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l前言我厂年产4万吨尿素装置配套的脱碳装置,采用的是碳酸丙烯酯在1.7MPa条件下脱除变换气中的Co2的。进入脱碳系统变换气的H2S含量为80~150mg/m3,有时高达200~300mg/m3。由于碳丙脱碳要求变换气中H2S含量愈低愈好,因此在脱碳前设置了变换气脱硫,采用的方法为活性炭脱硫。变换气通过两台脱硫槽后,气体中H2S含量降至40一80mg/m3进入脱碳塔,在此净化气中CO2降至0.2~0.4mg/m3,H2S降至0.85~2.1mg/m3,气体去压缩合成氨。吸收了CO2和H。S的碳丙液经再生后再生气(常解气)中H。S含量为110~220mg/m‘,去尿素工段…  相似文献   

2.
《气体净化》2007,7(B08):105-105
1工艺条件 我公司变换气脱硫系压缩三出气体,压力约1.7MPa,半水煤气气量约为35000m^3/h,人口H2S约为200~300mg/m^3,出口H2S约为2~10mg/m^3,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变换气中CO2脱除的方法,认为气体膜分离技术是未来传统脱碳工艺的潜在替代技术。通过采用PROII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详细描述了变换气脱碳一级膜过程的质量平衡。研究了气源条件如进气CO2摩尔分数、压力,膜材料性质如渗透性、选择性,以及膜面积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如净化气中CO2摩尔分数和H2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材料本身的性能如渗透性、选择性、膜面积对脱除CO2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操作条件中,压比的增大有助于气体净化,然而造成H2回收率下降和额外的能量消耗,适宜的渗透气压力为101 kPa,压比大于10;进气CO2摩尔分数增大不利于CO2的脱除,却可以提高H2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有机硫中温水解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中温有机硫水解催化剂脱除变换气中有机硫,不需要常温水解脱硫的提温后再降温,水解生成的H2S可在变脱中除去,对脱碳液和精脱硫剂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变换气湿法脱硫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变换气脱硫用湿法取代原干法脱硫情况。其变脱前H2S含量在350~450mg/m3,脱硫后达到≤30mg/m3。文章对变换气脱硫的工艺设备、操作方法、投入生产后的运行效果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H100络合铁脱硫催化剂的脱硫机理、技术特点、投加控制方式。100 kt/a合成氨装置变换气脱硫系统使用H100络合铁脱硫催化剂后,不仅脱硫后气体中H2S含量显著降低,而且解决了变换气脱硫塔压差大、堵塔、带液现象,填料非常干净,延长了变换气脱硫塔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降低低温甲醇洗工艺的甲醇消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小氮肥》2010,(10):16-17
净化装置的目的是去除变换气中的酸性气体成分。该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用低温甲醇作为洗液(吸收剂),在设计温度-53.9℃时,甲醇对于CO2,H2S和COS具有较高的可溶性。在物理吸收过程中,含有任何成分的液体负载均与成分的分压成比例,吸收中的控制因素为温度、压力和浓度。  相似文献   

8.
胡少华 《小氮肥》2005,33(9):20-21
陕西汉中南化有限公司半水煤气与变换气均采用栲胶法脱硫,人口半水煤气中H2S含量0.2g/m^3(标态)左右,脱硫系统负荷轻、运行平稳。进入2004年5月后,由于煤质发生变化,半水煤气中H2S含量上升至2g/m^3(标态)左右,  相似文献   

9.
曹海云 《小氮肥》2009,37(3):24-25
H2S碘量法分析时用球胆取气5~10L,通气时间为2~3min,整个分析从取样到结束一般为10min。正常情况下,分析出的变脱后H2S质量浓度基本在5.1mg/m^3左右,脱碳变换气中H2S质量浓度基本在4.2mg/m^3左右: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论述了脱除变换气中的 H_2S 的必要性;介绍了脱除办法(在变换气进入碳化之前,设置一个焦炭脱硫塔以脱除变换气中的 H_2S 成分)。文章认为,如果将焦炭用于变换气脱硫,将会产生比 RS—1活性炭用于二次脱硫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