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织物编织理论最重要的问题乃是结构的基本特征(参数):线圈中纱线的长度1,线圈横列的高度 B,圈距 A 和纱线细度 d 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针织物的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使用各种方法。得到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基于研究线圈的  相似文献   

2.
具有较大延伸性和弹性的经编弹性带的主要结构单元是编链线圈纵行,在编链线圈的圈干和延展线之间以衬纬形式编入预先受拉伸的弹性纱,它的线性密度大于编链线圈纱线的线性密度。在编链线圈纵行中的弹性纱,没有弯曲而保持其圆柱体的形状与针织物状态无关。编链线圈的圈干和延展线紧紧抱合住弹性纱时,弹性纱线就会呈螺旋形状。在带子中受拉伸的弹性纱具有一定的潜在能积聚,潜  相似文献   

3.
滞后成圈     
滞后成圈是把上针(上针盘织针)线圈的形成再分为两个阶段的一种成圈方法。第一阶段中将纱线弯成圈状,而在第二阶段中才形成一个完整的线圈。由于把线圈的形成再分为两个阶段,其成圈机件对纱线的作用比在同步成圈时要缓和得多。此外,线圈表面的外观也不同;但是,不是每种线圈组织结构都可用滞后成圈来编织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织物力学性质研究用的公式计算的综合能量分析方法应用在纬平针组织的双轴向变形性质上,并假定其四分之一线圈的对称性。平针织物的基本平衡方程式及其边界条件是在涉及线圈串套的性质而不假定任何详细的先决条件下得到的。平针织物在无张力(或低张力)条件下的典型平衡解在本文中是以线圈形状和曲率的形式作用在交织纱线间的持续分布力、线圈挤压力以及组织内纱线间距离的分布等因素出现。显然,串套线圈间的纱线接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随纱线的侧向压缩性以及加在织物上的张力大小和方向等因素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集圈网眼复合组织是将集图组织与架空添纱(网眼)组织复合而形成的复合组织。集圈组织是在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未封闭的悬弧。而架空添纱(网眼)组织是其组织中一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只有在形成网眼的地方是由一根纱线成圈的,而另一根纱线则  相似文献   

6.
1.引言本文涉及纯棉交错集圈平针织物稳定尺寸特性的研究以及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单元长度、喂纱比和纱线线密度而使其特性发生变化的方法。稳定的交错集圈平针织物的尺寸特性由其几何形状和组织结构单元的长度决定,组织结构单元包括交错的横列和纵列中的集圈线圈(如图1所示)。然而,即使组织结构单元的长度不变,几何形状也有可能由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线圈类型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在STOLL公司生产的3.5.2机号的HP530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系列成圈、浮线、集圈和移圈结构单元组合的织物,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线圈结构参数,总结出不同结构对织物形态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研究织物线圈变形的根本原因得出,由于织物中线圈类型的改变,打破原有的受力平衡,造成纱线张力的改变,在张力作用下纱线在相邻线圈之间发生转移,从而导致织物形态改变。将织物中的线圈简化为质点,线圈的变形规律被转化为质点系统的位移规律,该研究为利用质点系统进行横编织物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摘荟萃     
<正>基于质点模型的横编织物结构研究与计算机模拟为了分析线圈类型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在STOLL公司生产的3.5.2机号的HP530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系列成圈、浮线、集圈和移圈结构单元组合的织物,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线圈结构参数,总结出不同结构对织物形态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研究织物线圈变形的根本原因,得出由于织物中线圈类型的改变,打破旧的受力平衡引起纱线张力,在张力作用下纱线在相邻线圈之间互相转移,最终导致织物形态改变。将织物中的线圈简化为质点,线圈的变形规律被转化  相似文献   

9.
织物中纱线截面的压扁变形,由于影响因素极为复杂,难以准确地描述它的真实形状。皮尔斯(Peirce)在“织物几何结构”一文中把纱线截面简化为圆形,如图1—(a)所示,进行几何结构参数计算,由于圆形和织物中纱线实际截面形状相差很大,所以皮尔斯考虑将织物中纱线压扁变形建立在椭圆形基础上,如图1—(b)所示,但在应用方面相当复杂,采用了如图1—(c)的近似处理,以椭圆的小半径b作为圆形的半径来确定有关结构参数,这种近似处理对相当松的织物适合,但不适用于紧密结构。因此肯普(Kemp)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花袜组织由凹纹纵行和凸纹纵行所组成。凸纹纵行由提花线圈组成,提花线圈在编织时仅在某一成圈系统成圈,当织物受到牵拉后,纱线相对向提花线圈转移,使之拉长,拉长的提花线圈大而松,色彩明显,凸出于织物表面,提花袜花型由提花线圈在织物表面用不同色彩的纱线进行适当的配置而形成。凹纹纵行由每个成圈系统均成圈的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纬平针棉针织物在平幅丝光过程中线圈拉伸易变形的问题,探究了其在不同丝光条件下线圈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网格法将织物分成不同的织物单元,研究双向拉伸条件下不同单元的位移矢量、圈距、圈高、形态系数、剪切角等结构参数沿拉伸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张力和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对线圈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大,丝光温度和时间对线圈结构参数的影响较小;丝光后位移矢量场中出现织物形变较小(位移比小于50%)的椭圆形区域,圈距和圈高均服从抛物线变化(拟合度高于0.94),形态系数呈周期性梯度分布,剪切角的分布存在明显的递变规律;较佳的丝光工艺为双向拉伸扩幅5%,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00 g/L,温度50 ℃,时间120 s。  相似文献   

12.
针织物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纱线线圈长度和线圈形状。线圈长度很大程度上是是在线圈形成时由织机上的三角配置和纱线张力所决定。另一方面,线圈形态取决于针织物的松弛处理。如果清楚了影响线圈长度的可变因素和编织区域内各可变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就可预知线圈长度。  相似文献   

13.
一、概说经编是针织方法的一种。在形成经编针织物时,一般采用一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在经编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图1(a)表示了钩针经编机成圈时的情况。成圈时,针升起到退圈位置,使旧线圈退到针杆上,以后后方的眼子针绕针运动,将纱线垫到针钩上,以后再由针的上升、下降运动和压板、沉降片的配合运动在针下降至最下位置时形成线圈。因而经编针织物中,一个横列中的线圈是由许多根纱线同时形成的。为了使经编针织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达到一定的花色效应,往往采用二组或更多组的纱线,形成复杂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专利4,134,433号是一种捷克Oldrich Hora(?)ek 等人发明的形成针织—机织联合织物布边组织的装置。针织—机织联合织物由纬纱形成的线圈组成经编组织,并在各线圈纵行之间配置着多根经纱与纬纱交织成机织物结构。此种织物的布边(见图1)由一根纬纱8′和一根边缘纬纱8″组成,其边缘纵行由纬纱线圈32a,边缘纬纱线圈33a和锁紧纱线圈34a 相互串套而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织物力学性质不同领域研究用的公式计算的综合能量分析方法应用在松弛的1 1罗纹针织物上以及结构上加上张力后的影响。1 1罗纹组织的边界条件是在假设(1/2)线圈对称性条件下得到的。本文中典型解是以沿(1/2)线圈长度方向的曲率、(1/2)线圈形状的投影、分布力以及线圈串套区内纱线接触的性质等因素出现。由于计算机程序的收敛过慢,就不可能对罗纹织物的所有五种可能挤压情况求解。然而,1 1罗纹组织在横向相邻凸纹之间存在自然挤压是无疑的,对挤压力的数值可以进行估算。本文附录中提出了改善计算机程序收敛的建议。与平针组织的结果比较一下,可知罗纹织物一般结构较松,即纱线串套力一般较小(当以无量纲参数表示时,1 1罗纹组织是平针组织的一半)。另外可知,对1 1罗纹织物和平针织物来说,纱线抗扭刚度对抗弯刚度之比值 G/B 对线圈形状的影响都很小。最后,本文对如何分析推广到其它织物结构,特别是双面针织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集聚纺网圈的结构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宗源 《纺织器材》2007,34(3):12-14
在分析进口网圈用同一规格纺不同号纱的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已申请专利的,不同经、纬密度、不同网格形状的国产网圈.并给出了设计网圈结构参数的列线圈,可方便地根据空隙率要求来确定经、纬密度.指出不同形状的网圈孔径大小悬殊,有防堵塞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庆 《针织工业》2002,(6):45-45
雪尼尔纱线是纺织行业比较流行的花式纱线之一。文中介绍了在台湾陆锦产LG -110 2型毛纱喂入式割圈机上开发不割圈织物的具体编织工艺及方法。其基本方法就是将割圈机上的织刀换成反向无针舌织针 ,使原来织刀上升经过压毛轮时将面纱线圈割断改变成反向无针舌织针上升经过压毛轮时将面纱线圈从针钩脱下 ,从而形成毛圈织物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绢丝刚度大,针织弯纱成圈困难,尤其是在台车上。因为台车是按钩针顺序成圈,不同于舌针机成圈方式。纱线弯成未封闭线圈后,悬挂在针头上,基本不受束缚。由于绢丝抗弯、抗扭、抗拉应力大,容易发生线圈变形、滑移,造成漏针、洞眼、线圈大小不匀等织疵。我们在Z201型台车上,将未经柔软处理的8.33tex×2绢丝与18tex棉纱按1 4方式交织,作对比试验,发现绢丝弯成未封闭线圈后到套圈前,不象棉纱保持完好的线圈形状,而是严重变形。圆曲度变平直,且轴向偏转。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纱线的延伸性以及单位时间内进入编织区的纱线的质量,就能得到下列给纱速度V_n,机器速度V_u和线圈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V_n=l/t(1+αT_1)V_u (1)注1式中:t——针距;α——纱线拉伸系数;T_1——给纱张力。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国际针织》一九七七年三期报道,英国针织业研究协会的 P.J.道伊尔得出结论说,控制针织物尺寸的主要因素是成圈纱线的编织长度,纱线张力的影响作用只居第二位。通过对纱线张力和线圈长度的关系,以及对回缩现象进行研究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如果针织机件的配置保持在固定的关系下,只要变换纱线的张力就可以改变线圈的长度;纱线由旧线圈到刚好形成线圈的过程中出现回缩。试验工作是在一九五六—一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