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1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驱动下的数据新闻报道热潮席卷全球。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具有以开放数据为基础的新闻报道、以数据图表为呈现方式的新闻叙事和以用户体验为重心的新闻制作的特点。但是数据新闻在报道中要谨防唯数据化倾向的出现,而忽略新闻的思想和价值,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健康传播是人类自古以来便有的社会现象,但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仅有47年的历史,在国内更是一个新兴课题。在大众媒介的深度介入下,尤其在移动互联网"触角"无所不及的今天,传受双方的角色扮演发生重大变化,人类关于健康传播的互动传播活动,在变得更为高效的同时,也变得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本文探讨了现代快报"大健康"全媒体平台健康新闻报道的互动传播。现代快报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以"大健康"全媒体平台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在健康新闻报道的互动传播探索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2)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新闻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重视,数据可视化成为近年来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以新浪"图解"专栏的相关数据新闻报道为例,从数据新闻选题的构成、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数据新闻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数据新闻实践的特点与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会议是新闻素材的重要来源,在党报报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报道会议新闻,使之既能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让广大群众愿意看、愿意接受、愿意思考,是当代新闻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提炼会议新闻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会议新闻报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出通过改进和创新会议新闻报道的形式、语言,挖掘会议背景和环境,做好会议的宣传报道,使广大群众接收到重要和全面的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近年来,都市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张报纸如何让读者爱看愿看,成为各个报社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淮北晨刊》为例,从"报纸为读者提供参考新闻传播途径,形成互动,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广泛性"、"报纸要积极创造条件,架起双方沟通的桥梁,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针对性"、"满足读者对信息的知情权、观点的表达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批评建议权及监督权,形成监督互动,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亲民性"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优化新闻报道内容,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745-749
近年来,大数据所带来的数据革命冲击着各个行业的业务功能,在传媒领域,数据新闻被视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数据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有利于扩展新闻报道方式,深化新闻独特价值,提升受众信息体验.业界在数据可视化领域做出诸多有益尝试,而针对新闻领域数据可视化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结合新媒体的实践案例,对新闻数据可视化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解读数据可视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2)
随着大量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如果报道者不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方法和新闻报道技巧,那么对数据统计的理解,以及对新闻报道描述往往就比较单一,会给受众造成枯燥与乏味之感。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它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以外,往往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十分讲究的。用形象写作再现数据以及事实,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6)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可视化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国外一些主流媒体的可视化新闻发展与国内相比,无论是从观点理念、技术手段还是制作团队上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本文从英国《卫报》中可视化新闻的一些特点出发,分析国内可视化新闻报道存在的差距,初步地对新媒介环境下可视化新闻报道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这一新的报道样式持续发展留下有益注脚。  相似文献   

9.
正为全面推进"智慧净月"建设,2019年4月19日,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张树清教授和净月区新闻信息中心许文巍副主任一行五人到长春市测绘院进行"智慧净月"建设交流,长春市测绘院荆玉平副院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上,长春市测绘院以智慧长春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国家试点项目为切入点,以智慧净月时空大数据深化应用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智慧净月"建设成果,并通过以地理实体为基础,汇聚净月区各部门专题信息,为"智慧净月"建设提供升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党媒的党建新闻报道是挑战,也是机遇,其应对的重点在于重构党建报道平台与渠道,拓宽党建报道领域、创新党建报道形式。深圳特区报"读特"新闻客户端党建频道从媒体融合平台的重构、"内容为王"的重塑、党建宣传与教育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摸索出一条党建新闻报道新路。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5)
都市报发展至今,随着其社会影响力的增强,已经把越来越多的版面与篇幅留给了时政新闻报道。而时政新闻所涉及的一个主要方面,则是关于政府、政要和政策的会议报道。本文简要谈谈如何选取会议中的有效新闻信息以及怎样让会议新闻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2)
新闻报道的平衡是西方新闻界普遍遵守的职业规范之一。甚至有西方学者提出用"平衡"、"公正"代替曾经被称为"不死之神"的"客观"。在我国新闻实践领域,新闻报道的平衡手法也逐渐被运用。新闻报道的平衡是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主导性因素和意见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和意见的理性表现。笔者对新闻报道的平衡的界定包含了"操作"和"理念"两个层面的内涵:它既是新闻工作者道德上的自律,又是新闻写作与版面编排的一种技巧。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
大数据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新闻领域,媒体逐渐意识到数据新闻的魅力。作为呈现数据新闻的主要方式,可视化成为媒体的新宠,尤其是网络媒体。纸媒平台的可视化信息主要以看图说话为主,数据新闻来袭,这样的可视化已经满足不了受众对新闻深度的要求。本文探讨将网络或数字平台上的数据新闻搬移到纸质平台上实现数据可视化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5)
法制新闻在地方媒体的各类新闻节目中向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各家媒体竞相争抢的新闻资源。以往地方媒体对此类新闻报道都是集中在"辖区"以内,不过随着媒体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将触角伸向全国性重大法制新闻事件,参与此类报道,不仅可以扩大新闻选题范围,更能彰显媒体权威性。而作为外地媒体,参与这类报道往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如何报道好这类新闻呢?笔者就自己曾经参与报道的"重庆警方击毙周克华"题材,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8)
<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竞争力量迅速崛起,导致传统新闻机构的话语权进一步稀释和消解。因此,积极展开大数据时代的社会舆论分析与把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版)由喻国明、李彪、杨雅、李慧娟共同著写,作者以大数据时代亲历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展开新闻舆论分析与把握进行了深入而科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6):205-207
元话语是一种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或者说话人引导读者理解语篇的方法。互动元话语是元话语的次范畴,涉及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关系,对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互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内政治类英文报道为材料,从模糊语、增强语和自称语这三个方面分析互动元话语在此类新闻报道的使用情况,以更好地了解国内政治类英文报道如何使用互动元话语来形成新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5)
当下犯罪新闻报道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致使本应严肃、准确的犯罪新闻出现了娱乐化现象,还产生"暴力诱导""媒体审判"等消极影响。本文以"富二代"犯罪新闻报道为例,考察犯罪新闻报道失范的表现,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3)
数据新闻拥有比传统新闻报道更为复杂的叙事维度,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在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革,改变了传统新闻内容的叙事模式。《新京报》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典型代表,开发了多个数据新闻栏目,生产出了契合热点的深度化数据新闻,是数据新闻探索之路的先行者。在未来,新闻媒体还需强化数据新闻的故事性叙事,进行全媒体内容生产,在数据新闻的探索之路上进行更具深度的挖掘。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7)
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众意识的觉醒及传媒生态的深刻变化,对传统媒体的民生新闻报道提出严峻考验。本文从拓宽议题设置、平衡舆论生态和强化深层互动三方面探讨民生新闻的创新取向,旨在推进传统媒体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7)
新闻媒体要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就必须深刻认识"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本文从走基层入手,阐述了新闻社会价值的提升离不开"走转改"这一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