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丙烯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发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聚聚丙烯(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及其共混体系为研究对象,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选择典型工艺条件进行发泡实验,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共混前后样品的结晶行为和球晶形貌,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间接表征其熔体强度,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泡样品的泡孔形态,比较其发泡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混比例为70∶30的PP-H/PP-B共混体系中,由于结晶温度较高,PP-B不仅可以作为结晶成核剂,细化球晶并提高结晶密度,而且还可以作为物理交联点,提高体系的熔体强度。这两方面的改变有效地改善了共混体系的发泡性能,使其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有所提高并且没有明显的泡孔塌陷。  相似文献   

2.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作为相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丙烯(PP)共混物体系并研究了其发泡行为。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其热行为和流变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形貌及泡孔形态。结果表明,随着MAH-g-PP添加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提高,加入PP促进了PLA的结晶,当MAH-g-PP含量达到7%时,PLA的绝对结晶度达到6.07%,同时加入PP提高了PLA/PP共混体系的熔体强度,使其发泡行为得到改善,共混体系的发泡倍率最大可以达到8.1倍。  相似文献   

3.
4.
线形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发泡体系的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比例线形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发泡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使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线形PP/PE-LD共混发泡体系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LD的加入会降低线形PP的结晶峰温和绝对结晶度,但对其熔融行为影响不显著;而通过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PE-LD支链的成核作用,改变线形PP结晶过程中的成核和增长方式能够增加球晶数的同时降低球晶半径,形成的晶核具有物理交联点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共混物的熔体强度,增加了共混体系的可发性。  相似文献   

5.
以低熔点聚丙烯(LPP)与高熔点聚丙烯(HPP)的共混物为原料,CO_2作为发泡剂,使用自制高压反应釜进行发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剖析共混物的热行为与流变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泡后的泡孔形态。结果表明:HPP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熔融温度与结晶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HPP作为物理交联点,可显著提高共混物的熔体强度,减少泡孔合并与坍塌,提高泡孔密度,泡孔直径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转矩流变仪对不同比例线形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发泡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随后将纯PP和配比为100/20的PP/LDPE共混体系进行超临界CO<,2>,的挤出发泡试验,并通过真密度计/开闭孔率测定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样品的发泡密度、发泡倍率和泡孔形态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LDPE后可以明显提高PP的储能模量并降低损耗因子,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可发性,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和发泡倍率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含有不同含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聚丙烯进行测试和表征,采用Ozawa方法、莫志深方法和Kissinger方法分析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实验装置,对含有UHMWPE的PP进行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加入降低了PP的结晶活化能,含有UHMWPE的PP在较高的温度下开始结晶,且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大分子链的存在,与聚丙烯分子链发生缠结,阻碍聚丙烯分子链排入晶格,降低了结晶速率,结晶温区拓宽,有利于聚丙烯挤出发泡成型;加入UHMWPE后,PP的发泡效果明显改善,泡孔平均直径减小,泡孔尺寸分布更加均匀,PE-UHMW的含量为5份时,表观密度达到0.038g/cm-3。  相似文献   

8.
通过偏光显微镜(PLM)和光学解偏振仪对聚丙烯/聚苯乙烯/膨润土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晶形态和等温结晶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所形成的球晶比纯聚丙烯(PP)所形成的球晶尺寸小,聚苯乙烯(PS)/膨润土(Garamite)复合粒子的加入导致PP的结晶成核和生长发生了改变,加快了PP的结晶速率。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该三元共混体系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熔融温度变高,结晶温度变高,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采用一步硅烷接枝交联法制得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采用DSC、偏光显微镜研究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结晶行为、结晶结构和结晶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结晶温度明显增加,硅烷接枝交联促进了聚丙烯的异相成核,使晶粒细化,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发泡效果明显优于普通PP.  相似文献   

10.
11.
李莹  张晨 《中国塑料》2018,32(12):16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PS/PTFE)共混材料,研究了PTFE含量及形态对PS/PTFE共混材料的流变行为以及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TFE原位成纤后可以显著改善PS/PTFE共混材料的流变行为,提高PS/PTFE共混材料的可发性;同时PTFE可以作为高效成核剂,促进泡孔成核,提高泡孔密度,降低泡孔尺寸,降低PS/PTFE共混材料的泡沫密度。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转矩流变仪对不同比例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数据进行分析.随后采用超临界CO2作为发泡剂进行了HMSPP/PE-LD共混体系的挤出发泡研究,并通过真密度计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和泡体结构参数.结果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聚三氟氯乙烯(PCTFE)/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研究了GO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热降解性能、力学性能与阻隔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体系性能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GO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与刚性。当GO含量为0.5%时,PCTFE/GO-0.5的拉伸强度可达45.5 MPa,较PCTFE提升了10%。当GO含量为2.0%时,PCTFE/GO-2.0的弹性模量与储能模量分别为903 MPa和21.1 GPa,分别较PCTFE提升13%和26%。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PCTFE升高1.7~6.1℃。力学性能的提升可归因于GO对PCTFE基体的增强作用。GO也能够作为PCTFE的异相成核剂,促进其成核,提高结晶度。GO对提升PCTFE的气体阻隔性能效果显著。随GO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氢气渗透系数逐渐降低。当GO含量为2.0%时,PCTFE/GO-2.0的氢气渗透系数可低至4.23×10-15 cm3·cm/(cm2·h·Pa),较PCTFE下降22%。  相似文献   

15.
淙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聚丙烯及其共混物结晶行为研究进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三元复合聚丙烯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DSC测试得到一些结晶参数,分别对PP/弹性体、PP/弹性体/LLDPE两个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弹性体对PP成核速率有促进作用:LLDPE与PP是分别结晶的,LLDPE阻碍了PP球晶的生长且破坏了PP球晶的完整性;对PP球晶的插入和分割,使PP球晶有一定的破碎细化。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测定,表明三元共混体系的综合性能优于二元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华  张兴祥 《合成纤维》1994,23(6):18-31
在成纤聚合物中混入不同的无机物粉末,可研制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纤维。本文采用转矩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相结合的方法对碳化硼含量为5~35%(重量比)的聚丙烯/碳化硼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为研制防中子辐射纤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晶特性对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维  李宏  张纯  朱建华  何力 《塑料》2012,41(2):52-55
以化学发泡注塑成型技术为主线,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材料;通过DSC、XRD技术分析了结晶特性对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特性对气泡的成核、长大和定型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添加滑石粉的改性PP材料结晶特性较差,发泡质量明显降低,泡孔直径和泡孔密度分别为36.98μm、3.29×107个/cm3;添加云母粉的改性PP材料具有合适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发泡质量较理想,泡孔直径和泡孔密度分别为22.09μm、4.76×108个/cm3;能够获得泡孔细小、均匀的微发泡PP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GMA)为相容剂,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共混体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旋转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LM)等分析手段对共混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BT/PP共混体系中引入POE-g-GMA后,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粒径减小,两相界面模糊;体系中出现了具有更长松弛时间的新的大分子链,使体系黏度随之增大,最终形成了"类凝胶网络"结构;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具有组分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Ca-Pim作为一种β-成核剂,具有高效诱导成核功能.本文研究了PPR/Ca-Pim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发现Ca-Pim含量、降温速率和结晶结构对PPR/Ca-Pim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有重要影响.Ca-Pim对PPR结晶温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可有效诱导β晶形成,kβ值可高达0.9.在0.05wt%~0.5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