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松 《饮食科学》2008,(8):57-57
我从前久闻茶中另类——安化黑茶的名气.这次出差益阳,走在街头冷不防就遇见了一间黑茶专卖店。我走了进去,小店茶香馥郁,中年男老板坐在一张根雕茶桌前,见我进门笑脸相迎,说:“来.先喝几杯安化黑茶!”我说:“怎么好意思呢?“他说:“莫客气,肯喝杯茶是你赏脸。  相似文献   

2.
禅茶     
李勇 《饮食科学》2004,(8):53-53
入得茶楼.每见有“茶亦醉人何必酒“的句子.便心生非议.总觉得茶茗醉人.乱人心身.就失去了茶的本性.茶不宜与“醉”“酒”这些烈性词等同。茶是一缕清风.一弯明月.一掬馨香.一柱紫烟,故私下写了“一掬茶香攉心尘”的句子.以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3.
茶香鸡     
安安 《四川烹饪》2009,(2):29-29
去年,我去浙江杭州吃到了当地知名餐饮企业“外婆家”的一道招牌菜——“茶香鸡”。这菜里边的鸡肉色泽金黄、香味浓郁。作为职业厨师,我当然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但酒楼当家菜的制法肯定不会向外泄露。回来后,根据自己多年事厨的经验,我就开始动手试制,结果没用多久.我也制作出了别具风味的“茶香鸡”,朋友们尝了后都说不错。为了能和大家共享。这里我就把自己制作茶香鸡的方法介绍出来。  相似文献   

4.
茶事     
我总以为茶只应生于江南,也许是那里润泽的气候更适宜茶香的蓄积吧。龙井和碧螺春证明了我的观点.它们皆是茶中的珍品.一个摇曳在西子湖畔.一个寄身于姑苏。  相似文献   

5.
闻香识女人     
我与妻是在茶馆里认识的。那时的我并不喜欢喝茶,一次有个文学社团搞活动.选择了春忆茶社.那时的她就在这里打工。穿着典雅的旗袍.亭亭玉立.行着款款莲步来到我的面前,纤纤玉手轻掂茶器.动如行云流水趋奉茶汤.敬如初苞含露。当其时.令人心醉神迷.当她沏好茶端给我.我喝了第一口茶,苦涩.先是舌尖,然后迅速达到舌根.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她发现了我。于是,和我打了个招呼.就这样认识了。她笑着淡淡地说:“茶苦茶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品味出来的.因为很多人没有耐心品到茶的甘甜就放弃了。”是愉快而轻松的聊天,关于书,关于音乐,关于两个人所在的城市。我不是那种好奇的喜欢“查户口”的人.她也不是。临分手时.她礼貌而有分寸地问.能给她一个联系方法吗?我给了她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鸽子 《饮食科学》2006,(8):51-51
作为一个爱茶的人,我常自称为茶痴:听到有人说茶会动心.闻到茶香清盈四溢,见到好茶当然眼睛会发亮,好朋友有了好茶总是千方百计要去蹭点来喝喝。自然,离家出差总爱自带茶自备茶,对宾馆酒店里备好的各种袋装茶我总是嗤之以鼻:”那还叫茶,那能叫茶!要茶形没茶形.要茶味没茶味,能叫茶吗?”是啊,从行李箱里轻轻翻出自带的茶,或绿茶,或普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打开.贪婪地深吸一口:这才是真正的茶啊!未泡茶,我那副迷醉的神仙样早让同事们欣羡不已!人生匆匆忙忙,这家伙还能有如此闲心如此乐趣!是啊,有茶相伴的日子是快乐的、悠闲的,离开家在外的日子也是最想念茶的日子。想念茶的日子.日里梦里都想见到茶!  相似文献   

7.
向阳 《饮食科学》2006,(8):50-50
昨天吃罢晚饭,泡上一杯“青城雪芽”,就坐到电脑桌前,通过搜索我从“中茶文化网”上看到“家有茶香”征文启事。我一边品着茶,一边思考该写些什么?给母亲送茶叶的故事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8.
南方人习惯将“喝茶”说成“吃茶”。的确如此,茶不仅可以喝,也真可以吃。这个“吃”字,用在烹调上是极妥当的茶叶是烹调菜肴、制作糕点、煮羹烧汤的好食材。 吃茶的历史在我国由来已久,不少地方都保留着用茶当菜食的习惯,如云南少数民族就用“腌茶”、“竹筒茶”当蔬菜食用,嫩茶叶用香油浸腌炒蒜食用,或用香料拌茶叶食用,其味鲜美无比;又如广东风味菜“茶香鸡”,肉鲜茶香,补益五脏,这是用乌龙茶精心烹制而成的茶叶菜;  相似文献   

9.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皿,寄于爱茶人。”这是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咏茶写的一首诗。刚刚见面,白庆琳就把这首诗说给我听。因为之前我只是听说她十分爱茶,没想到她对关于茶的诗句也如此了解,让我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0.
朋友如茶     
铁鹏 《饮食科学》2009,(8):61-61
15年前.我第一次到华安仙都,是在恋爱中和爱人一起去的,住在她上师范时的小师妹家里。那个亲切的地方与热情的人一下子虏获了我的心灵。时隔多年.等我再去时,仙都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茶都,四处茶香飘荡,空气中弥漫着淡雅香馨。  相似文献   

11.
喝茶     
冬儿 《美食》2004,(1):50-50
我既不通茶经,也不懂茶道:我喝茶,单重一个“喝”字。虽偶而也来点“泡一杯浅绿,泡一杯散淡,泡一杯悠闲”的句子,然落到实处,还是那个字——喝。清代曹雪芹是位深请茶艺的行家。他的名《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茶化,茶香飘逸字里行间,茶事茶艺跃然纸上,让人们品出味中之味。书中的妙玉,一说起茶事,那张小嘴就刻薄得要命,她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  相似文献   

12.
陈风 《饮食科学》2003,(12):49-49
今年四月一天的早上.笔者有幸来到闻名遐迩的乌镇西大街“桥中桥”附近的茶馆.领略这百年不衰的茶韵茶香。  相似文献   

13.
茶乃养心汤     
《中外食品工业》2012,(7):74-81
茶,南方之嘉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世世代代,茶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犹如养心的靓汤。邀朋品茗,闻着茶香,安静地享受一杯茶带来的洁净与惬意吧!  相似文献   

14.
喝茶的氛围     
郁舟 《饮食科学》2006,(6):53-53
古有叶公好龙.我是“叶公好茶”,我之好茶,并不是自己懂茶识茶,其实是喜欢那种喝茶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何昕 《饮食科学》2007,(4):52-52
齐鲁之乡向来重礼仪,我的家乡便有一种礼节:那就是来了客人一定要泡茶,不管来的是亲戚、朋友,还是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不管是上午、下午、晚上,只要客人坐下,主人一定要泡上一壶茶.即使茶叶只有几元钱一斤,即使主人不喜欢喝茶,也要殷勤地给客人一次坎的添茶.否则,就是很大的失礼。而父亲在这种情况下会格外热情,因为他喜欢喝茶,喜欢喝着茶闲聊,客人的来访于他是一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享受,特别是他的好朋友来的时候。冒着热气的茶水倒在杯子里,父亲总忘不了问问那时还只有桌子高的我:“你喝不喝?”而我也总是毫不客气地端一杯,一来二去,竟喜欢上了茶苦冽的味道。一直到现在,茶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惦记着父亲烟酒不沾,只嗜好茶.逢年过节回家.总要给父亲带上一包茶叶.比父亲自己买的要好一些.劝他换换口味.父亲却不认账,一直坚持说我买的还不如他自己喝惯的好。于是.我便会想起父亲多年淡泊如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茶诗谈趣(七)——茶烟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研究所311115)“烟”在茶诗中屡屡出现,它和茶声一样,是舒情茶诗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如果说茶声是给人以听觉感受,那末茶烟是给人以视觉感受,使人生产种种遐思。下面就说说茶诗中的“烟”。一、烹茶之烟1、咏烟三名...  相似文献   

17.
茶香·盏中含天地 明窗净几一壶茶.青溪流水日影斜。茶,乃自古文人墨客笔下圣物,简简单单一盏香茗.汤碧色青.晶莹剔透,配上素琴金经.一口在口中.清香四散,常常可以让人品悟人生.悠然自得。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长久以来以天然、绿色、健康、有机.备受世人青睐,绿茶又是茶中之首。  相似文献   

18.
《中外食品工业》2006,(11):51-51
女人如水也如茶,有水样的透明,还有着茶一般的清雅、隽永,像我的蜜友们.Barbara像绿茶.清新、清甜.如清风拂面.让人觉得心旷神怡。Susan像花茶.散发着醉人的花香,让人心动.充满着媚力。Sophia像奶茶.温温柔柔.甜滑的背后是一份安逸的心情。我呢.嗯.似法式红茶,只要小小的情趣、小小的精致已尽现浪漫的韵味。女人和茶香密不可分.一杯下午茶足够教我们懂得怎样把生活当成艺术来享受。  相似文献   

19.
茶味人生     
张曦 《饮食科学》2009,(12):60-60
茶味,胜似甘泉清冽,恰如倾听一位历尽世事的老人娓娓道来他的故事,回味无穷。茶香,宛若那古筝和琵琶的和呜,绕梁不绝。我已不能过没有茶的生活。每当晚饭后,一家人总喜欢烧上热水,沏壶好茶。记得爸爸妈妈也是很爱喝茶的,他们厂子发的茶,我却从来没喝过—他们上班时间都喝掉了,留给我们晚饭后的茶,尽是好茶。  相似文献   

20.
茶诗谈趣(十)———茶香习习入诗章(下)钱时霖(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余杭瓶窑311115)二、“芳”入诗章益清雅芳:香气,香味。五代刘兼《从弟舍人惠茶》:“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意思是:为了向你求好茶而呈献杂乱无章的词(芜词),而你果然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