the ratio being 0.1:7.9:10. When the solution and crude oil (ratio 0.4:1) were stirred at the speed of 300–400 r/min at 50°C for at least 10 min, more than 70% of the naphthenic acids in the crude oil could be removed. IR and MS results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diversified naphthenic acids in Penglai crude oil and provided relative content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原油组分的性质与结构对其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度是流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其数值的准确与否对制定油气田开发政策以及选用化工分离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了现有粘度模型对原油粘度的计算精度, 发现其预测误差都较大。在此基础上, 提出利用四组分实验的数据将原油阳性组分分割成饱和烃、芳烃、胶质、沥青质等4 个假组分进行原油特征化的方法, 以更准确地描述原油阳性组分中不同性质与结构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吐哈盆地台北西部原油族群及成藏期划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是吐哈油田公司“九五”以来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块,相继发现八个含油气构造带。通过对台北凹陷东西部侏罗系烃源岩的差异性分析,对台北凹陷西部原油进行了族群划分,认为台北西部原油可分成三个群组,分别对应以七克台组湖相泥岩为母源的“A”类原油,以水西沟群煤岩为母源的“C”类原油和以水西沟群煤系源岩复合成烃的“B”类原油。各类原油由于其母源成熟度和大量生排烃期的差异,导致其成藏期不同,以水西沟群煤系源岩为母源的油藏成藏期大都在晚燕山运动期,而以七克台组为母源的油藏其成藏期多在喜马拉雅运动期。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原油正在变重变劣;新疆稠油资源丰富,大部分北疆稠油是生产低凝柴油、环烷基润滑油和高等级道路沥青的优质原料;随着国内外石油资源不足、原油变重变劣和轻质油、中间馏分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稠油加工更加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对世界石油资源、北疆原油资源、北疆稠油性质分析及稠油加工形势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北疆稠油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运用GC-FID/MS和NMR从分子水平表征FCC油浆加氢精制前后焦化蜡油产物的详细组成和结构。对其中121种芳烃单体化合物进行分子识别,基本实现该焦化蜡油中多环芳烃、氢化多环芳烃、噻吩和咔唑以及这些化合物的烷基取代物的定量,并考察了油浆精制前后焦化蜡油的结构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尽管FCC油浆加氢精制前后焦化蜡油产物的烃族组成相近,但化合物组成和结构有较大变化。FCC油浆精制后再焦化,蜡油产物中无取代母核多环芳烃加氢转化及缩合减少,烷基桥链的多芳核结构裂化减少,硫、氮杂原子芳香化合物被较多地脱除,C1和C2取代芳烃、单环芳烃以及环烷芳烃含量增加,说明加氢精制对FCC油浆延迟焦化过程有利,其焦化蜡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