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长粒型优质籼稻低温储藏解除后的品质变化,为稻谷的品质变化及科学储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广西桂林新收获的长粒型优质籼稻为对象,对低温储藏解除后的稻谷进行低温(15℃)、常温(25℃)和高温(35℃)储存180 d,每20 d取样进行品质指标检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 在3个温度条件下,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含量、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品尝评分值呈下降趋势,黄粒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丙二醛含量、脂肪酸值呈上升趋势,15℃条件下继续储存可以有效地延缓稻谷品质的劣变,低温解除前后的温差对稻谷储存前期品质变化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储藏时间和温度与稻谷各品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温差与稻谷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强。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水分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脂肪酸值的变化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在相同储藏温度条件下,丙二醛含量的活化能均小于水分含量和脂肪酸值的活化能。结论 稻谷低温解除后,短时间储存稻谷应避免温差较大,长时间储存应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既能延缓稻谷品质劣变,又能节约储存成本。丙二醛含量可作为低温解除后稻谷品质变化的早期预测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粳糙米在4个月的气调储藏后启封,在原有温度条件下又进行2个月的常规储藏,品质仍会延续启封前趋势继续变化,低温下品质变化的速率也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储藏温度越高则品质变化越快。因此,启封后的糙米应尽快加工销售,若需储存可在低温下进行短期保管,时间过长仍会影响糙米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吉林榆树地区超级稻(水分14.6%)为研究对象,分别置于15、20、25、30和35℃条件下模拟储藏,定期取样检测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种用品质、储藏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等各项指标受储藏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稻谷各项品质下降越明显。短期储存时,将储藏温度控制在25℃或更低,能够保证稻谷的储藏、加工和外观品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水分含量为14.6%的优质粳稻脂肪酸值与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呈二元非线性关系,可通过模型FAV=EXP(2.218+0.025T+0.003 t)对脂肪酸值的变化进行预测。综合各项品质指标变化情况,兼顾节约储粮成本因素,25℃准低温是较为经济实用的储藏温度,在该温度下14.6%优质粳稻可安全储藏6个月,且保持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油脂的安全储藏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储存期间所处环境条件较适,油脂即可长期安全储藏;反之,油脂便非常容易氧化分解,直至酸败变质。已有的研究表明,油脂在储藏过程中主要受到水分、温度、时间以及自身条件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鉴于此,本文从家庭食用油安全储藏的角度简要分析,选取人们最常食用的花生油为准,基于油脂过氧化值在储存期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食用油在储存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利用太赫兹衰减全反射技术对不同氧化程度的食用油进行无损识别。首先探究储存条件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情况,进一步根据国家定义食用油品质的标准将样品分为新鲜油、可食用油和不宜食用油,采集各类油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经数据预处理后采用欧氏距离匹配法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进行样本分类,其中欧氏距离匹配法识别食用油折射率谱,准确率为95.65%;线性判别分析法识别吸收系数谱数据,准确率为91.00%,经比较两模型识别准确率理想,分析效果良好。该研究首先得出储存条件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规律,以论证太赫兹衰减全反射技术在分析食用油储存期品质变化方面的可行性,实现了食用油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也可为太赫兹光谱技术深入应用于食用油多种属性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储藏温度下小麦的品质劣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储备粮,小麦陈化是粮食储存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测定不同温度的储藏条件下,小麦的脂肪酸值和发芽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探讨小麦品质劣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储藏时间越长,储藏温度越高,小麦的脂肪酸值越大,发芽率越低,小麦的品质下降越快。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小麦贮藏过程的了解,使品质检测数据相对稳定,较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储存条件对小麦陈化的影响。测定水分含量、发芽率、酸度、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性、色泽等指标变化情况,讨论了不同储藏条件对小麦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处理可以很好地抑制氧化分解作用,防止小麦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酸度的升高,提高小麦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且以0℃条件下真空处理的小麦储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1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小麦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籽粒特性和食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储存过程中小麦的品质特性的变化受到温度和样品自身因素的影响。40℃条件下品质变化较快,尤其是种子生命活力,在储存3~6个月时已基本丧失了生命活力。储存过程中不同品种的小麦生命活力和食品加工品质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储性可能存在可遗传的变异。籽粒硬度与损伤淀粉含量关系密切,但是小麦储存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尚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乳粉营养成分复杂,在储藏过程中易受储藏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另外,包装材料的阻光性、透氧率等也是间接影响乳粉品质的因素。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乳粉储藏过程中易发生变化的主要指标,并概括了影响乳粉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旨在为乳粉的储存和流通过程提供更好地品质保护,以期为乳粉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储藏温度下植物油的品质劣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4种植物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随储存温度、储存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储藏温度越高,储藏时间越长,过氧化值和酸值增加越大;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植物油的品质劣变与自身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62份菜籽油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储藏期的变化以及对油脂储藏品质的影响。二级菜籽油β——胡萝卜素含量为30~60ppm。室温储存一年β——胡萝卜素分解率为14%,储存二年其分解率为20%左右。随着β——胡萝卜素分解,油脂品质降低。此外,对于榨油机型、储油装具、储存温度等因素对储油品质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与油脂》2016,(7):39-42
以黑米馒头为原料,研究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和储存温度对馒头质构和微生物菌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黑米馒头常温储藏的质构特性影响明显,随辐照处理剂量增加,硬度增大,弹性下降,其余质构指标变化不大;储存温度与馒头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保存天数与辐照剂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同辐照剂量条件下,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馒头的菌落数上升;在同一温度下,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菌落数目下降。因此,一定剂量的辐照处理结合合适的储藏温度保存有利于保持黑米馒头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储藏过程中CO_2气调条件对青稞品质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在0、25、37℃条件下,分别充CO_2气调和常规储藏青稞300 d,比较不同储藏条件下青稞品质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充CO_2气调组与常规组相比,其品质变化幅度小,气调储藏一定程度起到了延缓青稞品质下降的作用。青稞在储藏过程中,其含水量、游离巯基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α-淀粉酶含量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温度上升促进这些指标下降。与其他储藏温度相比,青稞在37℃储藏条件下的含水量、色泽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更大。青稞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其值呈上升趋势,储藏温度越高,变化趋势越大。综合看来,低温条件下能更好保持青稞的品质,而高温下充CO_2气调储藏能起到了延缓青稞品质降低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青稞的合理、安全储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储藏过程中CO2气调条件对青稞品质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在0 ℃、25 ℃和37 ℃条件下,分别充CO2气调和常规储藏青稞300天,比较不同储藏条件下青稞品质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充CO2气调组与常规组相比,其品质变化幅度小,气调储藏一定程度起到了延缓青稞品质下降的作用。青稞在储藏过程中,其水分含量、游离巯基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α-淀粉酶含量和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温度上升促进这些指标下降。结果亦表明,与其他储藏温度相比,青稞在37℃储藏条件下的水分含量、色泽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更大。青稞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其Lab值呈上升趋势,储藏温度越高,变化趋势越大。综合看来,低温条件下能更好保持青稞的品质,而高温下充CO2气调储藏能起到了延缓青稞品质降低的作用。研究结果为青稞的合理、安全储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米储藏过程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储藏条件对大米品质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储藏温度、不同包装条件下大米的品质变化。试验得出,1~15℃的储藏温度有利于大米的保鲜,但综合储藏成本和品质,15℃、RH50%的储藏温度和相对湿度更为合理;包装对大米储藏品质有重要影响,与普通包装组相比,真空组、充气组延缓了大米脂肪酸值的增加、脂肪酶活力的降低以及大米感官品质的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包装与充100%CO2包装均能达到大米储藏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三种储藏温度(15 ℃、25 ℃,35 ℃)和不同气调储藏(CO2、N2、真空)以及常规储藏方式条件下糯性糙米在不同储藏时间脂类物质的变化,发现储藏温度对糯性糙米脂肪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脂肪含量、脂肪酸值、丙二醛和羰基值变化影响显著,同温度下气调组较常规组储藏对糯性糙米的储藏品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低温(15 ℃)条件下真空储藏可以减缓糯性糙米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食用油的品质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植物油相比于动物油含有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储存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温度、空气、光照等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品质的变化。这就使得植物油的储存工作成为了相关企业、部门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本文分析了一级大豆油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着重阐述了保持静止、减少与空气接触及充氮保存这些策略对于储存过程中一级大豆油的品质保证的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和储藏时间对稻谷中赖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温度、相对湿度、储藏时间对赖氨酸含量都有重要影响;其中储藏时间对赖氨酸含量变化影响最大、温度次之,相对湿度最小。高温高湿条件下赖氨酸含量降低较快,降低了稻谷的蛋白质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决明子储藏的适宜条件,保证决明子的储藏稳定性。方法以山东产地决明子为原料,通过分析储藏期间决明子水分、多糖及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变化,考查了储藏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对决明子品质的影响。结果干燥的决明子储藏过程主要需要控制环境温度在10~25℃,环境湿度在30%~70%。在该温度与湿度范围内储藏,决明子的品质稳定,未见黄曲霉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结论在室温和中等湿度条件下,决明子易于储藏且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盐城位于江苏苏北,水稻种植的主要品种为南粳9108,每年10月中下旬收获成熟。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不同温度对粮食物理、化学等指标的影响,通过设置3组不同含水量粳稻,分别对应7组不同储藏温度,在2个月和4个月的储存时间节点,对不同储藏温度下粮食的水分、黄粒米率、发芽率以及发芽势、脂肪酸值的变化进行跟踪,得出低水分粮食在低温储藏条件下,品质劣变较慢,但是企业为了储粮成本效益的控制,将粮温控制在28℃以内,水分不超过14.5%时,也能较好地延缓粮食品质的劣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