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玉忠  周泉  程小平 《山东水利》2008,(9):57-57,60
1 旱灾及干旱成因分析 东昌府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区),现有农业人口69万人,耕地7.33万hm2.统计显示,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建国(1949年)581年间,出现不同程度旱灾111次,建国后至今发生中大旱灾9次,5年一次中小旱,十年一大旱,频繁的旱灾成为全区自然灾害第一大害,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如1999~2002年连年干旱,造成大面积西部高亢区群众吃水困难、农田减产绝产,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分析1999年以来9年的旱灾情况,平均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67万hm2,约占播种面积的25%左右,粮食减产约1.5万t,因旱造成3多万人、1多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30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部地区旱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中平原是广西旱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广西称桂中为“旱片”。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水资源匮乏,旱灾越来越严重,通过分析桂中旱灾成因和特征,增强防旱抗旱意识,合理开发水资源,改变逐年恶化的干旱状况,是新时期摆在水文人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阔,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历史上干旱灾害时有发生。针对黔西南州近年旱灾严重问题,采用干旱指数和旱灾饮水困难人口比例等指标分析了黔西南州旱灾特点,并挖掘黔西南州旱灾成灾原因,提出抗旱减灾的对策,为提高黔西南州整体抗旱减灾能力、降低旱灾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曹克勤 《治淮》2005,(3):8-9
安徽省淮北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降雨量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10年间,旱灾频繁发生,出现旱灾的年份就多达8年,有的年份春、夏、秋三季连旱.旱情最严重的1997年受旱面积达240万亩,2000年达200万亩.10年来,因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达7亿多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近10多亿元.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近60年来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严重制约了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对淮河流域1949年-2010年期间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各县区不同季节旱灾发生频次和易旱季节分布,以及不同程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和易旱地区分布,绘制了流域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易旱地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易发春夏旱、夏旱、夏秋旱和春旱,发生频次依次降低;流域易发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频次相对较少。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旱情监测、预测及预警提供基础资料,为防旱抗旱减灾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西南地区连年干旱,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西南地区干旱灾害具有受灾面积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连年受灾以及因旱农村饮水困难突出和农业因旱成灾率高、损失大等特点。从地理和气象角度分析,西南地区连年干旱灾害是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和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质和地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致。建议今后从加强水源工程建设、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及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等几个方面提高该地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7.
南亚国家经常发生旱灾,严重的旱灾会造成水资源短缺、经济损失及其他社会不良影响。目前,由于机构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影响了南亚国家抗旱和减轻旱灾的能力,有关机构和公众得不到旱灾及其旱情发展程度方面的信息。介绍了接近实时的遥测干旱和报告系统,及其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受自然地理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制约,遭遇特大干旱时,我国因旱引起临时人饮困难问题突出.根据1990-2019年全国各省份因旱临时饮水困难人口系列数据,分析了全国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时间演变过程及空间分布特征,全国因旱临时饮水困难人口从20世纪90年代的代际平均3 226.6万人递减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代际平均1462.8万人...  相似文献   

9.
1 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危害及成因 2009年入冬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遭遇干旱灾害,尤其是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五省(区、市)受灾最严重.截至3月31日,西南五省受灾人口6 130万人,有1 939万人、1 18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648万hm2,绝收面积11 1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这场大范围的、持久性的特大于旱令全国震动,受到广泛关注,丰水地区为何难以承受特大旱灾?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哈尔滨市所辖的10个县(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水浇地占旱田比例、旱田Ⅰ级响应补水井数、径流深、水资源模数、地下水开采现状等干旱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双城市属于特大干旱等级,根据2009年黑龙江省抗旱预案中采用因旱粮食减产率对旱灾进行的评定结果看,评价结果基本与各市县发生旱灾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以来,迁安市连续4年均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而且呈逐年加剧之势,干旱少雨造成农业严重减产,给农民收入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对导致旱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抗旱减灾的根本措施在于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以来,迁安市连续4年均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而且呈逐步加剧之势,干旱少雨造成农业严重减产,给农民收入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对导致旱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抗旱减灾的根本措施在于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重庆市1990~2016年旱情、气象、水利工程设施等数据,对重庆市综合旱情等级、旱情经验频率、降水量及距平分布、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市在1990~2016年的27 a时间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多年区域平均农业旱情指数为0.54,为中度旱情,多年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为213.73万人,为中度干旱,因旱饮水困难旱情等级、农业旱情等级整体呈逐年减弱的趋势;(2)不同旱情等级出现频率有所不同,轻度、中度、严重、特大干旱的发生频率分别为48.15%,44.45%,3.70%,3.70%,总体来看,重庆市的旱灾易发等级为轻度干旱;(3)造成干旱的原因有气象性、地域性、人为性等多种因素。为应对重庆市干旱灾害,提出主要对策建议: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抓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信息化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中依据1950年~2007年陕西省各县级行政区旱情旱灾统计资料,分析了陕西省的干旱灾害特征,用因旱粮食损失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定了各县级行政区旱灾易发频率,并用降水量、受旱比、成灾比、水资源条件等因子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了旱灾易发地区分布。为政府部门科学部署防旱抗旱措施,有效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今年又是旱情特别严重的一年,我们对旱灾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全省经济发展。 必须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用好水,管好水,合理调度。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我省将持续干旱,抗旱形势严峻,目前的抗旱规划布局较为合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坚持投入小、效益高的原则,要讲究科学性。要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抗旱结合起来,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 今年的重点工作,人畜饮水是第一位的,目前全省急需解决的农村饮水困难人口有 313万人,今年要解决 200万…  相似文献   

16.
广东旱灾成因与灾害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旱灾是广东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频率高,以春旱和秋旱为主,灾害损失严重且呈上升趋势。大气环流异常、厄尔尼诺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社会经济环境多变、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活动不合理、水利工程欠完善都是广东旱灾的致灾因子。旱灾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灾害链效应;诱发地质灾害、成潮、森林火灾、病虫害、瘟疫、人畜饮水困难,导致了粮食减产,从而恶化生态环境,阻滞经济发展,最终影响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防汛抗旱》2012,(1):16-16
近年来,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旱灾害、汶川地震和庙坝堰塞湖等自然灾害,重庆市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顽强拼搏,团结奋战,在系列旱灾中,确保了没有因干旱渴死一个人、一头大牲畜,发生一起重大水事纠纷事件;在系列洪灾中,转移数百万受灾群众无一伤亡,数千座水库无一出险,防汛抗旱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2011年,重庆市水利工程成功拦蓄洪水15亿m2,减少受灾人口近180万人;抗旱供水40多亿m2,解决了104万人、57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受旱缺水人口和旱灾损失仅为2006年百年不遇大旱的1/1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1990年以来广西各地发生的旱情及其损失,分析了旱灾的成因。论述了旱灾易发等级的划分标准和方法,采用因旱粮食损失率、因旱人饮困难等指标划分广西各地旱灾易发等级,为全区各级政府部门抗旱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及典型场次旱灾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10月—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秋冬春三季连旱,耕地受旱面积、受灾人口和农村饮水困难情况都达到了近10年来该地区的最高水平,受灾率和成灾率均为1943年以来的最大值。通过历史场次旱灾对比分析发现,西南干旱并非偶然发生的现象,1951—1990年该地区同时发生干旱的次数为12次,且有缓慢加重的趋势。以云南为例,本次灾害与1963年旱灾在时空分布、灾害成因和灾情方面较为相似。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认清西南地区干旱特性与旱灾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规律,加强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以及政策的制定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山西省旱灾损失及水利设施抗旱效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7年山西省旱灾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述,认为有如下特点:(1)大秋作物需水高峰期,降水量偏少;(2)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3)大风天气日数较多,土壤跑墒严重;(4)水源严重紧缺。用“受灾面积×正常年亩产量×减灾成数”的方法,算得我省1997年农业干旱有直接经济损失为41亿元。另外因干旱缺水增加担水劳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2亿元。按分摊系数0.4计,永久性水利设施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6.68亿元,临时性抗旱设施的抗旱效益为1.4亿元,最后认为水利工程的抗旱减灾效益远未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