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道路交通噪声是大中城市主要噪声污染源之一,临街居住区受道路交通噪声干扰日趋严重,本文调查实测了深圳万科温馨家园住宅小区所处地段的交通噪声状况;分析了小区附近声环境的地面水平分布特征,高层楼房垂直分布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改善室内声环境,减少噪声干扰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生活与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群噪声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噪声扰民更成为居民反映和投诉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南方某城市临街建筑群的交通噪声模拟,分析了建筑布局与交通噪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减弱交通噪声原则指导下的建筑群布局方式,以及噪声超标情况下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临街建筑中,商住楼是主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商住楼的设计有多种多样,从几种消防设计形式、规范要求及消防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严格防火分隔、相互独立疏散、分段按功能的符合规范的消防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筑环境包括建筑外环境、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建筑室内空气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建筑光环境.简述建筑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措施:室内热湿环境可以通过被动法和主动法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控制措施包括利用建筑设计实现自然通风、采用置换通风系统、选用绿色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双初级传声器加分频器的单次级声源的噪声有源控制新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系统对管道噪声有源控制的可能性.用该系统对单频声、多频声和某风井的宽频带噪声进行了消声试验,分别取得了25~30dB,15.8dB和11.3dB的降噪量,试验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系统对管道噪声有源控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中声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环境作为建筑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本文重点叙述了在建筑设计中的声环境的音质设计和噪声控制问题。 同时对一些具体设计问题从理论和试验方面作了仔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能源城市以较少网格监测点获得较科学的声环境信息,从环境监测科学观点出发,运用系统论,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的优化问题。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监测点,能够从声级水平和环境功能等方面代表区域状况,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声扫雷具尺寸与重量较大、功耗较高、适装性差等问题,本文开展了水射流噪声研究,实现舰船辐射噪声的模拟,以有效扫除声引信水雷,或与磁扫雷具配合,扫除声磁联合引信水雷。本文采用Lighthill声比拟理论,建立了不同喷嘴结构的水射流噪声理论模型,研究了压力分布和辐射噪声与喷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喷流噪声的频谱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证实了喷流声源用于声扫雷具的可行性,且风琴管形结构可提高喷嘴在远场的噪声辐射性能,在扫雷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道路交通噪声对室内声环境影响控制精准性研究,利用实测法和模拟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项目设计阶段噪声传播预测的精准性.通过研究发现,模拟法和实测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使噪声预测值和实测值误差控制在±1dB(A).利用建筑围护结构组合隔声量计算方式,可以预测出环境噪声传递至室内声衰减量,从而在设计阶段判断出建筑外围护结构隔声性...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一家用小型制氧机的振动噪声,首先建立制氧机壳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结构模态分析、声模态分析和声固耦合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同时计算了制氧机在无油压缩机工作情况下的结构动力谐响应.然后利用SYSNOISE软件,对制氧机壳体声固耦合模型的辐射噪声、ATV声传递向量进行计算,得出其单元贡献度.最后,应用噪声振动测试仪进行了试验测量,根据理论和试验结果,制定了制氧机整体降噪方案及结构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声强技术测量、分析通信车载小型汽油发电机组噪声,并通过等声级图和声貌图准确找出了机组的主声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城市住宅的外部与内部较为普遍的噪声声源的分析,结合已有的室内、室外声音的传播知识,着眼于实际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噪声影响问题及控制的方式方法,不拘于具体的数学公式和实验数据,提供了基本的隔声吸声知识和思考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螺旋桨飞机的特点,重点对一实际飞机壁权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层隔声结构、蜂窝刚度处理及阻尼处理、中间隔板及内装饰板弹性连接、附加声反射层等综合处理可以用较轻的重量代价获得较为理想的隔声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武汉市1986-2004年经济发展(人均GDP)和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监测数据进行三次曲线模拟与二者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随人均GDP的增加,尽管武汉市车流量不断增加,城区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则呈波浪式下降,经济发展(人均GDP)与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之间已表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右侧特征,所采取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对交通噪声的减小起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隔音室中采用声级计对低噪声电机进行声压测量,通过计算得到较精确的声功率值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the crow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waiting areas in large general hospitals in China in order to find the rules the variations of sound environment with the change of crow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questionnaire, field-test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have been adop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cial/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taff and patien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sound environme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Aeq of the background noise in waiting areas; when population density is 0, the LAeq of background noise is not 0 in waiting areas; the loudspeaker should be set in the waiting areas. Loudspeaker arrangement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eiling lamp or construct facilities along the depth direction of the layout, and the two adjacent speakers recommended distanc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bout 4 m. I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s controlled in the reasonable range, and sound absorption, noise reduction processing and electronic queuing system are adopted, sound environment of waiting areas will be built with noise interference relatively small in different population densities.  相似文献   

17.
有源消声器消声的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声波相干理论,使噪声在控制区域内与次级声波发生干涉相消,来达到抑制或消除噪声的目的。根据有源消声原理,在实验室建立了一维管道有源降噪物理模型,最大消声指数可达21dB,对工业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地下车库进行地下空间声场测试,对被测试声场的重要声学指标混响时间和声压级分布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依据频率的高低对测试点声压级进行对比分析,另一种方法是按照距离和空间变化对测试点的实验数据整理分析,考虑典型测试点和典型衰减变化曲线,以期在分析室内声场的同时寻找具有典型特征的声学现象,为后续的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声卡的虚拟示波器的开发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LabVIEW开发系统,用普通的计算机声卡代替商用数据采集卡,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虚拟示渡器。该系统能够正确采集声卡设计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可以实现基本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和频谱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GT-Power的车用催化器消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款车用催化器的消声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和仿真研究。利用白噪声测试法获得其传声损失,基于GT-Power软件实现了对其声学性能的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器具有明显的消声频段和通过噪声,峰值消声量可达到20dB;与催化器孔隙率相等的单管催化器模型传声损失曲线形状与试验结果接近,但消声量偏低;催化器载体的孔隙率以及管径、管数对传声损失有重要影响;双床催化器较单床催化器传声损失有较大提高,两级催化器较单级催化器传声损失也有很大的提高,消声特性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