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Co相变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温X射线衍时(XRD)方法研究纯Co相变的动态行为.结果表明:425℃以上它以fcc(β─Co)形式存在,在无应变条件下大部分β─Co可以保持至室温,常温下研磨,则β─Co将转变成hcp结构的α─Co,说明在β─Co向α─Co相变的过程中,应力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龚润生  陈军 《硬质合金》1997,14(1):14-16
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Co及WC-Co硬质合金粘结相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在纯Co和Co粘结相从fcc向hcp结构的转变过程中,机械应变和由多次人热循环效应引起的热应力,应变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但添加稀土元素能够抑制RE-Co和RE-Co粘结相向hcp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3.
球磨能量对Mo-Si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X射线衍射,SEM和TEM研究了Mo-Si(原子比为1:2)混合粉末在不同球磨条件下的机械合金化过程.Mo/Si相变与球磨强度密切相关,高能球磨有利于稳定相α-MoSi_2的形成,而低能球磨有利于亚稳相β-MoSi_2的形成。对不同球磨条件下的相变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拉夫斯相AB2型化合物具有铁磁性质,50年代以来成为人们的重要研究对象。作者研究了C15拉夫斯相RCo2(为稀土元素)化合物氢化所引起的磁性变化。原始晶态化合物C-RCo2在不同条件下氢化可形成晶态氢化物c-RCo2Hx和非晶态氢化物a-RCo2Hx。c-RCo2在氮气保护下的电弧炉中熔炼,合金锭经1073K固溶处理得到单一的拉夫斯相。在300K氢化得到c-RCo2Hx,在300~573K氢化得到a-RCo2Hx。由X射线衍射法确定样品的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4.2~300K范围内的磁性,对…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个Mo-Fe-Ni-Co四元扩散偶试样,测定了Mo-Fe-Ni和Mo-Ni-Co在1200℃时的两个三元系等温截面;并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确定了Mo-Fe-Ni三元系在1200℃时三元合金中三元化合物P相的存在。该系统中存在bcc(Mo)、μ-Fe7Mo6、δ-MoNi、bcc(Fe)、fcc和P六个单相区;在Mo-Ni-Co三元系中存在bcc(Mo)、δ-MoNi、μ-Co7Mo6和fcc四个单相区。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个Mo-Fe-Ni-Co四元扩散偶试样,测定了Mo-Fe-Ni和Mo-Ni-Co在1200℃时的两个三元系等温截面;并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电子探针,确定了Mo-Fe-Ni三元系在1200℃时三元合金中三元化合物P相的存在。该系统中存在bcc(Mo)、μ-Fe7Mo6、δ-MoNi、bcc(Fe)、fcc和P六个单相区;在Mo-Ni-Co三元系中存在bcc(Mo)、δ-MoNi、  相似文献   

7.
StudyonMagneticDomainsinSm-CoBasedAlloyLiuAnsheng,ShaoBeiling,WangXiaohuaandWangJing(刘安生)(邵贝羚)(王晓华)(王敬)(GeneralResearchInstit...  相似文献   

8.
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手段研究了Gd2(Fe0.8Co0.2)17-xGax(0≤X≤8)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实验结果表明Gd2(Fe0.8Co0.2)17-XCaX化合物均为菱方的Th2Zn17型结构,单胞体积V随Ca含量的增加单调上升,居里温度Tc和饱和磁化强度Ms随Ga含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粉末取向样品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Ga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室温易磁化方向由易面转变为易轴,Gd2(Fe.8Co0.2)17-XCaX化合物的3d亚晶格出现室温单轴各向异性可能与Ca原子的择优占位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文辉  朱敏 《金属学报》1999,35(5):541-545
借助X射线衍及透射电镜研究了MnNi5-x(Co,Al,Mn)x/Mg混合粉末在高能 球磨过程中的相变及其结构变化,证实高能球磨过程中MmNi5-x(Co,Al,Mn)x与Mg之间发和了固态反应,并最终形成了纳米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10.
ThermodynamicAssessmentofDy-CoSystemSuXuping;ZhangWeijingandDuZhenmin(苏旭平)(张维敬)(杜振民)(Department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  相似文献   

11.
ThePropertyofAlkylthiophosphoricCobaltandSeparationofCo(Ⅱ)andNi(Ⅱ)LiuXingzhiandXueHong(刘兴芝)(薛红)DepartmentofChemistry,Liaoning...  相似文献   

12.
卢新建 《电焊机》1994,(3):46-47
进口焊枪鹅颈弯头的修复利用广东肇庆南华集团公司(526060)卢新建RepairofImportedWeldingTorchGuangdongNanhuaGroupCo.LuXingjianCO-2气体保护焊以其高效、节能的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  相似文献   

13.
WC—8(Fe/Ni/Co)R硬质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Ni部分取代WC-8Co合金(牌号YG8)中的粘结剂Co,再添加微量稀土R制得WC-8(Fe/Ni/Co)R硬质合金,测试了其物理机械性能,研究了粘结剂各种成份比例及烧结温度对硬质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WC-8(Fe/Ni/Co)R硬质合金的性能可以达到YG8的性能标准。利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对其作了显微结构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WC-8(Fe/Ni/Co)R合金性能的  相似文献   

14.
韶光 《金属功能材料》1995,2(6):249-250
磁体和磁性材料的技术经济分析永磁体大致可分为烧结磁体和粘结磁体,这类材料包括各种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陶瓷,常用的有陶瓷硬磁性铁氧体、稀土合金(Nd-Fe-B和Sin-Co)、Ainico(Fe-Al-Ni-Co)、Cunife(Cu-Ni-Fe)、...  相似文献   

15.
XrayPowderDifractionDataandRietveldRefinementforNdCoGe3YanJialin,QinWen,OuXiangliandZengLingmin(严嘉琳)(覃文)(区向丽)(曾令民)Instituteo...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钒,碳含量高速钢的凝固组织及相组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着色金相法详细研究了Fe-5Cr-5Mo-T2-V-C系合金中V和以C量对凝固过程中结晶相的种类和结晶温度的影响,得到了合金万分与凝固组织的关系,建立了(Fe-5Cr-5Mo-5W-2C)-V和(Fe-5Cr-5Mo-5W-3V)-C的准二元相图,以及(Fe-5Cr-5Mo-5W)-V-C合金的液相面投影图。  相似文献   

17.
吴隽 《贵金属》1998,19(3):10-15
采用高角X射线衍射(HXRD)和TEM研究用离子束溅射(IBSD)技术制备的Co/Pt多层膜的晶体结构和显微组织形貌,结果表明:Co/Pt多层膜的晶体结构与Co、Pt层厚度tCo、tPt密切相关。当tCo<tPt<210时,Co、Pt层为共格fcc结构,随tCo、tPt增加,逐渐向非共格关系转变,同时,Pt、Co层晶格发生了严重畸变。TEM发现Co/Pt多层膜的组织形貌明显受基底影响,与沉积在Si基底表面上的Co/Pt多层膜相比,沉积在NaCl上的Co/Pt多层膜的晶粒出现择优取向且呈条纹状分布,晶粒明显粗化  相似文献   

18.
Coercive Force of γ-Phase in WC-Co Cemented Carbid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erciveForceofγ-PhaseinWC-CoCementedCarbidesLiuShourongandSunJing(刘寿荣)(孙景)(TianjinInstituteofHardAlloys,Tianjin300222,Tianji...  相似文献   

19.
用三维晶体取向分布函数分析法,和透射电镜,高温X射线衍射等手段他冷轧Ti板材α-β-α循环相变时组织与织构取向的形成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1次α-β-α相变后,原冷轧和再结晶织构组分被强烈2抑制,形成了(2110)「0111」等相变织构经多次α-β-α相变后,组织与相变织构基本不变,而且出现部分(2115)冷轧织构组分的复原。  相似文献   

20.
王浩 Wong.  SP 《金属学报》1999,35(6):569-572
基于溅射-气体-聚焦(SGA)形成纳米金属颗粒的原理,提出了蒸发-气体-聚集(EGA)共沉积制备Co-Ag颗粒膜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制备了系列Co-Ag颗粒膜样品,TEM/ED分析表明;制备态样品Co颗粒被Ag原子所包裹,能有效地阻止颗粒的表面氧化与团聚,薄膜无需经过热处理即可形成Co与Ag的相分离,其结构为fcc-Co和fcc-Ag非均匀相多晶共存形态;与Co大块材料相比,薄膜中Co颗粒晶格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