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宇 《机械与电子》2012,(12):27-30
对磁流变阻尼器振动系统模型建立振动微分方程,分析稳态响应后振幅与阻尼和频率的函数关系。用磁流变阻尼器的振动数据建立ARMA(2,1)时间序列模型,由二阶模型转换计算振动系统阻尼比、无阻尼固有频率和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
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磁流变效应的机理及磁流变液的特性,阐述磁流变器件的工作原理,归纳目前磁流变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工程中的应用,提出磁流变阻尼技术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uild)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属于可控流体,具有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快速可逆地改变流变性能的特点。该文选择剪切阀式作为本文阻尼器的工作模式,推导基于平行结构的Bingham模型阻尼器阻尼力的计算表达式。优化设计了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分析选择阻尼器的结构尺寸,设计制作了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对该文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该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磁流变阻尼器在摩托车悬挂系统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深孔加工过程中,切削振动很难抑制,只能凭借加工经验来判断和处理。本文利用磁流变液减振器来抑制振动,详细分析了磁流变液减振器的三种工作模式:流动模式、剪切模式和挤压模式。通过对深孔加工系统模型的分析得到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可行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磁流变液减振器能够有效抑制深孔加工的切削振动。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线圈活塞式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应用ANSYS软件对阻尼器磁场有限元仿真,证明励磁线圈电流异向时磁场的利用效率更高,并且建立电流异向时阻尼间隙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函数表达式,结合阻尼力模型和磁流变液的材料特性,得出阻尼力关于电流值和活塞运动速度的理论关系。通过阻尼器台架试验,对理论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值准确的描述了阻尼力变化规律。为磁流变阻尼器设计及改进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6.
磁流变液阻尼器-柔性转子系统振动特性与控制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建晓  孟光 《机械强度》2003,25(4):378-383
对先前提出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行适当改进,用新模型对支承在磁流变液阻尼器上的单盘悬臂柔性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控制技术进行再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库仑阻尼力的增大,系统在无阻尼临界转速处振幅明显下降,但在两阶临界转速之间的一定转速区振幅增加;同时,随着库仑阻尼力的增加,阻尼器轴承处的振幅在几乎所有转速时都被减小,甚至在某些转速区间该轴承被“锁住”,而且轴承能够振动的区间越来越窄。这说明转子系统从一个弹性支承系统逐步转化为一个准刚性支承系统,阻尼器支承的有效刚度越来越大,使得一阶有阻尼临界转速逐渐提高,并逐渐接近刚支临界转速。根据这些特性,提出通过开关控制抑止转子通过两阶临界转速过程中的振动,并使转子振幅在全转速区达到最小。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平稳通过两阶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7.
在孔加工过程中,深孔加工机床出现的颤振会导致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效率下降、刀具与机床寿命缩短以及产生有害噪声。通过对颤振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磁流变效应的自适应颤振抑制装置;建立了深孔加工的动力学模型与动力学方程,并通过MATLAB 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在不同转速下对比安装与未安装减振器系统的振动情况,验证了该装置对颤振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用于测试磁流变液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利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伺服电动机,通过数字PID的控制方式控制电动机转速和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活塞运动频率;利用VC++6.0软件设计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程序,并对某结构进行了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振动控制测试系统能使结构的振幅减小明显,减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磁流变智能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磁流变智能阻尼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从线圈缠绕方式、结构参数和磁路设计等方面对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中应注意的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问题作了详细归纳,并对已设计出的阻尼器进行了实验,分析了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进一步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动态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优秀的阻尼系数可调的半主动减振装置,可以提供一定范围稳定可调的阻尼力;基于试验数据探讨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在反映磁流变液剪切稀化(稠化)特性的Herschel—Bulkley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修正的双粘性滞回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索半主动控制的最优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位移和速度方向的半主动控制算法。以全索全时段振动响应的均方根(RMS)评价磁流变(MR)阻尼器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研究了MR阻尼器的最优型号与阻尼器安装位置、斜拉索基频(张力、索长、质量)、激励荷载(类型、频率、幅值)等各种因素的关系,为MR阻尼器合理选型提供了优化设计的方法。最优型号主要是与斜拉索基频和MR阻尼器安装位置有关。在引起索基频变化的因素中.索质量对最优型号影响最大;而索长对最优型号影响不大。对于索质量较大、张力较大、MR阻尼器安装位置较低、外界激励较大、频谱特征多变、低频为主时需要较强的MR阻尼器。  相似文献   

12.
横风向振动是引起高耸塔器破坏的原因之一。随着塔器高径比不断增加,高耸塔器防振技术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方向,对塔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摩擦阻尼器,以某化工塔为原型建立了小试试验模型。通过小试试验开展了摩擦阻尼器在风致振动下的塔器减振效果研究,并与限位支撑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行于塔器振动方向的摩擦阻尼器对塔器减振起主要作用,为保证在任意方向的风载荷作用下均可达到减振的目的,应在摩擦阻尼器安装高度处的水平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布置1~2组摩擦阻尼器。阻尼器与塔器连接处的间隙会减弱摩擦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减小该处的间隙。摩擦阻尼器对塔器的减振效果明显优于在同一位置处设置限位支撑。在本文试验范围内,摩擦阻尼器最大可使塔器塔顶振幅降低23.44%。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摩擦阻尼器在塔器减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耀明  魏杰 《工具技术》2017,51(2):81-83
深孔直线度误差是深孔钻削加工中的技术难题。为了提高深孔直线度和降低废品率,基于挤压油膜阻尼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用于抑制深孔机床钻杆因转速过大造成的失稳。重点介绍了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证实了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深孔的直线度误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新型可控流体磁流变液的特性以及利用以磁流变液为流体的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本文对磁流变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磁性微颗粒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描述磁流变液的流变模型。在分析现有磁流变阻尼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阻尼器结构。最后对改进结构测试了其性能,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目前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电流变减振器在铣床颤振控制中的应用。试验发现,电流变减振器的刚度及阻尼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主振系统的振幅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试验表明电流变减振器具有控振效果明显、结构简单的特点。只要场强选取适当,采用电流变减振装置可以控制铣床刀杆系统的颤振。  相似文献   

16.
张垚  刘茜  刘芳 《机械设计》2018,(11):57-60
汽车磁流变减震器与传统减震器相比,具有阻尼连续可调且调节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但磁流变减震器需要消耗电能,这与汽车经济节能的要求相矛盾。基于磁流变减震器的数学模型,利用Isight和MATLAB软件进行灵敏度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研究各参数对于线路电流和阻尼力的不同影响程度,对磁流变减震器的节能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用化振动切削技术——超声振动钻削小深孔工艺及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械加工中,对孔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要求不断地提高,若再加上在不断出现的难加工材料上进行孔的钻削加工,这就使采用传统的钻削工艺加工小深孔越加显出其局限性。本文研制一种超声轴向振动系统,并对合金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钻削能很好解决小深孔加工的难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特性是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在振动控制中分析和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实验研究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分析其阻尼性能的特点,拟合库仑阻尼与电流的关系式,为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系统控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防振锤的防振原理,根据预绞式防振锤制造工艺和结构型式,分析了预绞式防振锤的技术特点与技术特性,以及工程应用的经济性、安全性等情况。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与传统的防振锤相比,预绞式防振锤具有安装方便、防滑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