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德传统木构民居将木材与匠人的高超营造技艺完美结合,文章从中德两国历史文化、建筑结构、室内装饰以及色彩表达等多角度分析两国在传统木构民居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异同,希望能够为中国传统木构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象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表现于中华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信仰、文学与艺术等各个方面。建筑艺术上也是如此,中国的传统建筑从立意构思到平面规划、建筑造型、装饰装修,处处都闪烁着象征主义的神奇光彩,洋溢着象征主义的浓郁的情趣。笔者通过选取中国民居中代表北方民居的平遥民居和代表南方民居的徽州民居,就它们所表达的象征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并蒂奇葩--梅县与大埔客家传统民居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我国古村落较为集中、富有特色也颇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省份之一,其中粤东北的梅州市是客家文化最大的发展中心,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是其古村落最重要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传统民居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相关因素,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在保存、发展中的精华,以促使人们关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存在,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民居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缓慢的社会环境中,是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缓步向前发展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是组成自然条件的三个主要要素,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塑造了传统民居形式的多样性,传统民居形式的多样性最终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一、汉人入闽与闽方言的形成 在《地域文化与福建传统民居分类法》一文,提出了从民系——语言——民居类型的演变模式。也就是说,民系的划分是以语言来确定的,而语言又是区分民居类型的依据。福建省的行政区域与闽海系的区域分布基本一致,仅闽西、闽西南为客家系,浦城县的中、北部属越海系。根据北方汉人迁移时间、地点、地域分布的不同,闽海人可分为闽南支系、莆仙支系、闽东支系、闽北支系和闽中支系。对应语言为闽语的五大方言片。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传统民居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民居环境特点的研究,从中挖掘其所传达体现的美学价值和宝贵资源,着重探索传统民居的环境塑造在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空间布局等方面的优秀思想,从本质上继承传统民居的艺术精神。以求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从五十年代已开始进行,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术研究则可以说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在这期间,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相继成立。通过近二十年来中国传统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与台湾两地的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及其学术交流活动,指出不同文化类型及其对应的文庙、寺院、妈祖庙、关帝庙、民居、宗祠、会馆等建筑模式,提出闽台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共同在一个面向海洋的环境里,不断地融合、撞击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是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福建传统民居在选址、规划、布局和建造使用过程等多方面所体现的与自然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加以分析,借鉴国外一些著名建筑的节能设计方法,指出将传统民居成熟且成功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手法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能够创造出具有适应地域气候特点的节能建筑。 相似文献
14.
15.
16.
Joris Hoekstra 《Housing Studies》2005,20(3):475-495
This exploratory paper tests whether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e of a particular society (represented by its welfare state regi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single-family dwellings and the apartments within this society. In order to grasp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societies, the study uses the welfare state typology of Esping-Andersen (with the addition of a Mediterranean welfare state regime). In this (adapted) typology, four different welfare state regime types are distinguished: a social-democratic welfare state regime, a corporatist welfare state regime, a liberal welfare state regime and a Mediterranean welfare state regime. Different statistical technique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fare state regime type and dwelling type. First, a number of bivariate tables are presented that indicate how the incidence, tenure category, quality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single-family dwellings compared to apartments differ between welfare state regimes. Subsequently, there is an analysis of the bivariat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aspects.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typology of Esping-Andersen really is a useful classification system with regar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reciation of single-family dwellings as against apartments, a cluster analysis is conducted. The clusters that result from this analysis are interpre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typology of the four welfare state regim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se statistical analyses,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nd some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7.
营造术语指在从事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营造活动时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和做法的名称,是表示概念的专门用语。现代以来,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系统研究,其中关于北方官式建筑营造术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在福建闽南地区,目前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装饰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有关营造术语的研究成果则较为零散,也没有对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的回溯和总结。本文通过梳理闽南地方史志所记录的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和现代学者的术语研究成果,以时间为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闽南地区营造术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地考察和对老城区居民的访谈调查,并结合实地测绘和拍摄的资料,从建筑学的角度,在平面、立面、结构、装饰与构造上分析总结出昆明老城区传统民居的特点,以及形成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婷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7,29(3):22-26
防灾是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以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为例,客家先人为躲避战争灾害而进行迁徙,由此导致的对故土建筑的“移植”决定了梅州地区客家民居的早期建筑形式;在客家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对自然灾害认知和防御的结果导致建筑平面和体型的演变;成熟阶段的传统民居因为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