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三信城市家园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从传统住宅区到社区规划;从“以人为本”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单纯物质性规划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一体的多元化;可持续性的,生态型的小区规划已成为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首先讨论住宅区、居住区、社区等概念 ,并介绍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的缘起及内容。然后探讨了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问题 ,涉及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演进、社区规划的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佳燕 《世界建筑》2022,(11):34-35
文章评述近年来我国社区规划工作的快速发展,本质上体现出对于“社区”和“规划”两个概念的再认知,并以“回归基层”和高品质“场所营造”为重要命题,进而从制度化、专长化、层级化、过程化4个方面总结社区规划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挑战,以及在地方开展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社区规划中参与主体及其角色的变化,对美国、英国及台湾地区社区规划中参与主体及其所承担的角色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社区规划进行思考,认为应将社区规划融入现有规划体系,建构以社区为主体,政府、规划师、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参与、协作的社区规划,并实现政府从“主导”到“引导”,社区从“客体”到“主体”,规划师从“主导”到“组织、沟通”,非政府组织参与、推动等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主要介绍了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差异 ,并由此深入分析西方住区规划理论向社区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 ,最后总结了我国住宅区规划的现状 ,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以及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1994年发起的洛杉矶“巴士乘客联盟”的交通公平运动,分析了美国社区规划的典型特征,并以上海社区规划为代表,对比了中美社区规划在社区性质、规划内容、公众参与和社区规划师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最终提出了相应的中国社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读美国社区发展及规划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完善,美国社区规划从19世纪发展至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并产生相应的设计理念.从最初重视社区景观营造的物质形态规划,到20世纪中期强调社区服务功能的实用主义规划,到当代以人的感受为核心的新城市主义规划.这些理念有效指导了当时美国社区的规划和发展.通过介绍美国当代社区规划动态,以及社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诠释规划和设计理念要与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相结合,规划的本质是创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规划已在我国全面开展,建筑规划界都在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此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村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千村一面,百镇同貌”的规划设计更使得很多村镇失去原有独特的风貌,古老农村的建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本文从农村社区规划的视角,对现阶段农村社区规划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 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目标,应对新型 城镇化内涵式发展要求。社区是社会生活的 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社区规划 是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区治理层面延 展社区规划内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 从社区、社区规划与社会治理三个基本概念 辨析出发,探讨社区规划深入社会治理创新 的基础和机遇;同时以重庆市首个城市社区 发展规划为例,论述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社 区规划的地方途径。研究认为,公众全过程 参与社区规划和有效的行动计划是实现社区 治理乃至社区发展的关键;由于地方自然、 人文和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探索社区规划 的地方途径是社区规划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 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周青萍  朱黎山 《规划师》2005,21(8):33-35
铜溪社区规划从人居环境的健康性、自然环境的亲和性、环境保护和住宅内在品质等方面体现“健康住宅”理念;从邻里单位规划、文化设施规划等方面体现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并提出明确社区管理部门,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字化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数字化社区概念、内容进行了论述,对我国数字化社区建设的意义、现状进行了讨论,对当前数字化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好两个平台,做好两个服务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郭健  龚毅  李挚 《中外建筑》2014,(1):96-99
在长沙天心区湘园社区试点“社区规划师”,明确社区规划师工作内容。通过“社区规划师”深入社区调研,深化公众参与,反映社区基层诉求,搭建规划管理部门和基层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社区居民对城市规划的参与程度,更好的促进居民参与到社区规划中来,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进而破解社区发展的难点,推进社区建设和转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当前参与式城市微更新逐渐从空间营造过渡到社区营造,居民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关键难题。[方法]首先综述城市微更新中社区花园作为居民参与从空间营造转向基层治理的载体,强调其中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构建的重要性;在城市微更新与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交叉下,搭建起“更新治理—参与行动—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促进认知形成的分析框架。其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市民系统性参与社区花园与社区规划为例,基于居民更新行动阶段的参与前意识认知、参与中实践转换、参与后情感反馈的行动路径,分析在地居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情况,即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参与行动路径促进意识形成的可行性及探究意识对空间反馈作用。最后从城市微更新的空间维度出发,总结居民的全过程参与行动对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有效行动路径,并对其反馈机制做出阐释。[结果]结果显示在参与式行动介入后,居民们对于街道的情感认知有所提升,在共同体意识上可以概括为4种不同层次类型,依次为利益共同体意识、情感共同体意识、价值共同体意识和生活共同体意识。[结论]为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可行的参与式行动路径,并凝练共同体形成类型,以期为优化城市微更新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智慧社区建设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在规划设计阶段、开发建设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统筹规划、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保障信息安全等措施实现智慧社区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社区的规划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战后城市开发史的变迁与“边缘城市”开发建设的误区和界限的基础上,阐述了可持续社区的规划理念与要素及规划的原则,并介绍了美国具有代表性的3例可持续社区规划的原则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居区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区划分为自发聚居、简易安置、集中安置3个类型。通过现场察看以及对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流动人口自发聚居区居住环境恶劣、公共服务缺乏,聚居者之间沟通较少,社会矛盾突出;简易安置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尽管物质条件简陋,但管理规范、配套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居住群体之间有较强的认同感,聚居区治安状况、邻里融洽度均较好;而集中安置的聚居区居住环境较好,服务设施完善,且聚居人员文化背景趋同,较易形成认同感,该类聚居区已成为未来改善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状况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研究为理解社区感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理性。与此同时,70年代以来,社区发展和邻里保护在实践中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今天,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相似文献   

18.
林航 《中外建筑》2014,(12):89-92
基于福建省开展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的契机,本文从社区营造的角度入手,通过总结与分析福州示范社区——军门社区在公共空间塑造、公共景观改造、公共事务管理、公众互动参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寻求宜居建设与社区营造之间的联系,进而找寻通过营造外在环境促进内在社区感唤回与提高的途径,以期为其它社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罗震东  王旭 《规划师》2010,26(3):83-87
虚拟社区的实体化是虚拟社区发展的一个新现象,本质上是虚拟社区的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在其实体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空间的重塑。南京西祠街区是依照"西祠胡同"虚拟社区设计建设的一个在现实空间中真实运行的城市社区,属于典型的虚拟社区实体化现象。虚拟社区的实体化有其产生需求与作用机制,并且在物质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方面呈现出空间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0.
段翔 《山西建筑》2005,31(9):20-21
针对城市中商业开发的住宅小区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与良好城市意象的形成,对社区外部空间利用与社区商业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