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玲侬 《四川建筑》2012,32(2):65+67-65,67
对建筑符号学的研究不能不提到建筑符号的语境,建筑符号在不断地更新、创造与完善,人们在对传统建筑环境文脉研究的同时,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创造出真正具有时代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第三届年会,在中国建筑学会的直接关怀下于1987年8月10日至15日在乌鲁木齐召开。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共64名,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组成员和代表外,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张钦哲,学术部主任邵华郁以及香港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钟华楠、潘祖尧先生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经宇澄 《建筑师》2019,(5):19-24
对文脉一词进入中国建筑话语的历史作出概览式的回顾,并分别以阙里宾舍和西单商业大楼为例,从设计者的自述与建筑界的评论入手,探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文脉热兴起的可能原因。指出对复古主义的批判和创作有民族特色建筑的愿望是文脉一词背后潜在的诉求,同时,也警醒地看到,基于特定时代背景,中国建筑界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等建筑思潮不可避免地片面理解和吸收,也造成了文脉逐渐丧失了其本应具有的批判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杨永生 《华中建筑》1998,16(1):13-18
“对话”涉及到建筑创作、建筑与历史研究工作、建筑教育、建筑评论、建筑科普等方面,实话实说,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希望在读者中间能够引起共鸣,深入讨论,以期中国建筑界以崭新的面貌和丰硕的成果迈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0,(4):18-47,I0001
2010年3月27日,走向中国新建筑——“本土设计”建筑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会议中心召开。这次会议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是建筑大师崔恺在天津大学作品展的开幕式,也是崔恺作品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7.
汪瑜  矫苏平 《华中建筑》2011,29(9):34-37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科间的交叉整合已成为新的趋势.当代的建筑设计不可避免地受到新的学术理论的影响,呈现出软化的特点.该文对当代前沿的学术理论进行梳理,并对在其影响下的软建筑进行探索,归纳出当代软建筑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如何创造一个适宜的景区整体环境,是本工程的设计立意。加强建筑的环境意识,巧妙地利用山地特征,使建筑在功能,环境、空间及景观等方面具有整体性和生态性。寻求更丰富、更有效的建筑和山地空间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27日下午,主题为"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的建筑师茶座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会议从下午1:30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7:30才结束。据会议主持人中房建筑设计事务所布正伟总建  相似文献   

10.
《广东建材》2013,(4):3-3
2013年4月9日~12日,由广东省建设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和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主办,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八家单位协办的"岭南建筑与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三寓宾馆召开。来自广东省建设系统相关领导、建筑大师、设计师、专家教授、房地产  相似文献   

11.
房磊 《建筑细部》2011,(5):688-688
2011年10月15日,“天津大学第18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暨首届UED中国建筑节”在天津中华剧院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由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组委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UED杂志社承办,三方力求将本届建筑创作论坛办成中国建筑界近年来的一大盛会。  相似文献   

12.
《建筑科学》2013,(2):106
2012年11月7~8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委员会、中德技术合作"公共建筑(中小学校和医院)节能"项目(EEPB)共同主办,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能院共同承办的"绿色医院建筑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韩爱兴副司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国际合作处仝贵婵处长、侯文峻博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委员会徐伟主任,中德技术合  相似文献   

13.
三十而立,《南方建筑》杂志在风雨中走过了三十年,如今迎来成年成熟。三十年前正当南国大地建筑创作繁荣鼎盛之时,一大批具有岭南特色又代表时代精神的建筑精品在南粤大地耸立拔起,一批有识之士在为艰辛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深感理论研究与开拓的重要性,呼吁理论阵地的建设,于是《南方建筑》杂志在改革开放的旭日金光中应运而生。创办伊始的《南方建筑》在支撑岭南现代建筑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筑师研究和借鉴传统民居 ,创作新型地域性建筑 ,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些年来 ,在结合自然环境的创作思路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然而 ,仅仅从形式上追求地方特色和多元化是不够的 ,应当把传统民居中的环境处理视作与当代建筑融会的结合点 ,使之为创造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地域性建筑服务  相似文献   

15.
赵茂均  杨宇振 《新建筑》2022,(2):122-12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经历了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过程。美国纽约的建筑与城市研究院(IAUS)及其于1973年创办的Oppositions杂志是这一过程具有代表性的先锋建筑团体与刊物。文章以Oppositions杂志为研究对象,讨论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变化,分析其产生过程和理论变化趋势,认为建筑理论经历的“分离”过程是建筑学寻求自主意识的体现,而回顾IAUS和Oppositions杂志的历程,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进程中寻找建筑新的可能和方向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小城镇建设》1999,(12):9-9
11月20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世界建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建筑环境照明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建筑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荷兰、德国、美国、日本和我国的建筑环境照明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级建筑师、规划师、政府官员、厂商、媒体等有关人士1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及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组编工作的研讨作了扼要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设计》2012,(1):63-63
2012年1月10日下午“2012中国当代建筑论坛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设计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拉开帷幕。本次论坛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两馆建设办公室.《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编辑部主办.RCC瑞达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一次高端学术论坛旨在集结建筑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文化场馆设计中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本土化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对《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进行点评.使其日臻完善。论坛同期还举行了《年鉴》的新书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20.
与当下世界罕见的大规模建设量相比,中国建筑经历了30多年的大发展之后,在建筑创作水平和建筑理论研究方面似乎部存在着或多或少“无话可说”的尴尬,建筑界还有着一种既不注重创作规律,又缺乏评判标准的现象. 然而,有一个观察是可喜的:在喧闹的发展图景之下,中国建筑界越来越深度和多样的思考逐渐显现.近几年来,作为业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建筑学报》杂志透过媒体特有的“触角” 与众多学者和建筑师们讨论并与读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期望以更多样和有效的方式,为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措建起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