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Planning》2013,(12)
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由于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对社会事件的介入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新途径和集聚地,打破了原有舆论格局中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形成"新的舆论中心"。随着媒体微博向新闻舆论领域的纵深发展,它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对当前媒体微博舆论引导方式的分析,可以为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席广亮  甄峰  李晓雨  秦萧 《规划师》2013,29(2):37-42
网络信息及其终端设施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微博等网络信息平台的广泛使用。随着用户数量的迅速扩大,微博在城市政务管理、城市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其在北京"7.2 1"暴雨灾害中的应急管理过程,探讨"微参与"的不同阶段和主要内容,政府、媒体、公众和专家等不同主体的参与方式,以及"微参与"的信息扩散与互动沟通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舆论监督引导机制,提出微时代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策略,借助微博平台构建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新范式,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引导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建设智慧城市服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微博独特的传播特点革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对传统纸质媒体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成为新闻采集和发布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文以《安阳日报》官方微博为例,对微博在传统纸质媒体新闻应用中拓宽民生视角、增强读者互动和占领舆论主阵地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微博传播优势和双向互动交流优势。释放微博正能量,掌控微时代媒体话语权正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步入微时代,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提高媒体公信力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8)
随着社交媒体的风生水起,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受到冲击,发展新媒体平台迫在眉睫。笔者以陕西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新闻》新浪官方微博为例,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传统媒体如何在"微"战场上突出重围,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微博的推出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中网络媒体的现状和特点来探究如何在"微"时代环境下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微博的出现催生了微新闻的产生,与传统新闻相比,微新闻更类似于消息中的简讯,但微新闻有一些独有的特征,又不能简单的将其纳为简讯一类。伴随着微博如火如荼的发展,衍生的微新闻能否成为一个新的新闻写作类型便进入了学界的议题之中。本文试从微新闻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探讨微新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意识的不断崛起,人们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意识日益增强。在网络特别是微博等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能便捷、迅速地传播个人观点,"信息爆炸"逐渐被"观点爆炸"所取代,海量观点和评论往往影响着受众的判断,如何引导受众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一重任便落到了主流媒体。笔者通过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外部生存空间和内部生存环境的分析,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运用"实际操作"技巧,达到"引导受众作冷静、理智的判断"、"去伪求真、以正视听"、"扶植正面行为、抑制负面行为"的舆论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思想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多元化时代,人们对许多问题的判断标尺、价值观念正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亮出主流的声音,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尤其是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在舆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面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6)
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通过手机媒介传播的微媒体不断发展深化,我国逐渐进入"微时代",具体可以说是以QQ、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主的微媒体时代。不管是在知名高校还是职业院校,校园里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低头族"们,他们喜欢通过刷微博、发朋友圈、拍短视频、发帖制造话题等方式进行交流。本研究锁定微时代的"两微"——微信和微视频,重点研究如何改进提升职业学校利用"两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5)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用户平台的使用便捷正在催生着"微新闻"的繁荣。微新闻把关人以何种形式出现?又是如何进行把关?微新闻把关人的泛化对舆论和议程框架的塑造会带来哪些冲击?微新闻把关人的草根化,逐渐形成"人人把关"的态势,迫切需要提升网络自律、提高官方信息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5)
新时期,广电传媒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重塑优势,尤其是在舆论引导上保持强势话语权,成为广电媒体从业人员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认为,广电媒体要找准结合点,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性与报道亲和力、新闻价值观与舆论引导力的辩证统一,从而有效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6)
近年来,我国媒体融合在从"相加"到"相融"过程中,广泛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坚持"移动优先"发展战略,涌现出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在新时代、新手段、新传播背景下,如何深入推进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各地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安庆实际,提出点滴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7)
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强化主题性报道的有效传播,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7)
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的代表,推出短短几年各自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新兴媒体,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是,微博、微信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社交微媒体走向的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25)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系列的微事物随之涌现出来,如微博、微新闻、微电影等。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顺应了社会对知识的快速需求。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中首次与微课亲密接触,对此产生了兴趣。因此特意尝试了把微课运用于二年级上《"贝"的故事》教学中,发现微课非常符合学生的学段特点,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8)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工作、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是党报对社会舆论产生直接影响的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形式,党报应当把评论放在办报的重中之重。进入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的新闻评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抓好重点新闻评论,坚持"三贴近"原则,要增强新闻评论时效性,提升新闻评论感染力,要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提升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2)
由于我国主流媒体性质和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工作上的重要性。舆论引导强效有力,是主流媒体面对未来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强力保证。因此,作为我国主流媒体,要在充分认识新时期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能动性和策略性,不断适应和塑造符合社会发展的舆论生态,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1)
媒体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在我国各级媒体中全面展开,传统媒体已基本形成了电视(报纸、广播)加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的融媒体平台。融媒体时代,曾经是地市级电视台"王牌"的民生新闻,受到巨大冲击。改变的是媒体格局,不变的是新闻传播规律,"内容为王"仍然是媒体的基本生存法则。媒体融合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只有转变表达方式,扬长避短,发挥在舆论引导、深度报道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2,(5):6-9
网络技术、自媒体环境带来了社会的"微时代",基层施政部门及公务人员把控新媒体的能力,以及网络舆情的运转态势,已成为影响施政效能和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新媒介与社会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出发,提出了政务部门及人员应当具备"政务微能力"的观点,就这一观点在广狭概述的基础上,从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卓识能力、新媒介的认知能力和新媒介的使用能力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释,认为建设"政务微能力"必将有利于民主建设和科学决策,有利于舆情预警和舆论引导,有利于施政机构权威树立和形象声扬,并提出提升"政务微能力"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热点事件因其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特点,成为了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舆论的非理性成分决定了舆论需要正确的引导。余姚"鞋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闻评论通过事件发生后尊重民意的评论态度来稳定社会情绪,通过事件转折后引导民意的评论技巧去转化社会舆论,通过事件总结后反思民意的评论原则来深化社会认知。在此次热点事件中,新闻评论充分发挥了其积极、正确、及时、权威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