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讨论了配电网中性点各种主要接地方式如: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经老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接地方式的各种优缺点。着重分析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并以ZXB系列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为例简要介绍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35kV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不适用传统的接地选线方法。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运行方式不仅对瞬时性接地和永久性接地有灭弧功能,而且能够准确选出故障线路,是中压配电网一种比较理想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配电网中主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和经小电阻这2种接地方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增加了微机控制的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即为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亦称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后,在单相接地时配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能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补偿,从而使接地点故障电流大大减小,并且也解决了电抗接地时可能带来的谐振问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了明显提高。 下面就这2种接地方式对系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1 对供电可靠率的影响 (1) 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时快速而有效地响应可以使瞬间性接地故障自动消除,从而减少了跳闸次数,提高了供电可靠…  相似文献   

4.
江苏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苏省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的特点,并针对配网建设与改造中的不同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分析其运行原理和选线电阻选择的依据,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能较好地避开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适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杂的配电网。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10 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配电网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接地、经低电阻接地这3种常用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贵州省10kV城市配电网的特点,并对贵州省中心城市主要变电站电容电流进行测试,提出了贵州省10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宜采取经自动跟踪消弧装置接地的方式,指出了应用经自动跟踪消弧装置接地方式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贵州省采用上述接地方式可大大提高当地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在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配电网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小电流接地各种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了比较。针对35kV,10kV不接地系统易出现弧光接地过电压以及老式消弧线圈的固定分级调档满足不了系统频繁变化时随时调谐需要的缺点,提出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的方法,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经验,阐述了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优越性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又能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时,如运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或增量比较法,可对过渡电阻为3000Ω及以下的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实现准确选线.  相似文献   

9.
兰宇 《上海电力》2010,23(2):151-154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等。近年来,随着城区配电网中电缆线路比例不断上升的实际情况,使得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大幅度增加,弧光接地和谐振接地过电压引起的事故还时有发生。文章将根据目前株洲城区10kV配网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从分析传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弊病出发,通过比较中性点自动跟踪补偿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及经ZnO非线性电阻接地等接地方式的不同特点,探讨更适合株洲这样的城区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接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韩静  徐丽杰 《高电压技术》2005,31(1):38-39,52
从配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以及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综合说明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可充分发挥消弧线圈和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建议在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弧光接地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弧光接地一直是威胁电力电网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保护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缺陷,介绍一种新的保护方法,即消弧与过电压组合保护方案,论述其原理及特点,其目的在于找到一种适合我国电力电网运行方式的最佳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伟强 《湖北电力》2007,31(5):16-18
针对配电网系统的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分析的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零序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零序电压和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变化,进行各线路故障概率计算,在最大故障概率条件下进行故障定位。算法简洁有效,现场实测数据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低压配电网中中性点人为接地、故障接地的电气特征,揭示了低压配电网中普遍存在同异同接地现象,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浪费。指出采用拆除中性点接地、有效不间断监控和及时排除接地故障等措施,使电网与地绝缘,可防止电能流失。  相似文献   

14.
对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加以比较分析,并分别以具有代表性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2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得出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有利于限制故障情况下过电压、易于检测故障点、对通讯干扰较大;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电流小、减缓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电磁兼容性好、不利于查找故障线路等优缺点。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汲亚飞  侯义明 《供用电》2008,25(5):9-12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重要的技术问题.在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这三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网络结构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案.对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安全性、供电连续性,以及对配电网的设备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20 kV改造中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和相关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0 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参数特点及其短路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平 《广东电力》1999,12(6):10-13
介绍了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特点,采用对称分量法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序网分析,在给定的初始参数条件下,提出了小电阻接地系统参数的一些特点,并作了分析计算,得出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线电压仍维持平衡的结论。最后对有关接地设备的选择给出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光伏电站并网使110 kV系统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光伏电站等效阻抗随运行方式的不同而改变,线路原有的距离保护受到影响。根据光伏电站的运行特性,推导了距离保护测量阻抗与光伏电站等效阻抗的关系,并对保护测量阻抗受到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运行方式下计算得到的光伏电站等效阻抗,提出了基于修正测量阻抗的自适应接地距离保护方案,使保护能够适应光伏电站运行方式的多样性,并且无需改变保护的整定值。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某地区光伏电站接入110 kV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并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刘映彤  黄纯  袁静泊  闫森 《中国电力》2022,55(10):62-70
针对配电网两点同相接地故障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依据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暂态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谐振接地系统两点同相接地故障的选线新方法。首先,建立并简化两点接地故障等效零序网络,推导各线路零序电流暂态量和母线零序电压暂态量的关系式,分析得到两点同相故障的暂态特征。其次,通过函数拟合得到各线路的零序对地分布电容和故障过渡电阻,利用故障线路过渡电阻远小于健全线路的特征,并结合线路始端零序电流暂态量与纯容性电流暂态量的差值大小,形成选线判据。最后,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两点同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同时选出2条故障线路,且适用于高阻故障。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配电网中性点典型接地方式和复合接地消弧方式的接线形式。围绕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在广泛调研和梳理10 kV配电网典型网络结构及接入设备基础上,遵循现有电力设计标准规范,建立了反映配电网工程实际的精准仿真模型。分别阐述了转移接地方式和智能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仿真分析了其故障处理过程,并提出一种利用本线路故障接地和操作接地的暂态信号首半波接地故障进行选线的方法,同时分析了过渡电阻对智能多模接地方式下零序电流保护的影响,为复合接地消弧方式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