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4,(5)
本文以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为研究对象,指出手机网民在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的社交活动会随着媒介特性和功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通过对社交圈、社交场景、社交内容、社交体验、实用功能、图像美化等多角度剖析,提出了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更加生活化并且更具表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片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内容,随之发展兴起的兴趣图谱网站,也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而且对于庞大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进而成为网络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本文对兴趣图谱类网站的用户社交进行研究,探讨兴趣相投的"陌生人"的社交机制,研究其社交网络化功能对用户间互动和提高用户"弱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9)
作为新媒体,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网络社交平台,其自由、便捷的交流方式甚至让整个社会对其产生依赖。文章探讨了此类平台的特点、大学生对其爱不释手的原因,并建议培养学生合理的手机使用习惯,不被科技"绑架",真正做到让科技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1)
网络水军是新媒体发展的产物,以网络空间中信息的自由传播为基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带来了便利。自净化机制是网络自带的运行机制,在媒体信息充分流动、网络用户高度互动、网民素养进一步提升的大背景下可以发挥一定效用,切断网络谣言的传播途径、缩短伪信息的生命周期。然而,在树立"意见领袖"、纠正网民主观"表达偏差"方面,自净化机制所起的效用有限,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乏力"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0)
狭义的网络暴力是舆论极端化的一种体现,是现实世界的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它根植于网络媒体,起源于网民对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的极大不满,发生于网络空间如社交网站、论坛等平台,事件在网络媒介中情绪化、非理化、极端化的传播,形成一边倒的舆论,最终产生"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
得益于数字化发展和社交媒体的不断普及,网民借助图像抒发个体情绪的需求随之增长,表情包在网络社会引发热潮,并逐渐融入日常网络社交之中。从后现代语境来看,这种具有碎片化与多元化叙事风格的表情包,不仅是青年网民群体在热门事件中的情感和话语表达方式,更是通过符号的"拟像"与"戏仿"打破了时空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自社交网络兴起以来,人们对传统交往资源的依赖正在逐渐降低,对社交媒体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且随着手机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更是成为当今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从社交文化角度入手,分析了在后工业化时代松散的社交人际关系需求下,社交网络顺势兴起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社交网络大潮下出现的新的社交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7)
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交平台,人类可以超越传统交往的时空限制、主体范围限制、交往方式的限制。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网络的社交功能可以用"社会互动"一词描述。微博作为新兴的社交平台,既有传统的网络社会互动的特点,又实现对人类互动行为的重构。本文通过概述新浪微博作为网络互动平台所具有的共性,结合新浪微博互动呈现出的新特点解析网络中的社会互动,并探讨网络互动与现实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3)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社交媒体的活跃,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媒介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由网络民意引发。鉴于网络民意的巨大影响力,研究网民互动心理和活跃度,对公共事务的处理和公共决策的执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河马论坛作为河北省最大网络媒体——河北新闻网的互动社区,在提供研究数据和帖文内容的遴选上,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对河马论坛用户的研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河北省网民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5)
"微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已迅速占领高职学生日常,利用社交网络对高职生进行思想疏导教育已成为当前思想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社交网络对高职院大学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探索其成因,为增强高职院大学生思想疏导教育实效性提供一些参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0)
近日有关利用手机微信平台"附近的人"功能,连续变换三次以上的地点,加上GPS地图的辅助,就能对1000米范围以内的其他用户的位置完成定位的网络传言,一时引起网络上众说纷纭。目前,"微信三点定位"已经相关媒体和专家证实确实可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公众担忧情绪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似乎我们的网络的各类平台的融合互动之下,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社会中的透明人。如果说从前的网络人肉、业务隐私信息泄露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所为,那么"三点定位"这种全方位的人身暴露似乎是用户自己所为所造成的大范围大规模的自我曝光,然而微信作为一种越发方便和广泛的社交平台是否还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是否又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公民的自身权利,以及官方是否能够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为大家提供保护,这些都是当下迫切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1)
微信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开辟了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随着"微微之火"成"燎原之势",微信对社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探微信传播的优势、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7)
社交网络使交流越来越便捷,但为什么连接越来越便捷,而人们却越来越孤独,甚至陷入"在一起孤独"的境地?本文主要对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将手机看作"为我所用"的工具,达成"独处的自我"是摆脱孤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7)
短视频分享应用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社交应用,用户可以将手机拍摄的短视频发布到个人主页、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继文字、图片、语音之后,短视频分享成为移动社交领域的一股新潮流。短视频分享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而且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7)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企业逐步将社交因素融入其发展模式之中,形成网络社区电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网络社区电商以互动为纽带增加了用户粘度,而如何进一步提高用户购买意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小红书是一家典型的网络虚拟社区电商平台,自诞生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本文在小红书经营模式的基础之上,探讨如何提高网络社区电商用户的购买意愿,为网络社区电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9)
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玉林的"狗肉节"并不被外界所知。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对"狗肉节"的声讨中,新媒体平台对舆论的产生和发酵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观当下,多数网民在网络这一新媒体环境中的媒介素养却有待提高。本文以玉林"狗肉节"事件在网络中的舆论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网民在其中的媒介表现,并对如何提高网民的新媒介素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1,(2)
社交电商是"社交+电商"的产物,其发展开创了网络经济的新天地。文章应用商业模式三维度概念模型,以社交电商代表拼多多为例,从市场定位、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三个方面阐述拼多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从非财务绩效与财务绩效两个方面对企业绩效进行同行业对比分析;并从收入与成本费用两个角度探讨商业模式影响企业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拼多多在以拼团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下,企业绩效相较于其他平台表现良好;通过依托微信等社交平台能够实现流量转化并获得大量活跃用户,提高平台交易额;采用激励用户、刺激随机消费等促成交易完成,能够实现收入的不断增长并影响企业绩效。虽然目前由于平台建设和销售费用等增加,其利润为负,但其快速增长能力和强大数据资产能力,预示其未来良好的价值增长潜力。拼多多与利润相比反差巨大的市值证明它得到了市场投资者的认可。本案例也显示了现有会计计量数据对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价值反映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3)
社交电商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新模式,其方便、低价、刺激消费者需求而迎合大众的消费观,通过社交平台的分享,让大众也能在社交中成为消费者,这种类似于"弹幕式购物"方式进一步拓展了电商市场。但为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下去,面对商家货品质量堪忧,物流转运速度慢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受损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篇文章通过从对社交电商进行SWOT分析和市场调研报告入手,研究社交电商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实质,从完善售后平台、监管物流速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逐步提高商家门槛来打造高效率服务,提高用户粘度来保证社交电商的长远发展这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实现我国电商行业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5):108-109
新常态背景下,平台商业模式可从需求侧发力,为用户持续提供优质产品,从而逐步提高企业绩效,驱动经济增长,开辟经济发展新空间。当前,构建平台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汇聚内外部资源、发挥网络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的首选,而学术界有关平台商业模式的研究也从最初的双边市场角度转向日益复杂的多边市场角度,包括平台提供者、用户、供应方、互补方等多个群体在内的平台商业模式成为研究热点。最新研究表明,平台商业模式价值体系的架构主要围绕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四个基本要素展开。平台商业模式具备非线性价值逻辑关系,包括多个价值创造主体,注重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建、共生、共融,其竞争优势来源于扩大用户规模和增强关系密度双重驱动下的网络效应。平台商业模式强调用户本位主义,强调平台提供者的企业职能、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其未来研究应基于案例加强对不同平台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过程的探索,并重点关注平台商业模式治理问题、新技术群情境下的平台商业模式应用问题、平台跨界竞争问题、平台商业模式盛行下的政府监管与平台自治相互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2):55-5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整个世界已经被互联网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相距万里却能看见彼此的笑容,身在一国却能纵览世界风景。而那些长期遨游网络的人,被统称为网民。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完善与整合,网络已然成为国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是网民进行各种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的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相关报告,到2016年5月,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近8亿人。在这其中,使用手机的用户占了较大比例。然而,互联网从本质上讲,其实是现实社会在高速网络世界上的延伸,其本质并无较大区别。但是,有一部分网民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认为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是匿名,在匿名的面纱下就可以肆意妄为,而不需要对任何行为进行负责。正是由于这种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导致这些网民经常心存侥幸,不负责任地通过互联网散布各种不恰当的不实论断、进行各种侵犯他人隐私的"人肉搜索"、恶意攻击、谩骂泄愤,甚至发展成为网络犯罪,对社会危害极大,这类以键盘为武器对他人甚至社会进行侵害的暴民,被很多媒体称作键盘侠。互联网虽然是虚拟的、不可触摸的,但互联网暴力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对稳定的互联网环境的破坏力以及对其他公民合法权利的伤害能力。怎样抵制互联网暴力侵权的继续产生,对网络空间进行最大可能的净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务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