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分析规划航道开挖前后工程附近区域水流流态与流速的变化情况,并选择最不利的水文组合对规划航道疏浚后的工程附近河床进行极限冲刷试验。结果表明:航道按规划疏浚以后,水流流态变化不大,100年一遇洪水下工程线位河床最大冲深约为4.36 m,300年一遇洪水下工程线位河床最大冲深约为6.74 m。工程设计应以规划航道标高为基础,综合考虑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防冲刷措施,确定工程的设计埋深。  相似文献   

2.
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的比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刷物理模型试验的比尺效应主要是由模型沙不满足泥沙运动相似的要求所产生。因此在将试验结果外推到原型时会产生较大偏差。全面分析了系列模型实验法、经验公式法和相似模型试验法减少或者消除比尺效应的优缺点;提出了经验公式用于分析试验结果的偏差程度。认为满足泥沙起动相似和动床阻力相似是冲刷物理模型设计和模型沙选用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秦淮河地铁桥临近秦淮河大桥,主桥墩采用双壁墩形式,由于桥墩壅水与桥墩形状、桥墩尺寸、桥墩布置形式、阻水面积比、河道水流情况等诸多条件有关,而经验公式往往仅考虑其中的几个因素,没有普遍适用性.应用平面比尺为1∶100,垂直比尺为1∶50的变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地铁秦淮河大桥的桥墩壅水、河道水流流速、水面线、流态等内容.结果表明:河道水面线可分为3段,桥前壅水最大为0.02 m,壅水长度为桥梁上游500 m,墩间流速最大增加0.29 m/s.  相似文献   

4.
阳西电厂冷却水取排水口工程受海床泥沙运动及防波堤回流区泥沙运动的影响,需研究泥沙对取排水口工程的影响及工程所引起附近海域水沙环境的变化。该文阐述了以物理模型试验为主的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平海电厂冷却水工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物理模型的试验研究,明确了适合广东粤电平海电厂的取排水方式,试验提出的推荐方案取水温升低、对海区水域热污染少,并能适应未来碧甲港建设,为电厂的设计和环保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新会LNG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模型,对电厂温排水在潮汐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及其对江水水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多方案对比,提出了较优的取排水口布置方案。试验研究成果对一般在潮汐河旁的温排水工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厦深铁路韩江特大桥跨越韩江工程河段水流形态和冲刷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了水流受桥墩影响后的水力特性,提出了堤防受影响的范围及合理的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8.
周立 《水利水电快报》1999,20(17):16-18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三期工程受边境地区周边条件的限制, 工程实施条件非常复杂, 设计难度大。物理模型试验工作中, 采用相互补充和验证的3 个模型设计较好的解决了工程设计所关注的问题, 为工程布置和重要过境设施的改建方案比选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LNG电厂二期工程温排水试验研究,对工程近区的水力热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对电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推荐方案,为工程的设计和环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恺  何用  王世俊 《人民珠江》2020,41(10):22-29
东澳湾防波堤工程是珠海市海岛开发重要的基础设施,对珠海市发展居民海岛具有重要意义。在原型观测资料统计、数值模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东澳湾波浪特征及工程响应,为东澳湾防波堤工程设计方案比选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条件下,偏E向浪在湾口北侧形成波能辐聚区,湾口有效波高呈北高南低之势。防波堤建成后,东澳湾波浪场大致可分为4个典型区域:北侧湾口近岸波浪反射增强区、湾口南侧折射绕射区、湾口波浪绕射折射叠加影响区、湾内折射反射振荡区。在改善湾内波浪条件方面,方案之间差别较小,但单航道(方案二)防波堤堤头受波生流绕射及斜向浪冲击影响,结构失稳。总体来看,在掩护效果接近情况下,双通道防波堤方案(方案一)无论是在结构安全方面,还是集约航道、岸线资源方面均优于单航道方案。  相似文献   

11.
收集北街水道特大桥所在河道控制水文站水沙资料及工程所在河段历史地形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文组次,开展物理模型试验,观测工程前、后近北街河段水位、流速及流态变化,分析其水流运动特征及规律,研究拟建工程对堤防安全及河势稳定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某工程取水口附近水域在波浪、潮流等动力作用下的水流泥沙运动规律、泥沙冲淤发展趋势;验证了取水口布置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作为设计合理、有效的取水系统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构皮滩工程大坝泄洪雾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55的物理模型试验和工程类比分析,对构皮滩工程大坝泄洪雾化引起下游局部强降雨进行了研究,并对降雨强度及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南沙江海联运码头一期工程位于珠江河口蕉门延伸段中段弯道左侧,码头平台及陆域设计方案占用1/3河宽,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工程设计方案堵塞了河道左侧的行洪、纳潮滩面通道,对水道的泄洪、纳潮能力有较大影响;研究提出了减小工程影响的补救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补救措施实施后,工程对所在河道防洪排涝的的影响明显减小,蕉门延伸段行洪、纳潮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5.
珠江洲头咀河段过江隧道工程极限冲刷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交错,网河河道的泥沙来源既有上游不同径流挟带的陆域来沙,也有潮流所挟带的海域泥沙,河道水动力和冲淤特性极为复杂。以广州出海水道上段(广州-黄埔段)为例,在分析河道不同径潮组合下河道水动力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工程所在河道的极限冲刷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对于三角洲复杂网河河道,认识不同的径流条件下河道的水动力特点是研究河道冲淤特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模型测定了临汾闸坝蓄水工程的冲淤情况,对工程提出了防冲措施及建议,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射流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影响射流冲刷的因素,作者进行了70组试验,分别研究了单管和多管,水平和有入射角,贴底和离开床面,静水和动水等情况。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床沙一定、河流流速与射流流速相比不大的情况下,冲刷坑的几何尺寸与V^2/3D^5/6有较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工程类比法探讨岩基冲刷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已建工程的冲刷原型观测资料, 进行模型返演试验, 确定该工程溢流坝下游岩基的抗冲当量粒径。将待建工程的基岩条件与之类比, 分析选定该待建工程基岩的抗冲当量粒径, 再进行冲刷模拟试验, 以预报工程完建运行后可能会发生的坝下冲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在选定的水文边界条件和相应工程运行要求下,对某城市河涌整治工程水面线及泵站规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更为精细的排水分区产汇流计算结果作为入流边界,试验测得的河涌中上游水面线明显低于设计成果,二者最大差值可达0.6 m左右;在设计标准(P=5%)下,满足运行要求(前池水位不超过13.0...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水工建筑物与河流工程结构设计,提高原型性能,对世界上几座低水头电站进行了水工物理模型试验。通过这些物理模型试验,指出了这类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