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阐述基于ArcEngine的淮河流域水资源论证信查询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结构及数据库设计。采用ArcEngine组件与VB可视化程序语言进行系统开发,实现淮河流域空间与属性信息的图表化显示、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输出等功能,实现水资源公报、水资源论证数据与专题化地图的一体化管理,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及水资源行政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已建水利工程众多,淮委和流域四省积累了大量工程勘测资料,按现行规范标准运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建设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可大大提高勘测资料的利用效率,为实现淮河流域生态治理,保证防洪安全提供快捷实用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二次开发,通过对项目数据资料整理分析,设计建立系统内部数据库,结合控件以及组件开发技术建立淮河流域地质调查信息管理系统(HHEGData系统)。创建的HHEGData系统内部数据库HWData将项目调查、测试、收集的所有数据、图件以及文档规范整理录入,系统设计了两个主功能模块——属性数据库管理模块和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块,根据项目资料类型进行更规范更便捷的检索,实现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双可视、多样查询,为提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
《治淮》2020,(9)
正一、项目概况淮河流域防洪工程数据库是淮委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中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国家防洪工程数据库的重要单元。它按照国家防洪工程数据库统一标准进行建设,形成规范、完整的淮河流域防洪工程数据库,为淮委各类应用系统提供防洪工程基础信息,以满足流域防汛抗旱中信息查询、会商研判和调度决策的需要,进而提升流域防汛抗旱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凤生  彭顺风  马泽生 《治淮》2012,(12):61-62
一、前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中普查目标与任务明确指出,需要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作为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流域基础水信息平台建设是一项必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该平台建设,建立淮河流域基础水信息数据库,实现普查数据综合管理和查询统计分析功能,构建初步应用支撑平台,提高数据管理、服务和共享的能力,推动普查数据成果在淮河流域综合管理业务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芳 《山东水利》2013,(12):72-73,78
探讨了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内涵,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数理模型.发现影响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关键因子,并提出了基于关键因子的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基本思路与对策设想,为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洪涝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NOAA卫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基于空间数据库建立淮河流域洪涝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的设计思想,目标和主要技术特点,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和信息资料的全面分析 ,阐述了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对水资源质量状况、水环境变化趋势进行高水平管理的战略方向 ,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规划、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现状,阐述了对其进行水量分配方案研究的意义。以水权平等、用水效益一致、粮食安全等为指导原则,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一类Fuzzy判断矩阵的目标规划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多因素水量分配模型,最终确定出淮河流域研究区内较合理的水量分配方案,为淮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淮河流域防洪保护区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糙率分布。采用水动力学方法,以防洪保护区现有经验糙率取值和行蓄洪区验证糙率值为基础,搭建茨南淝右片水动力学MIKE模型,分析研究防洪保护区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糙率取值,包括村庄、树丛、旱田、水田、道路及河道等。提出了适用于安徽省淮河流域防洪保护区不同下垫面糙率的取值,进行淮河流域保护区的洪水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流域的地表水资源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讨论了数字流域的概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了数字淮河流域。根据其中的史灌河流域下垫面数据以及水文气象等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SWAT模型软件包AVSWAT,构建了逐日的史灌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评估模型。以2003年淮河水利委员会基于逐项还原法计算的史灌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系列为"真值",对该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成功地模拟了该流域的地表水资源系列,可以应用于流域水资源系列的模拟计算。该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表明了数字流域是现代化流域管理的有效手段,展示了数字流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GeoDatabase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空间数据库模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引入GeoDatabase模型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分别给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中特征数据集、栅格数据集和TIN数据集的组织方式,讨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方法,最后进行了模型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北京市水务局“数字水务”的建设现状和“智慧水务”的发展目标,提出水务数据资源建设方法,即在现有综合数据库和水务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整合、开放、高效的水务数据资源体系。通过研究发现,在水务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引入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方法,将数据对象的属性值与数据对象间关系统一于数据对象的抽象概念内,可以使水务基础、空间、业务数据及各种数据间的多维度复杂关系整合为直观有序的有机整体,以便于数据的管理、共享与业务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估工作,建立完善长江流域片水生态监测体系,依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水生态监测的总体要求,结合流域水生态监测工作现状,从监测任务、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案、组织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水生态信息库构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观测网络建设、水生态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制定及定期发布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公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流域尺度水环境综合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是水环境精准化管理的前提。以清潩河流域(许昌段)水环境多目标多部门综合管理数据库构建为例,针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管理目标,利用相关多部门基础数据,对流域尺度多目标多部门水环境数据建库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多源海量异构的多部门数据整合技术(数据库规范设计、要素编码设计、图层及属性表设计、多目标数据库索引设计)、多部门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无缝拼接技术及一键入库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数据整合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海量异构数据集成化管理;(2)使用无缝拼接技术能够解决网内信息共享及数据冗余问题,实现多部门水环境信息联动共享;(3)设计一键入库技术可大大提高数据入库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构建流域水环境多目标多部门综合管理数据库,可实现流域水环境管理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许昌市水环境综合决策平台的搭建提供数据支撑。通过3个水环境管理综合决策应用系统实例,验证了数据库的实用性,可满足多目标管理、多部门信息共享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初步探讨了引大济湟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体制。扼要地分析和总结了建设与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制定建设和管理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了"准市场化"的管理方式的构想,包括政府宏观调控、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层次化管理与合同化管理相结合等。按照建设与管理既要分开又要结合的要求提出了管理机构的设置,并论述了各部分机构的作用。根据工程特点和受水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价模式和供水、发电等多种经营的业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排水管网属性数据转换的效率、保证数据转换的质量,提出了应用Ture Table软件进行管网数据转换的方法。利用Ture Table软件将管网纵断面图的属性数据由CAD批量输出到Excel,再在Excel中转置后批量输入到GIS数据库,从而实现快速有效的管网属性数据转换。该方法在宁波市鄞州区智能排水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建设中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数据转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A new method of participatory decision support that can be used in transboundary basins is presented. The framework of this method relies first on the creation of a transbounda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 to store hydrologic data and allow easy access to data from stakeholders. A participatory hydro-politic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help set up hydrologic models and evaluate joint water management scenario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untries of the Jordan River could benefit from the framework and in the case of southern Lebanon, six climate stations should be replaced or reactivated. Finally, the mechanism of a Lebanese Hydrologic Information System is presented and shows that an observation data model will facilitate science and policy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中存在的地域特点突出、管理需求多样和实施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以合理评价和科学指导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管理为目标,开展了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相关研究。在分析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展评价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评价指标并形成可选性指标库,研究了各指标的内在涵义和特点,确定了指标选用的原则和方法,将指标分为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提出了开展具体评价时指标选用的技术流程。从多种类型综合评价方法中选择了ANP-FCE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选择滦河流域的引滦水量分配方案作为典型实例,对指标库进行了适配甄选,开展了典型方案实施情况评价,结果显示为良趋于优,表明总体执行情况较好,并结合评价结果为水资源管理部门下一步更好地改进调度方式和组织方案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指标库中各指标在实际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涵盖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的核心要素,提出的评价方法科学适用,评价结果符合流域实际。研究成果对管理部门更好地改进水量分配方案的组织实施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