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惠敏 《信息技术》2007,31(9):147-149
对目前AdHoc无线移动网络中存在的路由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多路径路由的要求出发,讨论把动态源路由协议DSR改造成多源路径协议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文中所提出的多径源路由协议为无线网络的路由协议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动态源路由协议是无线自组织网络众多路由协议中被广泛关注的一种按需路由协议,目前,关于该协议的优化措施有很多。本文先分析了动态源路由协议的一种优化机制——路由自动缩短,该机制能动态缩短处于工作状态路由的跳数,但不保证缩短路由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自适应路由自动缩短机制,新机制既可缩短路由.又能保证缩短路由质量.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路由缩短机制的各项性能优于原路由缩短机制。  相似文献   

3.
分析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特点,提出路由协议设计时所需具备的相关要求。根据当前路由协议发展及研究现状,从路由策略角度分四大类对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进行详细阐述。结合传统单路径路由协议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不足,阐述多路径路由协议工作原理、分类及优势,提出未来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将向多路径路由协议发展。详细分析并对比当前常见几个多路径路由协议,指出还需对多路径路由协议进行有效研究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而拓展并提升移动自组网在社会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适用于非对称链路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对称链路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该协议是一种基于路由池的反应式路由协议,当源节点与目标节点有数据交换时,通过路由发现过程分别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构建数据路由池和应答路由池,数据的发送和应答路径随机地从相应路由池中选取,并在数据的交换的过程中动态地更新和维护路由池。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适用于普遍存在非对称链路的无线移动Ad Hoc网络。  相似文献   

5.
王兴伟  高楠  王琦  黄敏 《通信学报》2006,27(Z1):15-19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v6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组播路由机制.基于启发式单播路由协议,修改了PIM-SSM协议与MLD协议,实现了IPv6下启发式源特定组播.为提供QoS控制,扩展了RSVP协议,设计了分层组播流量控制机制,基于博弈分析确定为用户预留的带宽量,优化网络提供方与用户方效用.开发了该机制的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提供IPv6下的QoS控制组播路由.  相似文献   

6.
基于DSR的路由协议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简丽  许洪光 《通信技术》2009,42(1):137-139
动态源路由协议(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DSR)是一种比较典型的Ad—Hoc网络路由协议。文中对目前基于DSR的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它们进行了归纳分类,并总结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应用场合,希望在此基础上能促进将来设计出更加完善高效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是对Ad Hoc网络中按需路由协议DSR进行改进以提高网络的数据通信的实时性.通过对DSR协议中的路由维护和路由表存储机制进行改进来完成降低网络时延的目的,并在OPNET上进行仿真实验.分别比较了普通DSR协议,带多条备用路由的DSR协议和本文提出改进型路由维护的DSR协议进行仿真,比较三种协议下网络平均传输时廷.仿真实验证明,改进的路由协议对降低网络平均时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自组网中利用地理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并将这些协议分为两类:位置辅助路由协议和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介绍了这两类协议的典型协议,并详细分析了各个协议的优缺点,提出了利用地理位置信息路由协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志远 《通信技术》2008,41(6):11-13
DSR路由协议中很多相邻节点的"路由应答"无法到达源节点,因此向这些节点广播"路由请求"产生了不必要的耗费.如果选择相对于源节点移动性较弱的相邻节点进行"路由请求",则可比较稳定地获得"路由应答".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DSR(M-DSR)路由协议在路由发现时间、路由长度、路由错误、传播路由请求、路由应答等方面的性能较DSR路由协议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主要比较了两种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动态源路由协议和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这两种协议虽然有一些共性,不过它们协议本身的特点导致在不同的网络负荷、节点移动性等条件下有明显的性能差异。这些性能差异通过实验结果得到进一步分析,并对如何改进两种协议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