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红外影像针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以及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乳腺癌诊断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89例,非早期乳腺癌14例,良性乳腺肿块97例,比较分析三种诊断结果的红外影像诊断结果,并结合钼靶乳腺X射线检查。结果:乳腺癌患者病灶超声图像具有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后方声减弱、纵横比1,内部见微小钙化以及II级以上的彩色血流阻力指数0.7。早期乳腺癌乳腺红外影像诊断符合率为76.40%(68/89),临床乳腺外科诊断符合率为13.48%(12/89),X靶射线诊断符合率为75.28%(67/89),三种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2.13%(82/89),联合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可以通过乳腺外科诊断、红外影像诊断以及X靶射线诊断联合进行诊断,从而有效的提升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与乳腺摄影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和乳腺摄影表现,记录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对肿瘤内微钙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DCIS中,超声和乳腺摄影检出微钙化分别为34例(54.8%)和46例(74.2%),乳腺摄影显示微钙化高于超声检查(P=0.024)。超声检查显示阳性62例,乳腺摄影检查阳性58例,超声显示DCIS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摄影(P=0.042)。结论:微钙化是诊断DCIS的重要征象,乳腺摄影是检出微钙化的最佳选择,超声能够弥补乳腺摄影不能够发现假阴性DCIS。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50例,对其均采取钼靶X线与彩超两种影像学诊断进行检查。结果:钼靶X线钙化灶检出率与彩超对比较高;钼靶X线检出灵敏度为88.0%,彩超检出灵敏度为48.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诊断对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主要分析诊断早期乳腺癌在使用B超和钼靶X线两种不同影像方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主要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所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两种诊断方法,并针对这两种诊断方法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超声及联合X线钼靶检查早期乳腺癌准确率分别为85.0%、92.01%,同X线钼靶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影像诊断中,对于存在比较微小的钙化病例,如果实施钼靶X线,其效果更佳;对于存在血流信号病变等病例,如果实施B超进行影像诊断,准确率较高。早期乳腺癌的影像诊断中,此两种方法的运用各有优劣,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诊断分析,为医师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协助医生进行诊断,避免医生因大量阅片引起疲劳而造成误诊,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方法 先对乳腺钼靶X线照片数字化;再对数字化的乳腺影像归一化;然后从中选取感兴趣区域;最后利用差影技术检测出微钙化点并标示于影像中。结果 对于16幅(其中13幅含有微钙化)经过病理解剖确诊的乳腺钼靶片进行实验,利用本文方法共检测出14幅钙化图像。结论 该方法检出率高,微钙化点定位准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经常规检查确诊的患者共50例予以分析。结果 :2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反应中,恶性病变11例(55%),良性病变9例(45%)。其中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为导管内癌、淋巴转移性低分化癌3例、纤维性腺癌1例、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增生2例、腺病4例、炎性病变1例。2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12例为片状低回声区域(60%),8例为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域(40%);恶性组病灶最大直径为2.25±1.03(cm),良性组为3.09±1.02(cm),良性病变组微钙化比例77.8%和恶性病变27.3%;腋下异常淋巴结分析,良性病变9.1%,恶性病变55.5%。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内部微钙化存在对导管内癌诊断具有显著价值。腋下存在淋巴结异常对于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技术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使用乳腺癌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技术诊断,分析结果。结果:乳腺肿块患者22例。就象限分布来看,内下象限2例,内上象限4例,外下象限4例,外上象限10例,乳头后2例;肿块合并毛刺患者14例。皮肤增厚者8例,合并砂粒钙化10例,6例患者皮肤或者乳头凹陷。18例患者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影像为结构扭曲紊乱征象。结论:相较于其他检查方式,计算机X线成像钼靶技术可结合实际对图像加以必要调整处理,显示细小且非典型征象。显示出患者乳腺病变情况,对乳腺癌疾病检出率高,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讨论乳腺癌诊断中应用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乳腺疾病患者2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先后进行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率依次为93.00%、80.50%和77.50%,MRI诊断率明显高于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P0.05。结论:MRI能够有效诊断乳腺癌,但MRI检查费用较高,可优先使用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观察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67例患者中阳性患者有55例,阴性患者有12例,经过CR钼靶摄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诊断敏感性为93.1%(54/58),特异性为88.9%(8/9),经过超声检查诊断敏感性为91.2%(52/57),特异性为70%(7/10),CR钼靶摄影乳腺钼靶X线的敏感性和超声检查诊断结果相近,但是CR钼靶摄影乳腺钼靶X线的特异性高于超声检查结果 (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诊断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经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影像学参数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60例疑似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常规CT检查与HRCT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及阳性征象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对比阳性患者、阴性患者HRCT影像学参数。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40例、20例,常规CT检查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32例、28例;HRCT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39例、21例。HRCT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98.33%、97.50%、100.00%)相较于常规CT检查(70.00%、67.50%、75.00%)较高(P<0.05);阳性患者HRCT影像学参数(形态、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平均CT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HRCT在恶性肺磨玻璃结节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取得的相关影像参数(形态、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平均CT值)均可作为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乳腺癌诊断中运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且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比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并对比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单用常规超声、单用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性。结果: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病灶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微小钙化方面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用常规超声和单用超声弹性成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上,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用于病灶性质的鉴别,为早期诊断和分期提供影像学依据,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推广。  相似文献   

12.
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超声声像图特征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84例女性患者(89个肿瘤)术前分别进行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钙化、肿块后回声以及肿块内血流信号情况.结果84例患者手术病理证实乳腺导管癌的7例,早期浸润癌的32例,良性肿瘤45例.灰阶超声、彩色超声多普勒对导管内癌及早期浸润性癌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7%,79.3%和59.9%,65.9%.结论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目前主要依靠灰阶超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超声表现及与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P53表达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乳腺黏液癌患者(44个肿块)的超声特征及与免疫组化指标相关性。结果:单纯型黏液癌多表现为边界清晰(92.3%)的均质低回声(84.6%)肿块,后方回声增强(76.9%);混合型黏液癌多表现为伴有分叶征/毛刺征(74.2%)的等回声(58.1%)肿块,伴后方回声增强(32.3%)。黏液癌肿块超声表现为L/T〈1、边缘规整、内呈低回声者ER、PR阳性率高;肿块分叶征/毛刺征者P53阳性率高于肿块规整者;有淋巴结转移者HER-2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超声表现对其诊断有重要作用,超声表现与免疫组化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钨铑靶X线DR摄影对肿块类乳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经病理证实为非增生性良恶性的肿块1000例患者中220例住院患者的DR和病理结果 ,从而得出钨铑靶DR摄影对乳腺肿块类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220例患者中恶性肿块80例,术前DR诊断符合71例,准确率约为88.7%;良性肿块140例,术前钼靶诊断符合123例,准确率约为87.8%。结论:数字化乳腺钨铑靶摄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对早期的乳腺癌更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3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技术,分为研究组(N=40)和常规组(N=40),其中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定义为常规组,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定义为研究组。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6.00%,常规组诊断准确率为89.33%,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乳腺X线摄影技术,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用于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4月-2019年7月为观察时段,选入此时段内我院接纳的5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结果:乳腺X线摄影诊断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漏诊率、误诊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乳腺癌诊断中给予患者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摄影有较高诊断符合率,不过在隐匿性乳腺癌诊断中依然存在一定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B超表现;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表现;比较B超及X线钡餐造影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优劣势.方法:对36例患儿行超声与X线钡餐检查观察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管长度及幽门管直径.结果:36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结果35例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例幽门水肿伴胃食道返流;36例经X线钡餐造影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结果35例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例为幽门痉挛导致呕吐.结论:B超及X线钡餐造影均为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常用的、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乳腺癌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MS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临床病理证实并行MSCT检查的病例,采用16、64排及GE-宝石MSCT螺旋扫描,对78例临床怀疑乳腺癌患者行MSCT检查并诊断为乳腺癌,行冠状、矢状重建。结果:MSCT扫描可清晰显示乳腺结构。乳腺癌的MS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不规则肿块或结节状影,有分叶、毛刺、沙粒样钙化、腺体结构紊乱、局部皮肤受累或脂肪间隙变形、消失、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结论:MS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更有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建瓯 《影像技术》2012,24(5):26-27,2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乳腺肿块内不同钙化类型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显像特征和内部回声等声像图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肿块病理结果分析.结果:手术后经过病理检查可知,高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达到98%.其中肿块内不同钙化点类型对于鉴别良恶性诊断极为重要.结论:对于乳腺癌高频超声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利用高频超声检测乳腺肿块内不同钙化类型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数字乳腺摄影计算机辅助诊断对乳腺癌的检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乳腺正常者50例,两组均行数字乳腺摄影检查,并以计算机辅助诊断,分析数字乳腺摄影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敏感性。结果:数字乳腺摄影计算机辅助诊断对乳腺癌的检出敏感度88.24%,按BI-BADS分类,乳腺致密者检出敏感度82.22%低于非致密者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假阳性的标记数中位数为1(0,6),50例乳腺正常者为2(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乳腺摄影进行乳腺癌诊断具较高敏感性,乳腺密度对数字乳腺摄影检出乳腺具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