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菌,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预处理。通过比较,发现该菌株对垃圾渗滤液的浊度与COD去除效果优于其它絮凝剂,尤其是该菌悬液与Al2(SO4),混合使用效果更好,COD去除率可达58.2%。  相似文献   

2.
采用曝气-Fenton法对焚烧厂渗滤液经MBR-NF处理后产生的浓缩液进行预处理.探讨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pH等因素对COD去除率及UV254、E4/E6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反应降解COD过程的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为3,FeSO4· 7H2O投加量为0.025mol/L,H2O2投加量为0.125mol/L.曝气-Fenton法对焚烧厂渗滤液膜浓缩液的COD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化学混凝+CSBR处理垃圾渗滤液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利用化学混凝将渗滤液中的COD降低,再以CSBR为后续处理单元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确定了原水COD=2760mg/L时的最佳反应条件.经组合处理后COD、BOD、NH3-N、TP、SS、色度、NTU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7%、98.7%、69.3%、77.5%、83%、92%、95%.此方法不但操作稳定性高,且效果显著,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可行之法.  相似文献   

4.
腐植酸是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也是造成渗滤液经生化处理后仍含有较高COD的主要原因。综述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渗滤液中腐植酸去除的研究进展,表明腐植酸物质难于有效生物处理;化学沉淀和Fenton法则将大分子腐植酸转化为小分子;回灌法会引起腐植酸物质富集。指出生物法和物化法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腐植酸等各类溶解性有机物,并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北方某危险废弃物填埋场产生渗滤液为原料,对几种渗滤液预处理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使用次氯氧化法方案降解COD并去除氨氮。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pH值为5,次氯酸钙加药量为渗滤液质量的2.5%,反应时间为1h,反应后COD降至407mg/L,氨氮降至2.6mg/L,为后续处理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运营维护。  相似文献   

6.
徐长思 《节能》2014,(2):12-15
针对硅藻土过滤吸附去除模拟垃圾渗滤中有机污染物实验,从硅藻土用量、pH、吸附时间、絮凝剂投加量等方面,探讨了硅藻土对垃圾渗滤中COD及氮化物的去除能力。结果显示,当400g硅藻土与1L水混合成预涂液,垃圾渗滤液pH值为7,垃圾渗滤液与硅藻土混合吸附时间为20min,1L污水中氯化铝絮凝剂(10%)投加量为300ml时,硅藻土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及氮化物的去除能力最强。研究认为,硅藻土作为过滤吸附剂可有效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及氮化物的污水。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介绍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适宜处理流程,采用了2级絮凝沉淀池、UBF+CASS及氨吹脱塔3项技术,有效地去除了渗滤液中的COD、BOD5、和NH4-N.该研究成果已用于福州市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工程设计,也可应用于其他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淼  徐龙君  程李钰 《太阳能学报》2018,39(9):2641-2647
处理过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与好氧污泥悬浊液的混合液按不同体积配比(0%、25%、50%、75%和100%),作为阴极液,构建生物阴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研究其产电特征以及对阳极底物和阴极液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过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作为阴极液时,MFC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较其作为阳极液时分别提高2.27倍和42%。处理过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与好氧活性污泥悬浊液的混合液作为阴极液可提高MFC的产电性能和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体积比为75%的处理过的老龄垃圾渗滤液作为阴极液时,能显著提高MFC产电效果,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密度最大,分别为498 mV、295.2 mW/m~3,内阻最小为244Ω,阳极COD去除率最高为44.81%。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MSW)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质能产生大量可造成有机污染的渗滤液,这些渗滤液的流失对填埋垃圾的产气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确定损失的这部分渗滤液的产气能力,对模拟填埋100 d的处于酸化阶段的渗滤液实施了70d的厌氧消化试验.试验过程中对渗滤液的产气量、甲烷含量、产沼气潜能、pH变化规律及COD去除率做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液沼气累积产量为34.55 ml/ml,甲烷浓度为65.0%,渗滤液产甲烷潜能为22.46 ml/g;pH值在开始两天下降至6.7,并在产气阶段逐渐上升到8.3;渗滤液的COD去除率为83.8%.基于对模拟填埋渗滤液的沼气潜能研究,一个开始填埋100d后的中国MSW填埋场流失的填埋气潜能已达到11.5%.  相似文献   

10.
国家环保总局指出,从2006年上半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看,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20.4亿吨,同比增长2.4%;COD排放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导致上半年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攀升的原因在于:GDP增速过快,导致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升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水平,降低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现根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特点,从脱氨氮处理、SBR生化处理、加氟消毒处理等工艺入手,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以上处理工艺的应用背景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内CO%、氨氮等指标得以科学控制,完全符合相关排放标准和要求.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2008年山西省晋中市COD和SO2减排情况,得出如下结论:COD减排主要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削减,占总削减量的69.7%;其次为结构调整削减,占总削减量的24.8%;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削减仅占总削减量的5.5%。SO2减排主要为非电工程削减,占40%以上;其次为电力工程削减和非电结构调整削减,分别占到20%~30%;比例最小的为电力结构调整削减,仅占到3.6%。指出,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晋中市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解酸化一体BAF”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性能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出水COD达到100mg/L左右,平均去除率为64.69%,出水NH3-N平均值是3.51mg/L,去除率为95.16%,出水TN平均值是29.17mg/L,去除率为64.29%,各单元处理效果分析表明装置各处理区域均均能达到较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化学絮凝预处理法提升垃圾渗滤液内COD的清除效果,最终确定了PAFCS的最佳配比是4∶1,最佳投放量体积比是6∶1000,最好pH值是7.0,COD最大清除率能达到51.3%;明确了PASiC的最佳配比是1∶4,最佳投入量体积比是6∶1000,最好pH值是5.5,COD最大清除率能达到65.2%;明确了PAC与PAM联合絮凝剂的PAC (40g/L)最好投入量体积比是6∶1000,PAM (4g/L)最好用量体积比是1.5∶1000,最好的反应pH值是7.0,COD最大清除率能达到70.4%.PAC与PAM联合絮凝剂为最佳预治理絮凝剂.  相似文献   

15.
研究考察不同体积分数的老龄垃圾渗滤液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40%时,MFC的产电效能最佳,输出电压最高可达370 mV,功率密度为939 mW/m3,且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43.3%;无机氮的去除与产电周期有较大关系,当体积分数为100%时,氨氮去除率可达84.1%,表明...  相似文献   

16.
以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为例,介绍了该渗滤液处理站采用"物化+生化+膜深度处理"组合处理工艺,分析了影响渗滤液系统高效运行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的措施.通过探索加强物化、生化、膜处理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设施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使渗滤液处理系统长周期高效、稳定运行,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Fenton法处理膜提取渗滤液MBR-NF截留液中腐植酸产生的超滤透过液。考察了Fe~(2+)投加量、n(H_2O_2)/n(Fe~(2+))投加比、初始pH等因素对COD及UV_(254)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该反应去除COD过程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Fe~(2+)投加量为0.07mol/L,(H_2O_2)/n(Fe~(2+))投加比为3,初始pH为7.06。在最佳条件下,COD和腐植酸(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61.23%和89.12%。Fenton法处理膜提取腐植酸过程中产生的超滤透过液的COD去除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PRB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维  杨军锋  王立东  闫广宇  王虎 《节能》2006,25(9):13-16
应用原位修复地下水的新技术———渗透反应格栅(PRB),以被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粉煤灰和膨润土为反应介质,设计了两种可渗透反应格栅。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反应介质主要利用吸附特性去除靶污染物,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对Cr6+、NH4+的去除率均为50%左右,说明PRB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是可行的。还简要分析了PRB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PRB反应介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二株假单胞菌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COD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生物质气化中产生的洗焦废水得到循-环使用,首先用木屑、活性炭过滤预处理,滤液用菌种Pseudomonas SP1和Pseudomonas SP2进行进一步好氧降解。结果表明,COD浓度小于1800mg/L,采用两种菌降解颗粒活性炭过滤后的洗焦废水,均达到了理想的降解效果。SP1和SP2的COD去除率分别为73.2%和82.9%,SP2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SP1。当SP1和SP2等量混合降解颗粒活性炭过滤后的洗焦废水时,COD去除率达到98.1%。然后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未经过滤预处理的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经挂膜和增菌后,反应器可得到稳定和高效的运转,进水浓度1800mg/L,水滞留期保持在36h,洗焦废水的COD去除率为89%,苯、萘、酚、蒽、喹啉和异喹啉的去除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萍  孙富伟  周守菊 《中外能源》2012,17(5):104-109
空气(氮气)泡沫可循环钻井过程中,泡沫钻井液会产生大量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泡沫钻井液废水COD值高,且富含表面活性剂,其单一处理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对各种处理剂及其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各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制订了“混凝-氧化-吸附”的组合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处理剂的加入量,处理剂的作用时间等对于COD的去除均有一定影响.按照国家标准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COD测定,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钠基膨润土、次氯酸钠和活性炭4种处理剂对此种泡沫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其加入量分别为0.2%、1.4%、11.2%和1.2%,处理时间分别为5h、6h、7h和8h.通过多步骤的处理,成功将泡沫钻井液废水COD值从高达4560mg/L降至200mg/L以内,使其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