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成立已经八周年了。八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按照节能工作的需要,已从成立初期的三十多人发展为113人,工程技术人员从过去的十几名发展到50多名;服务宽度和质量也有成倍的增加,由每年只服务十四个企业发展到每年200多个企业;从立项审查、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直到水、电、热能量平衡等工作都能系统地、成套地解决。至今,已为北京市八百多家企业进行了节能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几年来,由于不断深化中心内部的机制改革,增强了活力和工作适应能力,还建立了以  相似文献   

2.
1992年6月8日,在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召开了成立十周年庆祝会。北京市市长助理李润五、国家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司长沈龙海、国务院经贸办节约和综合利用局局长李均升、国家节能投资公司总经理怀力田、北京市经委常务副主任刘克信、市工委付书记卞君正、市计委委员关淑玉、市节能办主任张传富等出席了庆祝会,节能技术开发联合体成员单位的领导也出席了庆祝会。会上北京节能中心  相似文献   

3.
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在国家经委、计委和北京市经委、计委的关心支持下,十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市节能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节能中心在节能技术服务中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围绕推进技术进步,积极进行科研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十年来开发研制了移动式锅炉房、太阳灶、冷凝水回收装置、高速喷流换热器,有机玻璃钢冷却塔等20多种节能新产品。节能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测试为手段积极开展用能测试诊断,搞清企业用能状况,找出存在  相似文献   

4.
经广东省经委批准,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于今年九月一日在广州正式成立。 该中心将根据本省能源特点,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省工交、财贸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经广东省经委批准:“广东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于今年九月一日在广州正式成立。该中心在广东省经委的直接领导下,根据本省能源特点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省工交、财贸系统有关节能方面的近期规划,能量平衡测试,技术改造,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应用,能源的科学管理和节能方针、改策、法规的贯彻  相似文献   

6.
我们存这里——在节能环保中心相聚,仰望浩瀚天宇,思绪纵横千万里。  相似文献   

7.
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节能中心)自1982年6月8日北京市政府下文正式成立以来,至今已六阅寒署。这六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1982年至1985年为筹建打基础阶段;1986年以后是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和发展前进的阶段。至今,已成为全国187个节能中心中实力较强的一个。根根国家“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方针,北京市和国家经委等有关部委决定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法国政府能源控制署各资助45万美元对北京节能中心技术经济援助,经过两年的努力,援助项目圆满完成,其间还聘请16位外国专家对北京玻璃五厂、北京耐火材料厂、北京  相似文献   

8.
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法国政府共同对我国政府援建的项目,是国家经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的,是市经委直接领导的单位。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是一九八二年七月正式成立的,其宗旨是为贯彻执行我国政府关于“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政策,提高能源利用率。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向企业提供测试、咨询和培训服务,提供节能科技情报资料,目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能源管理,节约能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计委、经委的指示精神、兵器部确定成立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并已报国家计委,经委,国防科工委备案。 部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设在北京兵器部第五设计研究院内。该院是兵器部所属的多门类的综合设计研究院,建院已达  相似文献   

10.
1.承接煤样、油样化验分析 采用引进的美国力可公司全自动先进设备分析以下项目: 用全自动碳、氢、氮元素测定仪、进行煤样、渣样、油样的元素分析; 用全自动工业分析仪测定煤渣的水份、灰份、挥发物、固定碳; 用全自动氧弹热量计测定煤、油的高位发热量; 用自动定硫仪测定煤中的含硫量。 测定分析迅速、准确、及时提供分析结果,急样三日内可取结果。 2.承接热力设备、热力管网的绝热保温检查; 承接电力设备、电力电网的局部过热,接触不良检查; 承接建筑物的保温检查。 采用最先进的热像仪进行以上各项非接触检查,无需停产、停电,检查快速高…  相似文献   

11.
一、把中心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抓几项带有方向性的节能技术上来北京“七五”期间的节能任务中规定:节能总量为417—507万吨(合标煤)其中工业节能400万吨,万元产值能耗到1990年要由1985年的4.52吨下降到3.43吨,平均节能率为4.5%,任务十分艰巨,难度也很大。因此,要抓住工业窑炉和热系统的节能改造;余热利用和冷凝水回收;蓄热器的推广应用等项工作。方法是从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入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造方案,选点试验然后推广应用。二、努力开发一批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近期的节能重点应放在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上,并以节电节油为主攻方向,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进一步开发一批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明年要完成移动式取暖装置的研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由联合国和法国共同援建的“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项目”,自1983年9月28日鉴字生效执行,到今年9月两年期满。11月7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了第二次技术顾问委员会,中国政府、法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三方代表组成的16名代表出席会议,对项目执行情况作了评定。代表们首先参观了北京耐火材料厂等5个工厂,对专家们所提技术咨询意见的落实情况和工厂由之取得的效益作了详细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国内能源短缺和70年代国际上的能源危机,日益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关切并进行重新思考。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一些省(市)的能源研究会相继成立。1981年在江西省科协召开的全省节能学术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提出建立江西省能源研究会的建议,后由江西省科学院牵头,省科协同意,于1982年7月成立了江西省能源研究会筹备委员会。1984年7月在南昌召开成立大会,正式成立江西省能源研究会,迄今她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为北京地区的节能、节水工作服务,扩大中心的对外服务项目,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于1987年4月建成水质分析室,该室的建成,可开展水平德测试,并对水样进行酸度、碱度、硬度等十几个项目进行分析化验工作。普通样、二周内交付化验报告;加急样,五日内交付化验报告。其收费标准见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上海节能产业首场盛会——上海节能减排技术转移促进论坛,1月1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来自政府机构、行业专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术及服务企业的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的国内企业节能减排方针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是在北京市经、计委和国家经、计委支持下,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法国政府共同援建,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于1982年6月8日成立的事业单位,归口市经委领导。现有事业编制145人,全民企业编制为90人,共2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5人,高级工程师14人。机构设置9个处室(所),下属单位有10个部、站、厂、公司。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是以增强社会节能效益为目的,开展全方位节能技术服务,具有节能技术管理、监测、咨询、设计、开  相似文献   

17.
北京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下属的10个部、站、厂、公司分别是:北京市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站、北京市节能工程咨询部、北京市工业炉节能技术公司、北京市崇文区京能实业公司、北京市新兴节能技术开发部、北京市海淀区兴隆节能产品经营部、北京市多思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科联实用技术服务所、北京九花山商品楼和北京镀锌丝厂。他们主要承接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配套设计、材料供应、安装施工等,实现技工贸相结合的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辖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领导,相关单位承办的中国节能蓄能技术中心(CEST)(以下简称中心)日前正式成立。作为以发展、推广节能蓄能技术为核心任务的专业机构,中心的宗旨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中心致力于提高节能蓄能技术水平,推行能源合同管理等新模式,面向基层,实践低碳发展,推动节能蓄能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辖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领导,相关单位承办的中国节能蓄能技术中心(CEST)(以下简称中心)日前正式成立。作为以发展、推广节能蓄能技术为核心任务的专业机构,中心的宗旨是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0.
《节能与环保》2015,(4):48-49
<正>一、充分发挥支撑作用,积极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政策研究、审核核查等工作(一)承担政策研究及标准制定等工作。开展《地方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积极探索节能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开展《工业节能政策实施成效调查和差异化政策路径研究》,为工业节能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工作提供参考。承担了工信部委托的《全国工业能效指南(2014年版)》编制工作;编制完成蓄电池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节约用电设计技术导则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导则等8个地方能耗限额标准,并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