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不同方法(化学合成法、共沉淀法、振荡法)制备了锌酸钙[Ca(OH)2·2Zn(OH)·2H2O]。用XRD、SEM和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法方法所制得的锌酸钙的结构、形貌和组成极其相似。但用振荡法制得的锌酸钙,比化学合成法或共沉淀法制得的锌酸钙具有更小的晶粒。  相似文献   

2.
锌镍电池负极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唐有根  唐赞谦  桑商斌 《电源技术》2004,28(11):691-692,699
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化学组成为Ca(OH)2·2Zn(OH)2·2H2O的锌酸钙,并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证实。用机械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锌和氢氧化钡的混合物,并将锌酸钙和锌钡混合物作为锌负极活性物质,组装成模拟锌镍电池,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负极活性物质放电产物的物质形态变化和放电产物中各物相量的变化趋势。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锌负极活性物质为锌酸钙时,锌负极放电产物氧化锌部分地与氢氧化钙复合成锌酸钙。锌负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锌和氢氧化钡混合物时,氢氧化钡与溶于电解液中的二氧化碳复合成碳酸钡,氧化锌不能与氢氧化钡复合,很快溶于碱性电解液中。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化学组成为Ca(OH)2·2Zn(OH)2·2H2O的锌酸钙,并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证实。用机械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锌和氢氧化钡的混合物,并将锌酸钙和锌钡混合物作为锌负极活性物质,组装成模拟锌镍电池,采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负极活性物质放电产物的物质形态变化和放电产物中各物相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锌负极活性物质为锌酸钙时,锌负极放电产物氧化锌部分地与氢氧化钙复合成锌酸钙。锌负极活性物质为氧化锌和氢氧化钡混合物时,氢氧化钡与溶于电解液中的二氧化碳复合成碳酸钡,氧化锌不能与氢氧化钡复合,很快溶于碱性电解液中。  相似文献   

4.
锌镍电池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综述了锌镍电池近期的发展 ,主要研究包括锌电极、镍电极、电解液、隔膜及相关技术。锌电极 :添加Ca (OH) 2 和金属氧化物 (PbO、Bi2 O3 、CdO、Ga2 O3 和Tl2 O3 ) ;渗入Pb2 + 或Ta、Cd。镍电极 :含有Ni(OH) 2 、Ca(OH) 2 和Zn(OH2 ) ;由球状氢氧化镍与粉状氢氧化镍混合而成 ;Ni(OH) 2 颗粒含有Zn ,并用Cd覆盖在镀镍纤维基底上填充活性物质。电解液 :添加硼酸盐、磷酸盐 ;加入Li+ 和SiO2 -2 。隔膜 :无纺尼龙布 ,无纺聚乙烯纤维膜 ,无纺尼龙布和微孔聚丙烯。相关技术 :增添催化复合装置 ;采用碱性固态电解质。近年来 ,锌镍电池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并进入了生产和实用阶段。这种电池可望用于手提式仪器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源  相似文献   

5.
锌酸钙的共沉淀制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绍山  李升宪 《电池》2004,34(2):114-115
以不同原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锌酸钙.XRD分析显示:合成的锌酸钙与标准样品的结构一致,化学组成为Ca[Zn(OH)3]2·2H2O.对电池进行100周充放电后,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并未发生变化,但晶体尺寸变大.实验表明以硝酸锌和硝酸钙为原料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小的粒径而显示出较好的充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负极活性物质锌酸钙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振荡法制备了Zn-Ni二次电池负极活性物质锌酸钙[Ca(OH)2·2Zn(OH)2·2H2O],并研究了电化学性能.模拟电池可循环950次,循环500次后容量比第5次循环仅减少25%;Ca(OH)2·2Zn(OH)2·2H2O在循环后期分解出ZnO.以Ca(OH)2·2Zn(OH)2·2H2O为负极活性物质的Zn-Ni二次电池循环寿命长,可逆性较好,电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曾冬青  杨占红  倪霞  申松胜 《电池》2011,41(3):145-147
考察了Ba(OH)2、ZnO作为镍电极添加剂对密封圆柱形锌镍电池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和自放电性能的影响.加入2%Ba(OH)2的锌镍电池经92次循环,容量保持为初始容量的83.1%,在高温(50℃)下贮存7d后,放电容量为设计容量的69.4%.ZnO的应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Bi_2O_3的锌酸钙粉末。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共沉淀的Bi没有进入锌酸钙的晶格而是以Bi_2O_3的形式析出并部分沉积在锌酸钙表面。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Bi_2O_3在首次充电时能够转化为金属Bi并稳定存在于锌酸钙电极中。与未掺杂电极相比,掺杂10%(质量分数)Bi_2O_3后,锌酸钙电极的0.2 C比容量由391m Ah/g提高至433 m Ah/g,1 C比容量由372 m Ah/g提高至389 m Ah/g,3 C比容量由312 m Ah/g提高至330 m Ah/g,1 C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由61%提高到92%。  相似文献   

9.
针对锌镍电池容量下降快、循环寿命短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试验。探索了作为负极主要活性物质之一锌酸钙的几种不同制造工艺;并对不同工艺制造出的锌酸钙、锌酸钙不同的添加量对锌镍电池寿命的影响进行了循环伏安曲线测试和参数选择试验;同时还开展了几种不同隔膜对锌镍电池性能影响的对比试验;测试了试验电池的温度特性、功率特性、寿命等性能。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锌酸钙的制备工艺、添加量、合适的隔膜以及适用于锌镍电池的镍电极材料、工艺,设计、开发出了比能量为80Wh/kg、循环寿命大于300周期的锌镍电池组。  相似文献   

10.
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正极锌镍电池充放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共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喷涂技术制备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测试,并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制备锌镍实验电池,考察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果表明,合成样品晶型结构为单-α相,颗粒形貌呈不规则角块状,比表面积达到14.1m2/g,平均粒径为18.8μm.球形β-Ni(OH)2正极锌镍电池相比,实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放电容量和电压平台均有明显提高,1 C倍率充放电120次循环平均比容量达到287.4mAh/g,放电中值电压达到1.688 V.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电容器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元器件,它比传统电容器具有更高比电容量和比能量,比电池具有更高的比功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详细介绍了电化学电容器的分类及设计过程,讨论了电化学电容器设计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结构单元的设计,电极的设计和制备,电极厚度和材料性能,等效串联电阻,电解质,隔膜,电压平衡,装配和封装。  相似文献   

12.
13.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张娜  张宝宏 《电池》2003,33(5):330-332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能量储存装置。根据储能原理有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器两种类型。介绍了其原理、应用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以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以及混合类型电容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浩杰  尹鸽平  胡树清  呙成 《电源技术》2004,28(12):740-742,754
乙醇-水溶液二元体系电化学浸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探讨乙醇的加入对电化学浸渍的影响,以水溶液电化学浸渍条件为基础,研究了乙醇的加入对混合溶液中pH值和氢氧化镍沉积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浸渍液中的乙醇通过促进Ni2 的水解,使浸渍液的pH值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同时乙醇的存在减小了氢氧化镍的溶度积,加快了阴极的沉积反应速度。以此为基础得到了乙醇-水溶液二元体系电化学浸渍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5.
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志宏  赵海雷  李玥  王治峰  仇卫华 《电池》2006,36(6):469-471
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它同时具备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特性,即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良好的快速充放电能力和循环性能。综述了非对称型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特殊的结构使得它们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力学等性能。对这些材料的制备、特殊性能的探索和应用领域的开发的研究已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主要从电化学的角度探索碳纳米管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固体大容量电化学电容器的性能特点及制备方法.该电容为全固态,电荷呈体分布,电容量与指示电极材料的量(质量或体积)成正比关系,单位体积容量大(10F/cm~3,指示电极),在恒流充放电时电压与时间成很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制造定时器及库仑计等.  相似文献   

18.
Georgia Pacific Corporation's Bellingham, WA, chloralkali plant installed two microcomputer-based control systems last year. Both applications featured the use of IBM or compatibl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both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he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22-year-old plant. The automatic demand control system improved the plant's load factor from 95 to 99.9%. The automatic cell voltage and curr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plant's 32 DeNora mercury cells reduced the k factor by 21%. Several unanticipated benefits also resulted from the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锡镍合金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作为锂离子电池用非碳类负极材料,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备受关注.合金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是一个致命缺点.从抑制体积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Buffer Matrix"的概念,将活性相植入到非活性相载体中.镍作为非活性相,锡作为活性相,用不同的方法制备了非晶态锡镍合金和晶态锡镍合金(Ni3Sn),研究了其形貌特征、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的Ni3Sn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较高的比容量(300mAh/g)和优良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柠檬酸钠为络合剂、NaBH4为还原剂,将Co(Ⅱ)和Sb(Ⅲ)盐在水溶液中共还原后再经过190℃热处理制得CoSb合金.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合金六方晶系,颗粒大小在100~200 nm之间.对比考察了该合金在0~1.5 Ⅴ之间分别以0.2 mA/cm2和0.4 mA/cm2的电流密度恒流充放电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合金在0.2 mA/cm2进行恒流充放电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20次循环后的稳定比容量为268 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