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7):21-23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并控制SAP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70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SAP,分为SAP组和非SAP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卒中类型、性别、年龄、房颤、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障碍、鼻饲治疗、使用抑酸剂、使用脱水剂、气管插管/切开、使用呼吸机、住院天数等均与SA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障碍、鼻饲治疗、使用抑酸剂、脱水治疗、住院日≥14 d是SAP的危险因素。结论:SAP严重影响脑卒中预后,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降低S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炎症性肠炎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炎症性肠炎患者10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收集一般资料、HP感染情况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炎症性肠炎影响因素,并分析HP感染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P感染为炎症性肠炎保护性因素,CRP≥5mg/L、IL-6≥25ng/L、PCT≥0.5μg/L、TNF-α≥30 fmol/ml为危险因素(P<0.05)。HP感染与CRP、IL-6、PCT及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3、-0.727、-0.593、-0.810,P<0.05)。结论 HP感染为炎症性肠炎保护性因素,且炎症性肠炎患者HP感染与CRP、IL-6、PCT及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目的分析急诊肠梗阻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外二科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540例,依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40)与未感染组(n=500),检测感染组切口感染病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年龄≥65岁、病程、BMI、BMI≥28kg/m2、手术时间、手术时间≥120min、住院时间、夏季、手术分级4级、切口类型、是否输血、是否合理预防用药、糖尿病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感染切口共检出病原菌140株,检出比例最高为大肠埃希菌(32.14%)。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病程、BMI≥28kg/m2、手术时间≥120min、夏季手术、手术分级4级、切口类型、未输血、未合理预防用药、糖尿病等均为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病程、BMI≥28kg/m2、手术时间≥120min、夏季手术、手术分级4级、切口类型、未输血、未合理预防用药、糖尿病等均为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6):56-59
目的:通过对股骨颈修复患者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2015年行股骨颈修复的203例患者进行监测,统一填写调查表,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203例患者,其中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97%。手术危险指数主要集中在0级和1级,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56%和13.04%;手术部位感染以表浅切口感染为主,占75.00%;感染病原菌均为条件致病菌。术前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麻醉评分、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危险指数、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与手术部位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术前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麻醉分级、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危险指数、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等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5):72-7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便秘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电子结肠镜检查需行肠道准备的老年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肠道准备,临床护理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肠道准备,对两组患者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末次排便情况、清洁灌肠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末次排便合格率高于常规组,清洁灌肠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满意度评分为(91.69±0.63)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63±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呕吐、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式肠道准备应用在老年肠镜患者的手术中,可有效提高末次排便合格率,降低清洁灌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郎梅春  王冰  李秋华 《矿产勘查》2010,(9):40-41,46
目的了解九江市第三人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333例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3例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其中277例(83.18%)于术前0.5~2 h给药;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在65例手术时间〉3 h的患者中,仅5例(7.69%)于术中追加了一次抗菌药物。仅手术前单用一次抗菌药物者4例(1.20%);手术后用药?24h者11例(3.3%),1-3 d者82例(24.63%),4-7 d者114例(34.23%),7-14 d者110例(33.03%),〉14 d者12例(3.61%)。术前0.5-2 h预防用药共8类11种,头孢菌素类(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与复方β-内酰胺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各占25.99%,其余依次是磷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占66.97%,其次为单一用药占30.33%。结论该院在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如用药时机不恰当、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间持续过长等。因此,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规范化使用应予以重视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目的总结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膀胱癌根治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病人中的使用体会。方法回顾性收集56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使用传统灌肠法进行肠道清洁;35例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配合灌肠法进行肠道清洁。比较分析两组不同灌肠方法的肠道清洁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聚乙二醇组在肠道清洁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灌肠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配合灌肠法应用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病人,能够提高肠道清洁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病人舒适性、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6):70-72
目的:探讨在进行外科手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清洁上的效果以及伴随症状。方法: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集需要做术前肠道准备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后按照肠道清洁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1000 m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排便情况、肠道清洁度、有无不良反应以及心理变化。结果:两组均都有良好的肠道清理效果,虽然观察组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但是均能达到理想效果。观察组肠道准备中伴随的不良症状少于对照组,排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紧张恐惧心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之下,在肠道清洁、排便情况上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优于传统的肥皂水清洁灌肠法,而且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少,是优秀的肠道清洁用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2):1-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98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术后肺炎与多个因素的关系,评价肺炎的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65例(6.6%)患者术后出现肺炎,平均术后(6.0±2.1)d发生肺炎。术后肺炎患者30 d内死亡率高于非肺炎患者(P<0.05)。术后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非肺炎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肺炎与年龄、糖尿病、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肺功能不全、术前白蛋白水平、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除范围以及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术前白蛋白、肺功能不全、手术切除范围、糖尿病以及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是影响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肺炎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与非肺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肺炎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的状况,及时消除高危因素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5)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脱垂与非脱垂子宫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集85例阴式子宫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脱垂子宫18例,非脱垂子宫67例。结果:85例患者均能顺利经阴道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00min,出血量150~320ml,平均住院天数5~9d。结论:阴式子宫切除对于非脱垂子宫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