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新型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设计及性能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传统的双床连续吸附制冷系统中因在制冷剂环路使用真空挡板阀而存在的制冷剂压降的问题,使吸附式制冷系统更适合于应用太阳能,提出了利用硅胶-水作为吸附工质对的新型太阳能制冷系统.系统热源由40 m2的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提供,制冷机为特殊设计的吸附制冷系统,在上海典型日照条件下该系统可以较为稳定地提供5~8 kW的制冷量,系统COP达0.2以上.通过对系统的动态模拟和理论分析,证实了以硅胶-水为工质对的吸附式系统更适合利用太阳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实验和改进系统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在1848年就被提出,1920年前后国外有人进行了商业化的努力.它可利用低品位热源驱动,压缩机用固体与气体间吸附和脱附的作用代替,制冷系统中大多采用与环境友好的制冷工质水、甲醇等,整个系统中基本不含运动件,可广泛用于工业余热利用、汽车余热利用、太阳能利用等场合.80年代以来,固体吸附式制冷/热泵技术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有部分样机投入实际运行.本文从循环的角度,分析实际循环在运行时与理想循环的差距及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Clapeyron图、p-T图及充满系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含氧氟化烃的替代问题谈起,涉及到吸附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硅化物作致冷吸附剂的特点及改性硅化物的生产工艺,介绍了使用沸石--水工质的吸附式样机实例和我国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
归宇斌  王如竹  王文 《化工学报》2002,53(11):1148-1152
余热驱动的回热吸附式可逆型热泵能有效利用工业余热并且无环境公害问题 ,在一定意义上优越于传统热泵 ,针对此类热泵的实验样机研究其性能随工作参数的变化规律可指导优化运行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是产品化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从模型和实验的角度分别定义此热泵的主要性能指标 ,基于实用三热源模型研究其变工况特性 ,即分析热源温度、供暖温度、环境温度、热容比和最终回热温差等参数对热泵性能 (供暖系数COA ,单位质量供暖功率SHP)的影响。样机实验结果表明 ,样机性能较优且与模型预测接近 ,说明回热吸附式可逆型热泵商业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制冷系统在不同循环方式下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晓强  王如竹 《化工学报》2008,59(Z2):187-191
设计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通过管路切换,该系统可实现开式循环方式以及闭式循环方式。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循环方式下,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包括太阳能集热器阵列、吸附式制冷机组的温度变化规律以及系统制冷量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由于蓄热水箱的调节作用,开式循环的运行工况稳定,而闭式循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但其具有较高的太阳能集热效率以及系统COP,节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热泵供暖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回顾了国内外太阳能热泵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太阳能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主要设备太阳能集热器、蓄热设备、地板采暖系统、控制系统、运行方式的组成和结构形式,论述了太阳能热泵的技术原理和特点以及在供暖方面的应用等。针对当前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把热泵技术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结合可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和热泵系统性能,同时能解决全天候供热问题。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木材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太阳能干燥木材的概况、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木材的特性和干燥木材的工艺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可以弥补太阳能或热泵单独供热的缺点。太阳能比联合干燥节能3.8%,而联合干燥比热泵干燥节能11.8%;联合干燥比太阳能干燥时间缩短了14.9%。从能耗及生产效率综合考虑。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8.
离子液体在传热及相变储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子液体具有与传统的传热、储热材料相当,甚至更加优越的性质,如蒸气压低,储热密度高,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好,热传导性好,熔点低和可设计性等。因此,离子液体在太阳能集热、建筑节能、电力谷峰调控、低品位余热存储、吸附式热泵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综述了离子液体在传热和储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作为热传导液用于太阳能集热,作为吸附介质应用于制冷(制热),以及作为相变储热材料等。最后,指出离子液体的一些性质,如腐蚀性、毒性和长期稳定性等,也是离子液体在储热和传热应用中需要考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吸收,吸附式热泵循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理  朱冬生 《化工进展》1991,(1):20-25,29
本文综述了吸收、吸附式热泵循环理论、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描述热泵系统性能的参数。介绍了近年来吸收、吸附式热泵工质对的研究进展和新近开发出的热泵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0.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制冷技术,在低于100℃的低品位热能如废热能、太阳能等的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利用这部分的能源,提出了由吸附制冷过程与再吸附过程组成的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采用SrCl2-NH4Cl-NH3作为工质对,测试不同蒸发温度与冷却温度下吸附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为70℃时,二级吸附式制冷也能够实现-25℃下的冷量输出。在测试工况下,氯化锶的最大吸附量达到了理论吸附量的94%。80℃热源、25℃冷源以及-25℃制冷条件下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的COP和SCP达到了0.250与160 W·kg-1。这个数值与CaCl2-BaCl2-NH3两级冷冻在85℃驱动热源以及同等的冷源与制冷温度条件下的数据相对比,驱动热源需求降低了5℃,COP提高了4%,SCP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喷射式制冷工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爱平 《化工学报》2008,59(Z2):246-250
通过对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来驱动的喷射式制冷机的几种制冷工质的理论分析和热力计算,找到了各种工质的最佳应用温度范围,并筛选出了R600a是比较理想的制冷工质。  相似文献   

12.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群  陈海军  朱跃钊  姚虎卿 《化工学报》2005,56(10):1860-1864
固体吸附式制冷因具有环保和节能两大优势,成为国内外竞相开发的热点,尤其是将其用于新型空调系统和太阳能应用产品方面的开发研究备受关注.但从实用化研究成果来看,还远不满足工业化条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吸附制冷工质对(吸附剂-制冷剂)的性能制约.目前,国内外关于吸附制冷工质对的研究报道比较多,所采用的吸附(工)质仍然以水、甲醇、乙醇和氨为主,对于吸附剂的研究进展比较快,已从当初单一组分吸附剂的选用发展到目前多组分、复合吸附剂的研制.研制性能优良的吸附剂被认为是推动固体吸附式制冷工业化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升温型吸收和吸附式热泵的工作原理,热泵工质对及热泵循环系统的研究与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林琳  朱冬生 《广州化工》1999,27(3):8-10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固体吸附式制冷与供热系统及其研究现状。该系统主要由吸附器,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以太阳能,工业废热低品位能源为动力,通过在封闭系统中吸附剂对制冷剂的解吸再生一吸附制冷循环来实现制冷与供热。整个装置无任何运动部件,无须润滑油,具有良好的能量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在化工厂节能改造中的运用实例非常少。本文结合新疆某化工厂的余热利用实例,阐述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及溴化锂制冷机的应用原理;并且清晰地提供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及溴化锂制冷机的具体布置及工艺流程简图,为其他化工厂的节能改造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影  李丽 《山西化工》2001,21(3):37-38
从原理、工质对、制冷效率等方面分析吸收式制冷与吸附式制冷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吸附式制冷在低品位热能的应用中优于吸收式制冷。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蒸汽喷射式热泵、蒸汽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和吸附式热泵在蒸馏海水淡化领域的发展历程,对不同热泵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应用存在问题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复合型热泵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热泵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应用建议。认为蒸汽喷射式热泵的稳定运行、机械压缩机的容量以及吸收式热泵与吸附式热泵的工程应用等是热泵在海水淡化领域应用中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可以直接利用烟气废热或化学反应热来驱动生产 6 5℃的热水和 7℃的冷水 ,对利用柴油机排烟废热驱动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和分析 ,结果表明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可以直接利用烟气废热、化学反应热来驱动 ,该系统具有能源利用率高 ,能源可以得到综合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光电/光热一体化(PV/T)太阳能热泵的数学模型,利用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结果显示,模型的计算误差在5%左右。据计算可知,在太阳辐射良好的情况下,PV/T太阳能热泵的COP可达到5以上。在不同的辐射强度下,比较PV/T太阳能热泵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性能,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提高,系统COP随之提高,热电综合COP平均为7.4,高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COP。结果显示,PV/T太阳能热泵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较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更具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光电/光热一体化(PV/T)太阳能热泵的数学模型,利用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结果显示,模型的计算误差在5%左右。据计算可知,在太阳辐射良好的情况下,PV/T太阳能热泵的COP可达到5以上。在不同的辐射强度下,比较PV/T太阳能热泵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性能,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提高,系统COP随之提高,热电综合COP平均为7.4,高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COP。结果显示,PV/T太阳能热泵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能耗,提高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较直膨式太阳能热泵更具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