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间水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水体质量变化情况,选取水库干流全程和主要支流典型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水库蓄水期间水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库区干流水质较好且总体稳定,但支流水质总体较差,支流回水区各断面水质以Ⅳ类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与蓄水前相比,支流水质明显下降,大部分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状况,部分支流回水区的局部河段发生了水华。水质分析结果为针对性地制定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浑河干流2016-2018年的4个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可知,浑河干流大伙房水库以上水质为II类,而大伙房水库以下河段氨氮浓度沿程逐渐升高现象,整个河段CODCr基本能满足水质要求,应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的数学模型对6个断面的水质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氨氮浓度沿程也是呈整体上升趋势,和4个断面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了解渭河干流(陕西段)的水环境质量情况,本文根据2000-2008年陕西段渭河干流13个水质监控断面的监测资料,选取COD、NH3-N、BOD5、DO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对该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渭河干流陕西段综合水质指数介于1.967~5之间,表明该段河流已受到污染。自常兴桥断面直至潼关吊桥断面,COD、NH3-N、BOD5、DO的监测浓度仍然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限值要求,污染严重。②自2003年以来,渭河干流陕西段河流水体水质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主要表现在宝鸡市境内河段,这可能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的变化相关。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以细化的数值反映了评价结果,可进一步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汉江丹江口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秀花  胡安焱 《人民长江》2008,39(15):36-38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水源地的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调水水质,甚至决定着工程的效益.在分析丹江口水库及其支流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应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来计算白河断面和水库坝上断面主要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并对显著上升因子进行累积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水库水质总体上能达到调水的标准(Ⅱ类),但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COD呈显著上升趋势.通过变化曲线和累积变化曲线分析表明.1994年后主要污染物氨氮和COD的浓度增加较快,呈有机型污染趋势.因此,应对各支流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保证当地和调水区的人体健康、生态平衡和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10 a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段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汉江湖北段干流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支流水质趋于好转,部分支流污染依然严重;丹江口库区干流及入库支流水质稳定,但枯水期水质污染突显;汉江下游“水华”频发,出现频次越来越密。在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水质演变趋势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三峡库区干、支流水质现状及其在蓄水前、135m蓄水后和156m蓄水后3个阶段的演变趋势,研究水库蓄水对库区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区干流现状水质总体较好且蓄水前后保持基本稳定;库区支流蓄水后水质有所下降,现状水质总体较差;部分支流的局部区段在蓄水后发生了水华。结合库区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峡水库的水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011年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64个断面进行水资源质量评价,并对主要省界断面进行水质评价,将其与2010年水质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改善水质的对策。本文对评价项目、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黄河上游河段水质良好,黄河下游河段虽然水质超标,但是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黄河中游水质污染比较严重,需要加强黄河流域的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8.
韦利珠 《人民珠江》2014,(6):130-133
通过对九洲江广西流域各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对其下游广西广东交接断面多年水质污染趋势进行分析,表明九洲江水体水质污染严重,污染物入河量呈上升趋势,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功能区达标率低。并指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原因,提出了保护治理水功能区的对策,为确保九洲江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渭河陕西段河水水质COD、NH3-N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是重要的地表水体。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农业用水量不断上升,排入渭河的污染物质逐年增加,致使渭河的水质污染不断加剧,已基本丧失了其原有功能。分析渭河水质变化特征对于防治渭河水污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渭河干流的19个监测断面以及渭河(陕西段)断面的COD和NH3-N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渭河的水质总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渭河干流仍有1/2的监测断面没有达到水环境功能的要求,2007-2011年虽然渭河一些断面的水质仍为劣Ⅴ类,但COD和氨氮的浓度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夏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污染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夏河干流及5条支流水质监测断面进行监测分析和调查评价,发现大夏河流域大部分河流仅源头上游水质尚好,中下游明显受到污染。污染河段有大夏河折桥段、合作河合作段、红水河临夏段、牛津河取水口段,主要纳污河段污染物超标严重,甚至达到Ⅴ类。该流域中企业直接排污、排污管网不配套、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河道内非法采沙、水土流失、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污染物超标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浅析莱芜市水污染防治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水污染现状 1.1地面水水污染现状 根据2000年9月份对全市50个监测断面的监测和各河段的调查,按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评价,分析污染情况。 1.1.1 河道水质 牟汶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的工矿企业、城镇的下游都为超V类水,量算总长度172km;个别河段为Ⅳ类水,量算总长度16.5km,只有源头和人口相对稀少、没有工矿企业的河段为I-Ⅲ类水,量算长度148km。瀛汶河水质污染相对较轻。V类水河长仅为4.6km,干流大部分为Ⅳ类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榕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将其评价结果与单因子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榕江干流中上游及其以上河段的水质较好;干流中下游及其以下河段、主要一级支流北河和二级支流枫江受沿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水质较差,其中以枫江的污染状况最为严重。相比单因子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更适用于评价受多种污染物质影响水体的水质状况,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兰州段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季节性肯代尔检验法,对黄河干流兰州段及其区间内五条支流1983-1989年之间的水质污染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本河段水质污染类型、污染程度和发展趋势以及污染特点,为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改善水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图们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图们江流域干支流监测断面的常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不同年份的图们江流域水质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3—2007年,图们江干流及支流嘎呀河水质总体呈恶化趋势;2005—2007年间,布尔哈通河及海兰河污染水平控制较好,水质保持原有水平。总体来说,图们江地区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CODMn、石油类、挥发酚、BOD5和NH3-N等,而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图们江水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苏南运河苏锡常段沿岸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污的分布以及入河的排污情况进行了调查,计算出各种污水污染源的入河量,对污染源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苏南运河段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以及排污量最大的主要污染企业和城镇区。根据水质断面水质监测成果,对苏南运河段的水环境质量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了现状评价,得出了水质断面达标情况及主要的污染因子。此外,根据确定的水质目标,分别计算出各段水体的水环境容量、排污控制量和削减率,再结合现状排污量,对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了超标断面和超标污染因子,并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重庆段整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武娟  吕平毓 《人民长江》2011,42(11):74-76
三峡水库蓄水以后,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水质如何变化这一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三峡水库重庆段近几年水质数据的分析,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别对库区干流6个水质监测控制断面和主要支流的3个代表断面近6 a(2003~2008年)的主要污染指标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进行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库区江段水质参数浓度趋势以下降变化为主,总体水质状况6 a来基本趋于好转;库区重庆江段受总磷污染较为严重,且以呈上升变化为主,应加强对其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7.
对乌江流域2001—2005年水资源与水环境质量的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究水库建设与水资源及水质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乌江流域降雨量、地表水资源量、年平均含沙量等指标年际变化很大;流域水质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主要污染区域在乌江上、中游地区的支流河段;各级水库的年末蓄水量与降雨量有关,与工农业用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水库建设对流域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WQI模型、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和水环境健康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水质安全等级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11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干流和4条主要支流水质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及主要支流水质安全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通过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较高,且入库断面水质安全状况较差;影响水质安全指数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总氮和总磷等营养化指标,六价铬含量则直接决定了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大小。上述结论表明,在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中除应关注总氮和总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外,还要注意部分重金属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水质评价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了解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湟水干流水质状况,根据2018年1—12月湟水干流12个断面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六价铬(Cr6+)等5项指标监测数据,采用区间型贝叶斯模型评价湟水干流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区间型贝叶斯模型的排序结果能较为直观和准确地反映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情况,基本符合湟水从上游至下游呈“水质良好-水质恶化-水质好转”的水质变化趋势;湟水干流水质较差的断面基本位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城市集中河段,污染负荷大应是造成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未来应重点选择这些河段作为湟水水污染优先治理和水质监测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0.
水库建成运行后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质产生影响,东风岩枢纽库区及坝址下游均有水源保护区,利用MIKE21软件进行对流-扩散水质模型预测水质变化趋势,为库区及水源地水质保护、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拟定提供科学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建库后,东风岩坝址处、坝址以上岷江干流、坝下断面以及支流沫溪河COD与氨氮二个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以上标准,涌斯江河段入河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水质较现状略有改善,但改善并不明显,COD指标仍然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