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提高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以Stearns-Noechel模型为基础,对配色算法进行改进。改变Stearns-Noechel模型中最优参数的确定方法,对参数M进行循环赋值,选择色差最小时对应的M值为最优参数预测配方,在此基础上,将人眼视觉特性以代码表示并用于色纺纱的配色,通过比较标准样与拟合样的色差大小判断配色效果。结果表明:按照前人固定最优参数预测配方,平均拟合色差为1.02,中位数为1.08;对参数M循环赋值后预测配方,平均拟合色差为0.477,中位数为0.46,配色效果得到提高;基于人眼视觉特性预测配方,平均拟合色差为0.201,中位数为0.125,配色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用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求出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单纱表面比例和预测织物颜色,首先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单纱的吸收系数K和散射系数S.采用红、黄、蓝、绿4种颜色为纬纱,按两组分不同比例混合交织得到单经双纬的纬全显色提花织物试样并对其颜色进行测量,求出K值和S值后,得到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配色算法、并对织物中各纬纱颜色的表面比例进行预测.在所测试的60个试样进行颜色匹配,色差约为1.5个CIELab单位,对于拟合得到的单纱比例误差也在2.1%左右,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纬全显色提花织物颜色与各单纱颜色比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土壤中激光的Monte Carlo仿真方法和漫射近似方程,假设了6组土壤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通过Monte Carlo仿真程序得出了土壤的漫反射率,并利用漫射近似方程计算出了土壤的漫反射率.将两种方法算出的漫反射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最大相对误差为10.44%,最大绝对误差为0.049 7mm-2,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认为Monte Carlo仿真结果是足够精确的,以及用漫射近似方程反向拟合出土壤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配色方法及配色算法存在不足之处,利用BP神经网络对色纺纱进行配方预测,并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将遗传算法引入到BP神经网络,可优化BP神经网络配色模型;测试样本包含在训练样本中时,预测配方精度非常高,配方绝对误差均值几乎为0;而测试样本不包含在训练样本中时,预测配方精度较低,配方绝对误差均值为0.033,初次打样色差均值为1.69 CMC(2∶1),大于1 CMC(2∶1).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涤/粘双组分色纺纱配色效率,运用Kubelka-Munk理论,通过K/S值的计算,构建一种双组分双色混配色模型。以3种单色涤纶短纤维和3种单色粘胶短纤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1种涤纶和1种粘胶纤维形成3种双组分搭配方式,并按9种不同混合比例共形成27种混色纤维样品,运用Kubelka-Munk理论对6种单色纤维及27种混色纤维的K/S值的加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涤/粘双组分不同比例混合的K/S值,总是介于该波长下的2个不同组分单色纤维的K/S值之间,且对于蓝T/红R混配时,除个别预测偏差较大外,总体效果好,黄T/蓝R以及红T/黄R,均呈现预测偏差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配色中活性染料单位浓度K/S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算机自动配色中,所用染料的单位浓度K/S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配色精度.提出的单位浓度K/S值算法思想是,通过引进调整系数,根据不同浓度梯度对光谱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库贝尔卡-芒克函数与浓度具有更好的线性关系.在实例分析中,用3组活性染料按不同浓度梯度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应用最优化方法确定光谱数据的调整系数,进而求解所用染料的单位浓度K/S值,最后由三刺激值匹配算法得出预测配方,并使用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色差公式来衡量配色效果.实验证明,配色的预测结果能够较好地满足计算机配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应用datacolor SF600分光光度计及datamatch3.5测色配色软件,采用条件等色的计算机配色方式,以CIE标准施照态D65和CIE标准观察者为基础,探讨了用于长毛绒产品的PTT纤维数字化测配色工艺路线与技术方法,分析了在可见光范嗣内PTT纤维染色过程中反射率R%、K/S值的变化规律.以R、Y、B色料三原素为基础建立了用于PTT纤维配色数据库,得到能在CIE标准施照态D65和CIE标准观察者2个条件下染得与产品标样相同色泽的染色处方,其方法可对纤维类产品的染色测色配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嵌入多项式混沌(NIPC)展开及贝叶斯更新方法,提出一种中等寿命区p-S-N曲线的小子样预测方法。该方法运用较少应力水平下的小子样疲劳寿命数据样本,采用优化方法求解Basquin应力-寿命模型参数的样本数据;由此建立NIPC展开式并进行大子样抽样计算,通过大子样拟合优度检验,得其概率特性,继而拟合模型参数统计量与应力水平的关系。为改进模型参数统计量的预测精度,引入另一应力水平下的小子样试验数据,运用贝叶斯更新方法对模型参数统计量进行修正;由此通过Nataf变换对任意应力水平下模型参数进行抽样,代入模型计算获得疲劳寿命样本,进一步统计获得其概率分布,即完成基于小子样的p-S-N曲线预测。完成了铝合金2024-T3疲劳试验,各应力水平下试验寿命均落于预测概率疲劳寿命的上下95%分位数区间内,表明新方法得到的p-S-N曲线可有效预测疲劳寿命的概率特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扎染过程中的拆洗顺序、清洗方式以及烘干方式,并通过测色配色实验,分析扎住部分、未扎部分的K/S值和反射率R值,通过扎住部分与未染白布的色差分析,未扎染色布与染色布的色差分析,以及同一织物扎住部分与未扎部分的色差分析,评价织物的扎染效果。发现"拆—洗—烘"顺序的效果好,冷水洗、温水洗的扎染效果好于皂洗,自然晒干和烘箱烘干的效果好于吹风机烘干。同时应用扎染方法,判断扎染效果的清晰度。发现清晰度较好的是7#、4#和5#样。  相似文献   

10.
对湿地松未漂硫酸盐浆料纤维的柔软度及其成型后纸页密度和光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光散射系数和纸页密度间的线性关系以及纸页密度和纤维柔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推断出了光散射系数和纤维柔软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断出了纸页相对结合面积RBA以纤维柔软度来表征的一种新的计算关系式。这个关系式有助于理解纤维间的结合,并可对实现纸页物理性能在线测量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涤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色织仿毛灯芯绒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特点.为了改善织物的吸湿性,经纱和地纬采用了涤棉混纺纱,绒纬采用中长涤纶纱;为了改善手感,在常规涤纶纤维中掺用了部分细旦涤纶.后整理工艺结合了本产品原料特点,注意了静电问题,并重点突出仿毛风格,采用柔软整理.  相似文献   

12.
竹麻混纺格呢织物的开发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竹粘胶纤维、苎麻纤维、涤纶纤维、长绒棉等多种纤维进行混纺成纱、织造色织布的生产工艺及解决的技术难点等。  相似文献   

13.
天然彩棉/白棉不同混纺比产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天然彩棉产品的性能,测试了彩棉与白棉混纺纱线拉伸性能,织物的色泽、顶破性、保暖性、色牢度及缩水性能等,结果表明随着彩/白棉混纺比的改变,织物的色泽变化明显,纱线的断裂强度、织物的顶破强力随彩棉含量的增加而较小,织物的保暖性差异不大,彩棉织物的色牢度较好,4种织物中30/70彩/白棉混纺织物的缩水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已有的特征指标,对涤和棉纤维的各特征值进行选择和分类.利用系统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特征指标进行了比较,最终选用异形度指标对纤维进行分类,实现了纱线混纺比的计算.研究表明,对于涤棉混纺纱线,异形度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纤维间的差异.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较系统聚类方法,能有效地将纤维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探讨混纺原料配伍对彩棉产品性能的改善。研究表明:天然彩色棉和白棉混纺,将使织物的手感趋于僵硬;Lyocell作为天然彩色棉的混纺原料,织物的手感趋于柔软活络,织物制衣的可成型性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变差。模糊聚类分析表明彩棉产品具有一定的风格特点,一定量的其它纤维的混纺加入,产品仍能基本保持彩棉产品的风格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稀酸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纤维,回收涤纶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固液比等因素对分离回收涤纶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大小依次为:反应时间、盐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固液比。最优工艺为:盐酸质量分数10%,固液比40g/L,温度95℃,反应时间90min。反应后的涤纶成纤维状,棉纤维水解成细小粉末,通过过滤分离达到了回收涤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再生涤纶纤维纱的性能,包括强伸性、弹性回复率、毛羽指数和条干均匀度等指标,并与相同线密度的涤纶纱、涤棉混纺纱与纯棉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涤纶纱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涤棉混纺纱和再生涤纶纤维纱,后两者的断裂强度相近;再生涤纶纤维纱的弹性回复率小于涤纶纱,毛羽多于涤纶纱且毛羽长度为3 mm,4 mm和5 mm时再生涤纶纱的毛羽指数较大;再生涤纶纤维纱条干的CV值大于纯棉纱,小于涤纶纱,与涤棉混纺纱相近.  相似文献   

18.
利用喷墨打印机将硫酸铝水溶液喷涂到棉/聚酯混纺纤维织物表面上后在高温条件下焙烘处理,对其进行图案蚀刻.对喷墨打印机在棉/聚酯混纺纤维织物表面进行图案蚀刻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优化确定出了图案蚀刻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硫酸铝溶液中硫酸铝的质量百分含量,焙烘处理温度,焙烘处理时间等条件.  相似文献   

19.
Outlast腈纶型空调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纤维",利用棉/腈空调纤维混纺纱线与Viloft/涤纶混纺纱、中空涤纶纱、低弹涤纶丝交织,设计开发了单面和双面系列保暖针织面料,其产品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调温性,也指出了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