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大型沉井基础关键施工过程受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型沉井在桥梁的深水基础和悬索桥锚碇基础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对沉井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沉井的下沉和施工控制,计算偏保守的采用平面简化计算,造成设计的浪费.本文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沉井基础的平面和空间实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某锚碇沉井基础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平面和空间受力分析,得到沉井的隔墙与井壁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特征,对沉井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均具有较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锚碇是支承主缆、保证桥梁主体结构受力稳定的重要部位,为保证桥梁安全,锚碇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力学特性。签于锚碇在悬索桥中的重要性,以重庆长寿长江二桥北锚碇基础为例,通过验算其稳定性以及利用Abaqus3 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锚碇各施工阶段下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锚碇基础稳定性和压应力满足要求,局部地方出现应力集中和拉应力,应对其进行设计优化处理。锚碇基础的验算和分析结果为重力式混凝土锚碇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锚碇为悬桥的关键结构之一,其受力的合理性关系着悬索桥在施工与运营阶段的安全性。基于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基础,运用三雏有限元件ADINA对北锚碇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锚碇施工完毕后的应力与变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锚碇应力及变位的大小均满足规范要求,北锚碇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方案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准确预测砂土中平板锚的抗拔承载力,对海上浮动可再生能源装置的锚泊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二维有限元技术,采用修正Mohr-Coulomb(MMC)本构模拟中密-密砂的应变软化行为,并利用开发的用户子程序,研究条形平板锚基础在砂土地基中的抗拔承载力。通过与有关理论解及其他离心机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一系列参数分析表明,平板锚的埋置深度对抗拔承载力有较大影响,与H/B=1相比,H/B=10处承载力系数高273%;砂土相对密度越大,抗拔承载力越大;致密砂(Dr=100%)和松砂(Dr<33%)相比,承载力系数提高25%;平板锚的摩擦因数对抗拔承载力系数几乎没有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平板锚基础在中密及密砂地基中不同深度处的抗拔承载力系数公式进行校正,为平板锚基础在中密砂以及密砂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工程为实例,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角度,阐述环境地质与工程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桥北锚碇根据复杂地质条件,采用技术先进、难度大的特大圆形沉井施工技术。结合现场结构控制点的监测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沉井下沉及锚碇的施工过进行模拟,对沉井下沉施工各阶段对周围土体、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进行深度探索。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平台沉放条件下沉管管段的运动响应特性,开展了规则波作用下锚碇沉管沉放的模型试验。采用双目视觉非接触式运动姿态测量系统测管段模型的运动响应,分析了不同布缆方式以及不同特性锚碇缆作用下的管段运动幅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锚碇沉管的锚碇缆对沉管管段的运动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减小了管段的横荡和横摇运动位移;采用八字形和十字形的布缆方式对管段运动的约束效果较好,平行布缆方式下的管段运动幅值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锚碇沉管的锚碇缆长度越小,对管段的约束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型通用软件ANSYS对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北锚碇下游侧第一层混凝土的温升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现场测得的混凝土温升进行对照分析,力求寻找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温升的一般规律,为阳逻长江大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土的塑性理论及极限分析,提出了间隔非连续锚碇拉杆的三维破坏模式,求出了其极限抗拔力的上限解,并结合建议的安全系数,系统地阐述了锚碇式板墙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杨泗港大桥工程量大、时间紧迫、技术难点多的特点,运用BIM技术,依托Catia软件建立杨泗港大桥汉阳侧锚碇三维可视化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合工程图纸和BIM模型进行锚碇混凝土与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碰撞检查,减少了因施工图纸的错误造成的不必要的返工。并进行了锚碇混凝土、钢筋工程量统计与传统二维设计的比对,为业主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物料工程清单表。  相似文献   

10.
由于鲜有悬索桥隧道锚现场缩尺模型蠕变试验资料可供参考,为获取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实桥隧道锚蠕变变形规律,丰富特大悬索桥隧道锚蠕变试验资料,依托兴康特大桥雅安侧岸坡隧道锚工程区特定地质条件,依据弹性力学的相似理论,开展兴康特大桥雅安侧岸坡隧道锚1∶10原位缩尺模型蠕变试验,根据模型锚和围岩体在1.0P、3.5P、7.0P荷载下的蠕变特性,分析模型锚、围岩和界面错动的蠕变全过程规律。结果表明:在1.0P、3.5P、7.0P荷载作用下,锚体最大蠕变量分别为0.62、0.97、1.58 mm,围岩最大蠕变量分别为0.49、0.85、1.38 mm,锚体与围岩错动最大蠕变量分别为0.15、0.64、1.43 mm。在现场原位缩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进行锚碇与围岩体相互作用的3维黏弹塑性数值分析,从现场实测值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可知,兴康特大桥雅安侧岸坡隧道锚锚碇与围岩现场实测蠕变变形量和计算结果变形发展趋势基本一致,量值相当。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在隧道锚和围岩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属于稳定型蠕变,锚碇和围压的蠕变不会影响悬索桥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成果在为兴康特大桥隧道锚系统可靠性评价提供有力依据的同时,也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