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建明 《电子器件》2013,36(1):85-89
为分析单电感多路输出BUCK电源转换器(SIMO)的可行性,首先建立MATLAB模型,从算法角度验证SIMO可行性.同时为解决SIMO存在的电路复杂、面积大、及静态电流大的问题,首次提出使用电流信号设计SIMO控制器.结果表明,算法可行,电路设计方法简洁,0.13 μm CMOS工艺下三通道SIMO面积0.76 mm2,静态电流110 μA,驱动能力200 mA.  相似文献   

2.
吕昌辉  周锋  马海峰 《电子学报》2010,38(2):493-496
本文发现并证明了降压型单电感多输出DC-DC变换器当电感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下能够产生高于电源电压的输出。这个发现将降低需要同时输出高压和低压的DC-DC变换器的结构复杂性。本文实现了一个降压型结构的单电感双输出的直流变换器,供电电压3.3V,输出为1V和4V。实验结果很好的证明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可调LED亮度的DC-DC转换器TPS6104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PS61042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DC—DC转换器。该器件同时可作为LED的驱动器,且其驱动输出电压可达27.5V。文中介绍了TPS61042的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董艺  卜刚  董伟华 《微电子学》2023,53(5):869-876
设计了一种单电感三输出升压型DC-DC变换器。采用平均电流模,将各个输出支路电压进行线性相加,构成共模反馈信号,以进行环路补偿。提出一种开关电容采样网络,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得到的采样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从而校正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直流偏移。为了抑制输出支路间的交调,提出一种新型能量控制逻辑电路,可实现单个电感充放电周期内各个输出支路的循环充电。该升压型变换器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在100 mA负载跳变下,前两路输出电压未受到交调影响,第三路受到的影响能够有效减小。  相似文献   

5.
索尼于2006年上市的PS3应用了很多新器件,例如微处理器Cell、图形处理芯片RSX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IR公司开发的DC-DC转换器MCM(多芯片模块)iP2003APbF。该模块使DC-DC转换器迅速瘦身  相似文献   

6.
《电子产品世界》2005,(11B):48-49
C&D Technologies公司发布一款新的多功能隔离单输出3W功率的DC-DC转换器,新的NDTS系列产品支持2:1宽电压输入和内部集成短路保护功能,具有较小的尺寸适于高密度应用,极好的负载调整率确保不同的负载和输入电压条件下得到稳定的输出,同时支持在高达85℃环境温度,在不需要任何散热装置的情况下提供满负荷输出3W功率。  相似文献   

7.
吴涵涵  卜刚 《电子科技》2020,33(6):35-39
传统的多路输出开关电容直流-直流转换器的线性调整率与负载调整率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文中采用两路时分复用的输出方法,在控制开关相位交织的情况下,分别对主路和从路进行能量传输,并给出具体的调制策略。该输出策略中,主路采用脉冲频率调制,从路则采用脉冲跳跃调制。同时,文中引入平均频率概念,实现了对驱动能力的量化表征。在Cadence软件下进行电路设计,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主路的线性调整率为3.01%,负载调整率为3.54%;从路的线性调整率为3.75%,负载调整率为4.28%。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针对实际DC-DC应用电路,Boost升压电路中的PFC电感的设计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实验的验证。从设计的指标开始,如何推出电路中所需的电感值,给出了理论公式的推导,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PFC(功率因数校正)电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MAX1790是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高效DC-DC转换器.转换效率高达90%。文中介绍了MAX1790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单电感双输出升/降压型直流-直流转换器在轻载下的效率,设计实现了适用于不同转换条件的非连续导通模式(DCM)功能和脉冲频率调制(PFM)控制。前者降低了电感电流的均方根值,减少了导通损耗;后者降低了开关频率,减少了开关损耗。详细分析了在PFM控制下转换器的驱动能力、电感电流纹波和输出电压纹波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采取了一种可以由两路任意升/降压输出灵活复用的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方法。经0.25μm 2P4M CMOS混合信号工艺流片验证,测试结果显示DCM和PFM时序与设计方案吻合,各种转换条件下输出电压纹波在40~70 mV。通过比较发现,对轻载效率的提升可以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神经电刺激器的单电感双极性输出(SIBO)的直流电压转换器,具有良好的轻载效率和较低的设计复杂度.提出的SIBO系统只使用一个电感,通过两相控制同时输出正负电压,降低了控制复杂度,减少了开关通断次数,提高了效率.同时使用数模混合电路、固定导通时间调制方式实现逻辑控制,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设计复杂度.S...  相似文献   

12.
张麟  吴金 《电子器件》2004,27(2):329-333
多输出是DC-DC电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分析常规的多输出DC-DC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基础上,系统研究了SIMO结构,该结构只使用一个电感,以各输出支路分时工作实现多输出。但由于电感共享,输出支路之间存在严重的交叉影响。若输出支路严格工作于DCM/PCCM模式下,可抑制这种交叉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控制方式,在没有交叉影响CCM模式下实现SIMO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采用两个甚至多个输入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用单个多输入直流变换器(Multiple—Input Converter,MIC)代替原有的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采用MIC构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耦合系统,因此,闭环系统的设计非常复杂,本文将以双输入Buck变换器为例,进行系统建模以及闭环调节器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标达到要求。最后通过一个4BOW的实验样机验证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此设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双输入直流变换嚣构成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辅助变压器的零电压零电流开关全桥直-直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的零电压零电流开关全桥移相脉宽调制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IGBT为功率开关管,在传统变换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辅助变压器的方式提高了变换器的性能,通过增加正激能量恢复缓冲器和辅助电路,使变换器在各种负载以及短路工作状态下都能够保证所有开关管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开关工作模式。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设计实现了一种用于单片集成脉宽调制方式控制直流一直流变换器的电流检测电路。通过功率管并联工作在线性区的晶体管的方法检测流过功率管或电感的电流,使其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的特点。基于0.6μm BCD工艺,利用Hspice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当电源电压为3V、功率管开关频率1MHz时,该电流检测电路检测精度为96.98%,功耗仅为0.112mW。  相似文献   

16.
推挽DC-DC变换器建模与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推导出连续导电模式下非理想电压型推挽DC-DC变换器功率级电路的低频小信号传递函数,仿真出变换器功率级电路的幅频和相频曲线(Bode图),通过优化设计反馈补偿电路,可以提高电压型推挽DC-DC变换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对一台电压型推挽DC-DC变换器样机进行仿真和控制设计,应用网络分析仪Agilent4395A分别测试功率级电路和变换器系统的Bode图,并应用示波器测试变换器系统的负载动态响应,验证了建模和控制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峰值电流控制模式DC-DC转换器的稳定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四段式补偿法.该方法是根据输出占空比的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斜率补偿.结合所设计的峰值电流控制模式DC-DC转换器对该斜率补偿进行了分析.采用0.5μm CSMC DPDM工艺模型仿真并采用该工艺流片.由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四段式斜率补偿电路在提高电路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航天器设备用的130V高压DC—DC变换器的低噪声要求,采用初级侧隔离的负载端直接反馈控制方式,次级侧采用结合LC低通无源滤波电路和有源滤波电路的两级输出滤波电路设计方法。通过实验,不仅实现了高压DC—DC变换器的低噪声输出,而且通过优化设计,使得两级滤波器的体积较小,可靠性较高,实现了星载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霜菊  吴金 《电子器件》2003,26(4):457-460
PWM开关电源系统普遍采用电流、电压双闭环控制。在建立PWM降压开关电源功率级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基于平均电流控制的降压PWM开关电源的系统传递函数框图,并用Madab对电流环增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