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一、不同的电影声音记录方式 从1930~1950年期间,电影的声音主要采用光学录音,光学录音分为变密式声迹或变积式声迹,变密式:使胶片曝光部分的密度发生变化;变积式:使胶片曝光部分的宽度(面积)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不同的电影声音记录方式 从1930~1950年期间,电影的声音主要采用光学录音,光学录音分为变密式声迹或变积式声迹,变密式:使胶片曝光部分的密度发生变化;变积式:使胶片曝光部分的宽度(面积)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视觉特效优秀的大制作电影越来越多,复杂的特效及动作场景给声音的设计和制作也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以电影《悟空传》为例,浅谈声音特殊效果的设计与制作,希望能给影视声音同行提供一些思考及制作经验,也可以让读者了解特殊声音效果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国防工业题材纪录电影《十号机密》的声音创作与制作,论述了纪录电影中如何运用录音创作手段和录音技术表现影片视听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一)《狼图腾》声音制作之环境声篇To Do What I Need To Hear.这是让·雅克·阿诺导演在做《狼图腾》声音后期的时候一直强调的一句话,大意是画面上看到的内容并不需要全都有声音,我们只做想要给观众听到的声音。也就是说,我们要有选择地做声音,所听非所见。阿诺导演的画面从来都不缺乏信息量,尤其是《狼图腾》这种大画幅的影片,信息量非常震撼。因此,环境声(AMB)的制作量非常庞杂。如何从大量的素材中剥离出最想要表达的信息,就是我们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电影《摇滚英雄》的声音设计,凝练该片声音设计特色的内涵,解析其外延、设计原因、设计过程、以及在思辨中总结出的经验与问题,从而为中国电影声音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引。  相似文献   

7.
论电影声音与电影声音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电影的数字化革命为背景,阐述了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性,并由电影声音的数字化、多声道立体声、宽频带、大动态,引申出电影声音文化的全新概念,旨在强调电影艺术视听并重与互补,简要论述了作者本人的电影声音创作观念,并主张利用听觉刺激来满足听觉快感、进而在实现生理与心理愉悦的同时,完成电影艺术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电影的数字化革命为背景 ,阐述了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性 ,并由电影声音的数字化、多声道立体声、宽频带、大动态 ,引申出电影声音文化的全新概念 ,旨在强调电影艺术视听并重与互补 ,简要论述了作者本人的电影声音创作观念 ,并主张利用听觉刺激来满足听觉快感、进而在实现生理与心理愉悦的同时 ,完成电影艺术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影片同期声录制到声音后期制作,从声音风格的确立到朴素、真实的呈现,对首部中国式科幻大片的声音创作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声音创作中的"取与舍"、"细节与整体"、"守正与创新"使观众"身临其境",同时使中国文化独特的情感模式得到了完美传递,希冀本文为中国电影声音创作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经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观众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过程实现对影片的理解,而这个心理感知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尝试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电影声音中的人声听觉心理做出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任何一种技术的新发展,都是以其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的。电影声音技术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声到立体声,从模拟声到数字声,无一不是遵遁这一规律不断发展的。 早期的电影只是无声片,虽然在放映时可以当场配以音乐,但这些音乐本质上是与画面无关的。其后用唱片(蜡盘)与画面同步运行,这是早期的声、画分离双系统。光学录音技术成熟后、才出现了声、画合一的单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先后出现了光学立体声和磁性立体声,但电影中的声、画分离和声、画合一这两种系统一  相似文献   

13.
正电影《老炮儿》2015年12月24日上映,截止到2016年2月,票房已经破9亿,它获得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提名,主演冯小刚更是一举摘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桂冠。老北京情怀、江湖、道义、规矩、理成为了这部电影的标签,不论是三环上的飙车,酒馆中的父子情,大街上出逃的鸵鸟,冰湖上六爷操刀英勇赴死,都给观  相似文献   

14.
闫丽 《影视技术》2012,(3):21-24
在电影的艺术创作中,声音作为视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信息装饰任务。电影声音的构思与设计直接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烘托。电影声音中的对白、旁白、音乐、音效等艺术元素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把握诸多声音艺术元素的平衡,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录音技术,才能彰显电影声音的魅力。本文介绍了《新年真好》等影片在声音录制方面的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奥本海默》作为一部传记片,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在一位科学家身上,通过理论物理学家J·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的一生,来探讨科技、道德和人性的复杂交织。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以往的影片一样,声音设计在整部影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再现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视听化表达是本片声音设计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音效设计和声音叙事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影片声音制作亮点的具体分析,研析其声音设计的技术特点与创新性,探讨声音的合理运用在影片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观众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过程实现对影片的理解,而这个心理感知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有不同的解释。本文尝试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电影声音中的人声听觉心理做出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世界电影院中正在使用的电影数字还音制式共有三种:美国数字影院系统公司(Digital Theatre System)的DTS系统、杜比实验室(Dolby Laboratories)的DD(或称SR—D)系统和索尼公司(Sony Corp)的SDDS系统。这三种不同声音系统均已荣获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1995年学院科学技术奖。截至1995年年底,这三种数字声音制式发展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时代变革引发了电影的主题、形式、视觉效果以及社会功能的转变,同时,电影配乐的曲风与配乐形式也发生了极大的观念性变化.音乐技术的多样性为电影配乐构建多重维度提供了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的新机遇,在编曲、器乐编排、后期制作上提供出了许多不同的尝试.本文以史诗科幻电影《沙丘》为例,通过研析配乐中音效和音乐的设计方法,解读如何根...  相似文献   

19.
电影作为一门跨媒介、跨艺术体裁的现代综合视听艺术形式,集合了语言、视觉、听觉等多元媒介表现方式,声音作为其中核心表现元素之一,是整个艺术结构的有机组成成分,它与画面形成不同运作关系的组合,共同作用于电影的叙事结构。本文以电影《百鸟朝凤》中的情节选段为例,从"视听关系"出发,综合电影中的声音素材组合、音乐语义功能、音画构成关系等多元视听媒介表现手段,以"声音叙事"的角度对选段进行实例分析,从剧作情节、主题立意、人物刻画等电影要素,探索电影艺术中声音独特的叙事表意方式。  相似文献   

20.
节奏是电影的灵魂,好的电影故事需要好的节奏作为依托。节奏如水,电影如茶,好水泡好茶。电影声音通过其自身的三大组成部分——人声、音响和音乐,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电影节奏。在构建电影节奏的过程中,对于这三大元素的利用方法灵活而多样。本文主要讨论电影声音在构建电影节奏过程中的手段和方式,并借助具体影片段落重点阐述和总结电影声音帮助构建电影节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