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米夏埃尔·屈内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5,16(4):259-263,267
提出了计量学领域未来5年的规划,概括了德国和欧洲计量学的当今发展情况.回顾并以实例解释了未来计量学活动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专家报告的作用、技术远景研究、计量学的战略研究或远景研究等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代计量校准的两种需求进行了详细讨论。针对适合于各种严酷人工环境条件下的测量仪器设备与系统的现场计量校准需求,提出了大数据系统的理论技术发展方向,以线性或非线性系统模型进行系统建模,由单一环境条件变化合成多种环境条件变化,最终以系统理论方式解决多种因素严酷环境条件下的现场计量与校准问题的预测。针对数字化特征明显的数据域仪器设备的计量校准,提出了数据域计量校准理论、方法、技术的发展方向,以统计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为基础,以频域、值域、逻辑域、变换域等理论与技术为手段,以模型参数等作为计量校准目标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防系统和航天工程中对于动力调谐陀螺挠性组件动态特性校准的需求,研建了一套动力调谐陀螺挠性组件动态特性校准装置,解决工程上动态校准的需求.校准系统组建完成后,通过多次试验对动力调谐陀螺挠性组件动态特性校准装置的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并与同一被测对象在区域最高计量标准装置上的校准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校准装... 相似文献
6.
7.
三、国际单位制的发展和测量及校准结果的国际多边互认以7个基本单位为基础的国际单位制的建立标志着计量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实现了计量单位在各国、各地区以及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通用的目标。虽然,美国目前尚使用部分英制单位,但以国际计量大会、国际计量委员会为权威单位的一切文件、决定和国际推荐值,均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我国于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在其后颁布的计量法中,也明文规定采用国际单位制。从此,沿用了几千年的尺、寸和斤、两已为米和千克代替。采用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徐爱华;代国红;胡红波;曾卓;许昊;李天添;徐建华 《计量科学与技术》2024,68(4):26-30
电阻应变传感器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在桥梁隧道、建筑、航空航天等行业和领域中多用来对其结构进行监测,而合理评价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就非常重要,讨论分析了电阻应变传感器的特点及相关国内外标准规范对计量特性的描述,针对电阻应变传感器的计量校准现状,论述了一种利用现有的振动计量装置进行电阻应变传感器动态特性校准的方法。该方法以现有的振动标准装置为基础,通过动态信号分析仪分别采集振动台信号和应变传感器信号,并对测量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动态灵敏度,完成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校准。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切实可行,重复性较好,最后说明了数据处理过程并评估了传感器动态灵敏度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国际标准的激光干涉绝对法冲击校准技术和目前德国PTB正在从事的瞬态冲击力校准系统的研究发展状况,指出加速度的直接复现是实现包括冲击加速度和瞬态冲击力在内的绝对法动态校准的基本前提,因此,这两种绝对法校准技术具有完善的计量原理和相似的计量特点,能够完成冲击传感器和动态力传感器的高精度动态校 相似文献
13.
随时间变化的力称作为动态力,其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汽车制造、武器威力等研究领域均为重要的测量参数。理想情况下,动态力测试与其他传感器输出无关,涉及的仅仅是测试通道方向的输出。但是,由于加工工艺、安装工艺等限制,在测量某方向动态力时,难免耦合其他方向的输出信号造成动态耦合,只有准确的找到各维间力的相互耦合关系,才可以达到精确测量动态力的目的。同时,在测试前应先标定传感器,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目前多采用静态标定进行动态力测量的“静标使用”方法,在测量中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动态力的解耦及动态标定具有较大的意义。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总结了动态力解耦和动态力标定的常用方法,对比优缺点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压电加速度计常规校准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机械动态量测量要求的问题,采用基于加速度计模型参数校准的方法。参数未知的线性二阶微分方程用来表示加速度计动态特性,利用绝对法振动校准加速度计频率响应数据,采用最小二乘算法确定了未知的参数的值,同时利用蒙特卡罗法确定了参数值的不确定度。最后对加速度计进行了瞬态冲击加速度校准,计算辨识所得模型在相同冲击激励下的预测输出。结果表明:瞬态冲击加速度校准与计算辨识模型结果相差不超过1%。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不同型号Ⅱ级生物安全柜的性能差异及复杂的计量操作,研究优化出基层生物安全柜使用人员简易和有效的检测操作内容,指导使用中的期间核查。为满足基层生物安全柜使用人员,在期间核查中,能够通过最简单的操作确保仪器性能的正常。实验中对生物安全柜计量特性的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结果与规范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后方法的可行性。数据结果表明,洁净度检测简化成四个点位;光照强度检测简化为五等分点;噪声检测优化为两个更接近实际人耳接收噪音的点位;下降风速简化为三点法;流入风速简化为六个点位,角度设为45°;发烟位置最优选在距离风机较近的位置。优化方法后的检测结果与规范检测的生物安全柜各计量特性结果接近一致。优化后的生物安全柜检测方法能够满足一线使用人员快速了解生物安全柜的当前性能,为开展生物安全柜计量特性研究,及时发现生物安全隐患,预防实验室生物事故出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时间常数是描述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的重要参数。由于实验室校准条件通常难以覆盖温度传感器的实际使用条件,因此基于有限体积法数值仿真研究了插入法和回路电流阶跃响应(loop current step response, LCSR)法校准铠装热电偶动态响应的过程。建立了热电偶保护管、绝缘层、感温层的三维模型,分析了绝缘层MgO不同填充密实度下热电偶的动态响应。结果发现,采用3个极点的方程对LCSR响应数据进行拟合、变换求得的时间常数与插入法获得的时间常数偏差小于10%,为快响应铠装热电偶动态特性的设计、校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