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通沟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秦祁昆中央造山系阿尔金构造带(Ⅱ)和柴达木-西秦岭微地块,柴达木地块与阿尔金构造带交界处,广泛分布了元古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中深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侵入岩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二长花岗岩。分析了分布较广的闪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67.5±5.2 Ma,属晚泥盆-早石炭世;锆石中Th/U比值在0.28~0.94之间,平均0.58,具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岩体类型属钾质钙碱系列,具较强的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岩体侵位与海西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作用诱发的阿尔金走滑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欣欣  郑荣才  闫国强  黄勇 《金属矿山》2014,32(10):126-129
通过对西藏山南努日铜钼钨多金属矿床详细的野外勘察、岩芯观察,划分出矿化期次后,将代表早期成矿事件的产于石英闪长岩和变质粉砂岩中的石英、黄铜矿脉中的黄铜矿挑出,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2件黄铜矿样品进行了成矿时代的测定,获得了黄铜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24.94±0.35 Ma和23.53±0.37Ma,平均为24.24±0.36 Ma。结果表明,矿床的成矿时代至少为24.24±0.36 Ma,代表了印亚陆陆碰撞的晚期地壳伸展阶段的成矿作用,该年龄早于其辉钼矿形成时代(23.62±0.97 Ma)。黄铜矿年龄的首次厘定,不仅丰富了该矿床的成矿时代,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矿化组合,这对于在泽当矿田范围内寻找新的成矿事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1:5万矿产调查工作,研究分析认为金安岭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成矿围岩为太古代元坊岩组变质岩,成矿源岩为浅成一超浅成花岗斑岩体.环绕斑岩体周围分布有数十个规模较大的矿体.矿体形态复杂,大多产于岩体内和围岩的接触带.岩体和围岩蚀变强烈,大体可划分3~4个蚀变带,明显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矿体矿化良好且规模大延伸稳定,品位相对富集,愈向深部愈趋良好,是大型矿床的有望地区.建议进一步详细工作,必将会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牛鼻子梁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南侧,是柴周缘地区新发现的造山带背景重要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之一.矿区出露3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其中二辉橄榄岩为主要含矿岩石.选取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的含矿二辉橄榄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方法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成岩年代学...  相似文献   

5.
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分析角度,研究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四带一面"控制矿体赋存部位.成矿阶段的蚀变主要是硅化,其与金属硫化物矿化的时空关系最为密切,共同组成了成矿作用中最为重要的石英硫化物阶段.  相似文献   

6.
大冶铜山口铜钼矿床蚀变—矿化分带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新彪  姚书振 《矿山地质》1993,14(2):97-106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矿床,其特征为含矿热液沿构造贯入矽卡岩和大理岩地层中成矿。笔者总结了索拉吉尔铜钼矿的成矿系统,认为昆北早古生代中期(奥陶-志留纪)弧后裂陷,热水沉积了滩间山群岩系,成为初始矿源层,印支期岩浆活动为该区带来了强大的热动力条件,热液交代作用重塑了层矽卡岩。成矿元素沿构造薄弱的破碎矽卡岩以及大理岩中发生矿化富集,叠加成矿。论文对该成矿带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在肯德可克建设矿城的充要条件。 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铜官山铜矿床野外勘查分析和坑内钻孔追索,首次在罗家村圈定出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金矿体,金矿体主要赋存在矽卡岩、大理岩及闪长岩交汇处的次级小断裂或裂隙中,受岩浆岩、地层的岩性、接触带构造及次级小断裂或裂隙等多种因素控制,而金大量析出则发生在热液后期的碳酸盐阶段。  相似文献   

9.
对江西城门山铜钼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建立了找矿标志,指出了该地区找矿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铜厂沟斑岩铜钼矿床位于扬子地块、甘孜—理塘结合带和格咱岛弧的交接部位,是属盐源—丽江中生代台缘凹陷多金属成矿带的产物。采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方法对铜厂沟钼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进行研究,发现矿床的主要金属硫化物为辉钼矿、黄铜矿及黄铁矿。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构特征及矿化类型,认为矿床可划分为接触变质、矽卡岩、矽卡岩退化及石英硫化物4个成矿阶段,构成热接触变质(方解石)—热液成矿早期(透辉石、石榴子石)—热液成矿晚期(绢云母、绿帘石)—金属硫化物发育阶段(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的成矿期次。岩浆热液及成矿流体自深部携成矿元素沿拉巴河断裂运移侵位,有利的构造环境及强烈的岩浆作用构成了铜厂沟斑岩铜钼矿床的成矿要素,矿床属矽卡岩—热液脉型成因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前缘地区,实武牙复式花岗岩体是该岛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体,至今仍缺少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制约了对其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演化的深入认识。本文对Sarudik地区实武牙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其年龄值为225.3±0.8Ma,表明成岩时代为晚三叠世。前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指示其为A1型花岗岩,结合苏门答腊岛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晚三叠世实武牙地区总体处于陆内伸展环境,实武牙复式岩体Sarudik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中-晚三叠世苏门答腊岛局部地壳伸展减薄、岩浆上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吉林长白地区临江铜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与意义,利用锆石LA-ICP-MS U-Pb测试方法,对石英闪长玢岩进行年龄测试。锆石定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玢岩获得2组年龄:第1组年龄为128.7±2.8 Ma和131.4±3.78 Ma,为捕获锆石年龄;第2组加权平均年龄为122.6±1.1 Ma(n=16,MSWD=0.80),代表石英闪长玢岩结晶年龄,属于早白垩世中期。结合前人研究,认为临江铜矿成矿构造环境有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3.
紫金山铜金矿黄铁矿的碎裂结构具有三种赋存状态,主要运用电子探针(EPMA)对其进行微区分析,进而探讨碎裂结构黄铁矿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矿碎裂结构黄铁矿的三种赋存状态:破碎程度一般,颗粒较大;破碎程度大,颗粒细小;碎裂结构与粒状结构黄铁矿共生。黄铁矿的破碎程度越大,颗粒越细小,含金性越大,且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为纳米级颗粒金;2)碎裂结构黄铁矿是亏铁富硫型的,从浅部到深部,亏铁程度与富硫程度逐渐减弱,黄铁矿的Co-Ni图解,说明其是火山—热液成因,其形成与早期隐爆作用有关;3)碎裂结构黄铁矿的主要微量元素有Cu、Co、Ni、Pb、Zn、Au、Ag、As、Sb、Se、W、Sn等,从浅部到深部,碎裂结构黄铁矿的微量元素Sn含量明显增加;元素W、Au、Zn、Ag、Pb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Ni含量也逐渐降低,但是靠近铜矿体,其含量有所增加;越接近铜矿体,Cu与S的含量增加,而Fe的含量降低,体现了紫金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火山热液(形成于燕山晚期,富含Cu、Au、Pb、Zn等成矿元素)与紫金山复式花岗岩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具有W、Sn、Mo、Bi等矿化特征)的叠加。  相似文献   

14.
竹园西铜钼矿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成矿区带属桐柏—大别钼成矿带,为铜钼多金属成矿有利地区。为深入研究该区成矿潜力,在区内开展了1∶10 000地质测量、1∶10 000土壤测量、1∶1 000地质剖面测量及槽探、钻探等系统的矿床勘查工作。矿区地质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内铜钼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岩体与构造,灵山岩体花岗斑岩为其成矿母岩,并在断裂交汇部位可形成富矿体;(2)矿区圈定的2条Mo矿体和1条Cu矿体均赋存于花岗斑岩中,矿床具有斑岩型钼矿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1∶10 000地质测量→1∶10 000土壤测量→1∶1 000地质剖面测量→槽探、钻探揭露的找矿技术流程,在区内圈定了2处钼矿找矿靶区(靶区A和靶区B),经工程验证发现靶区深部存在隐伏花岗斑岩体及多条钼矿体,且靶区A内钼矿体估算的(控制)+(推断)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综合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并与邻近同类型矿床进行类比,认为竹园西铜钼矿区中深部成矿潜力相对较大,可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江西新余东门蛇纹石矿区新发现了大量的铜钼矿化。为了理清东门矿区内铜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机制,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和辉钼矿Re-Os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门岩体与围岩地层发生了强烈的矽卡岩化蚀变,主要的蚀变矿物有石榴石、透闪石、硅灰石、蛇纹石及绿泥石,伴随夕卡岩化蚀变形成了大量的铜钼矿化,主要的金属矿物包括辉钼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辉钼矿Re-Os年龄测试分析获得了模式年龄为166.9±3.2 ~ 167.7±3.2Ma,等时线年龄为168.1±2.8Ma(MSWD=0.023),指示东门铜钼成矿时代为中侏罗纪时期,而且与燕山期岩浆有关的东门铜钼成矿作用是早、中侏罗纪华南从东西向古特提斯构造域—北东向西太平洋构造域发生体制转换时的产物,其蚀变矿化特征显示它们是矽卡岩型矿化(或矿床),该区具有燕山期铜钼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凯里柏松是黔东地区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但研究程度较低。利用矿相显微镜和TIMA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柏松铅锌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和菱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和少量沥青;矿石具有角砾状、脉状、浸染状、团块状、斑杂状、蜂窝状和星点状构造,以自形、半自形、他形和交代结构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其次为沥青化,少量黄铁矿化和方解石化;矿床以硫化矿为主,但近地表的含矿层发生了一定的氧化。矿石及矿物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在沉积-成岩期发生了成矿物质的预富集作用,在成矿期发生了广泛的热液活动并沉淀了大量的铅锌金属硫化物和白云石,在表生期的近地表环境发生了矿石的氧化作用。该矿床的成矿温度较低,油气有机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其属于MVT矿床。该研究有助于指导后期矿产勘查和矿物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祁连与中祁连结合部大坂山结合带中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的野外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时空分布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研究,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属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岩石,显示了岛弧的特点。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获得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中25颗岩浆锆石的207Pb/235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04±1Ma(MSWD=0.67) 为晚寒武世,这个年龄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前人将加里东旋回中北祁连向南俯冲的起始时间界定在早奥陶世,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大坂山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的侵位代表加里东旋回中北祁连向南俯冲事件的开始阶段为晚寒武世。  相似文献   

18.
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黔东北梵净山地区东北部首次发现的流纹斑岩进行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流纹斑岩形成于98.9±1.3 Ma的早白垩纪,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同时表明本区深部可能存在有大量的印支—燕山期隐伏中酸性花岗岩体,这些隐伏岩体与本区中低温热液型矿产具有密切关系。流纹斑岩的发现及其年龄的确定,对于探讨江南造山带西南段的构造-岩浆演化,特别是指导岩浆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产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井咀金矿位于大冶市区南约2km,处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上由于燕山期岩浆侵入到三叠世大冶组石灰岩中热液交代成矿。该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金矿控矿受地层、断裂构和隐伏岩浆活动影响。据其矿物组合及矿石组构特征,将矿床成矿作用的过程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分别为矽卡岩期、硫化物-碳酸盐期和表生期。由于矿区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和完整的成矿过程,将对该地区的其他矽卡岩型矿床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