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热力站设计中的关键设备——换热器、循环泵的最佳布置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经济性、合理性。方法:通过简要分析换热器、循环泵的两种布置形式,从运行原理、优缺点及合理性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列出各种布置的优缺点。结果: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得出适应不同供暖方式的布置方法。结论:热力站中换热器、循环泵的布置形式是影响热力站所供热用户系统运行安全及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进行换热器、循环泵的布置将是热力站设计的关键之一,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较为合理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喷射泵在北方地区供热工程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供热系统站与站、楼栋与楼栋以及楼内热用户之间的水力、热力失调难题,是造成供热行业采暖能耗居高不下的关键问题。加大二次网循环水流量的常规解决方案不仅调节效果有限,并且极大增加了循环泵运行电耗。针对现有供热管网存在的问题,结合对传统供热系统的水力特性分析,本文提出了喷射泵供热系统。工程案例表明:喷射泵供热系统在显著改善用户供暖品质的同时,平均节电率高达32.7%,节热率可达12.53%,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3.
从建筑物、循环泵、供热调节、管理机制等方面,论述了热力站在节能降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途径,指出热力站节能降耗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满足用户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热力站优化节能途径及智能化无人值守热力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力站循环泵采用变频技术、大温差小流量运行、热网监控系统、优质配件等方面探讨了热力站优化节能途径,分析了智能化无人值守热力站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热力系统中热力站的数量多,其规模和类型也不同,热力站的调节与控制状况对供热系统的能耗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热力站的调节与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意义。本文对城市供热系统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了不同类型热力站的特点。提出了确定热力站热负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探讨了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给出了采用温度控制法时,二次侧系统供水温度随室外温度的调节公式;给出了采用热量控制法时,供热量随室外温度变化的调节公式。将温度控制法和热量控制法应用于实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根据不同的热力站类型,提出了满足实际供热系统运行要求的调节控制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用户热力站和一站一户式热力站,可以执行热力站一次侧调节,即:以室外温度作为干扰量,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通过改变一次侧水流量,进而达到运行调节的目的;对于热力站站内各分支可以进行人工流量均衡调节。对于不同类型用户热力站,可以执行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即:根据热力站二次侧各分支的不同用热特点分别进行运行调节,以达到比较好的控制效果。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的被控参数可以采用二次侧供水温度,也可以采用二次侧供热量。  相似文献   

6.
于洋 《区域供热》2011,(3):16-23
集中供热系统中热力站和供热管网是连接热源与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它们起到了热量的转换、调节、分配、计量、检测的作用。本文从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挖掘节电潜力,从热力站和供热管网设计、管理方面对能源浪费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节电措施,以引起设计者和运行管理者的重视,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
以某热力站及热力二次网节能改造工程为背景,以解决用户冷热不均和降低能耗为目的,主要采取更换高效循环泵和二网平衡节能措施,不仅解决了用户冷热不均的问题,而且有效的降低了能耗。节能改造后节电率57. 23%,节热率12. 57%,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汽-水热力站中疏水系统、循环泵、汽-水换热器的设计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汽-水热力站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一、二次供水温度自动化控制、循环泵的变频控制及具体实施方案。该系统将提高热力站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系统调控能力,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从而使热力站能够更加稳定、高效、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
申政 《暖通空调》2022,(S2):175-178
以某热力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热力站分别使用传统的循环泵和高效节能循环机组的节能效果。高效节能循环机组在设计上采用了大、中、小循环泵组合并联运行,运行期间可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整泵组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高效区匹配,分析可知,高效节能循环机组较传统循环泵机组有明显的节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2)
传统的供热系统热源泵必须按满足最不利用户的资用压头设计,靠阀门调节各热力站的水力平衡,阀门的截流损失浪费了大量电能,各热力站水力工况相互耦合,水力平衡调节难度很大。而分布式变频二级泵技术的供热系统,实质性地把传统的供热系统改变成了一种柔性的供热系统。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外围物业管理公司庆新区域供热系统改造方案,验证了分布式变频二级泵技术的节电效果,系统改造后总功率降低45.88%,年节约电能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多系统热力站、一次网同时配置分布式变频泵和电动调节阀的控制是供热系统热力平衡调节的难点。本文介绍分析了某热力公司在多系统热力站配置了分布式变频泵,保证各热力站整体供热效果,利用电动调节阀对热力站各分系统一次网进行局部均匀调节,保证各系统供热效果,解决了严寒期末端热力站资用压头不足和热力站各分系统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控制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太原市热力公司三个距离热源不同的热力站在热力系统中的温度和热瞬态分布进行了分析,用数值方法对热力站管道温度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热力站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与热力站的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为热力网调节及经济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热力站节能降耗必要性,从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水箱三方面,对热力站主要设备节能降耗改造措施进行了效果分析,提出了节能降耗的注意事项,达到了热力站优质经济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供热企业节能降耗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在供热运行中采用热网监控系统、无人值守热力站、全网平衡软件、变频循环泵等技术,提高了供热质量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由使用性质及变化规律都不同的供暖热负荷和非供暖热负荷组成。与单一热负荷的供热系统相比其运行调节就相对地复杂。如果以供暖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以冬季室外温度t_w为调节的基本变量,在热源进行集中调节,由于非供暖热负荷的存在难以保证全系统不出现水力工况与热力工况的失调现象。实践证明热源的集中调节与热力站的分散调节同时进行的质量综合调节是理想的运行调节方式。因此热力站的调节在全系统的运行调节  相似文献   

17.
对间接连接热力站二级侧循环泵、补水泵电控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地热水直接供热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北饶阳地热水直接供热工程为例,对地热水直接供热系统方案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性比较.采用分散式热力站配合设置分支路循环泵的热网经济性较优.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未进行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的管网会出现近端用户室温过高、末端用户室温不达标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运营管理人员通常采取提高热力站供热量的方式来满足管网末端用户的用热需求,但这样会导致热力站运行能耗偏高,造成热量浪费。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某热力站二级网采用流量系数法,根据建筑形式、供暖末端类型、供热面积设定目标流量,对不同支路的流量进行调节,通过平均失调度、水力离散度、室温数据三个指标进行分析、调节,直至平均失调度、水力离散度、室温数据达到合理区间。通过分析调节前后运行数据得知,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二级网的平均失调度、水力离散度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热力站运行的热单耗、电单耗。本调节方法可有效缓解热力站二级网水力平衡失调,提高热力站供热品质,对于热力站的二级网水力平衡调节及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保青 《山西建筑》2003,29(7):132-133
分析比较了热力站的能量调节方式 ,介绍了热力站能量调节被控参数与调节操作量的选择方法 ,提出了其能量调节的使用条件 ,并就供回水平均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