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工程物探方法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与传统地球物理方法相比,探地雷达具有快速便捷、操作简单、抗干扰和场地适应能力强、探测分辨率高等方面的优势.笔者应用探地雷达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公山边坡的滑坡体进行了勘查,查明了该滑坡体中滑动面的埋藏分布情况;并通过对滑坡体周边岩面的起伏状...  相似文献   

2.
基于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滑坡中的电性参数分布和滑坡产生的电场异常都和稳定边坡有明显的不同,用频谱激电法研究滑坡存在良好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因此,针对勘探区含水地层电阻率和电化学活动性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频谱激电法进行滑动面探测的试验研究。综合该地区边坡工程地质岩性特征和频谱激电法提供的物性信息,初步推断该滑坡体平均厚约25m,滑动界面深度在30~40m处,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为顺层滑坡关系,类型属于叠瓦状岩质滑坡。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在调查地下人工构(建)筑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探地雷达对武汉市汉阳区月湖一建筑场地下人工混凝土基础以及青山区某公寓建筑场地地下人防工程进行探测定位。通过工程实例,从探测原理、技术方法、成果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在城市工程建设中探地雷达在调查地下人工构(建)筑物中的成功应用。对探地雷达剖面的处理分析,圈定了测区内多块建筑场地地下混凝土结构的平面分布范围,为建设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和桩基施工定位提供重要资料;探地雷达剖面不仅能精确显示人防工程的平面边界位置,而且还能反映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地下不同目标体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地雷达的资料解释过程主要是通过分析探地雷达接收到的有效反射电磁波的特征来推断被测地下介质的空间分布状态。不同的地下目标体对高频电磁波具有不同反射特性,表现在探地雷达探测图像上具有不同的图像特征。本文经过对层状介质、地下管道、CFG桩、碎石夯扩桩、水泥土桩和洞穴等典型地下目标体的雷达图像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它们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以指导我们在工程勘察、地基基础检测和其它各类工程探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各类地下异常体的探地雷达图像,为最终进行正确的地质解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路面沉陷变形会导致路面平整度变差,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联合采用探地雷达法、地震映像法和瞬态瑞雷波法,对某高速公路路面沉陷变形区域进行综合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精度高、效率高,但有效探测深度较浅,适宜快速探测公路结构层中的裂缝、破碎破损、沉陷变形,以及路基中的脱空、空洞等隐蔽病害的分布情况;地震映像法探测深度大、效率低,适宜探测地下介质的纵、横向变化情况,判断路基下方是否存在滑动面以及是否发生侧向滑移;瞬态瑞雷波法获得的面波速度可以直接反映了地层的"软"、"硬"程度,用以判断地层中是否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地基。各检测方法之间相互验证、相互补充,能从不同深度、多个角度,更全面地揭示路面沉陷变形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采煤机滚筒沿着煤岩分界面开采,采用探地雷达方法进行煤岩界面探测.建立了煤岩界面的分层介质模型,结合雷达方程分析了雷达波在该模型中的散射规律,提出了煤岩界面雷达回波强度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仿真,分析了煤岩电参数和天线对探测深度的影响.利用LTD-2100型探地雷达在郭庄煤矿进行了相关验证,并对相关数据做出分析.结果表明:在1GHz以下,测试数值可以较好的和理论数值吻合.在文中所列的煤岩样本组合中,可探煤层深度范围为0.3~8.0m.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煤层厚度的计算,并为实际应用中天线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效、无损检测方法,在工程勘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介绍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金属管道和金属物体探测中的应用,展示了典型的原始记录,说明了探地雷达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探地雷达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无损的电磁波探测方法,在生物学植物根系体探测利用方面具备可行性,利用探地雷达对植物根系体进行综合探测,研究植物根系体的展布规律及范围。首先通过对植物根系体本身的电导率与周围土壤的电导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对探地雷达技术在植物根系体探测异常识别电导率变化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探地雷达技术在实际野外环境中对三种不同树种植物根系体进行探测,研究不同树种类型的植物根系体与周围土壤之间电导率异常变化及电磁波谱的变化;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探测成果对植物根系体进行形态延展影响范围、根径大小的探测计算,总结探地雷达在植物根系体探测和保护方面的可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探地雷达方法及在井下工程探测中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简要介绍探地雷达仪器组成,方法原理及应用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井下岩土工程探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合几个探测实例分析了探地雷达在井下工程探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在隧道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探地雷达应用于隧道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工作原理,总结探地雷达应用于隧道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工作流程。以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超前探测应用为例,在整个隧道掘进始末,采用加拿大Sonsor&Software公司生产的EKKOIV低频探地雷达探测,同时结合开挖掌子面详细地质素描等工作综合判定,对开挖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探测。经开挖跟踪验证,证实探地雷达技术能有效避免隧道内空间狭小、干扰多等不利因素,能快速高效地预报开挖掌子面前方的断层破碎带,准确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类别进行划分,为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进度,减少工程隐患提供科学依据。为探地雷达在隧道超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应用和推广积累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2.
根据洛仑兹变换论述了“长度收缩”效应与“时间膨胀”效应的等价性.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论述了“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脉即城市文化脉络,它是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集合,是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本.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太原的城市文脉作为研究对象,从物化城市形态及非物质传统文化两个角度对历史文化名城太原的城市文脉内涵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及开发太原城市文脉的措施.通过对此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太原历史文脉的传承及其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4.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变革,也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换;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又对科技自身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内在规律,充分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用新的思维方式把握和协调好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引导和促使全社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GPS与GSM组合定位和发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6.
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蕴含的人文道德精神,将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有机地融合与内化,增强人文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分析高校学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融合的方法与途径。结合《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实践专业精神与人文道德精神教育融合内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概率论的缘起、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目前高校各专业所开设的随机数学诸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可靠性数学、随机过程、排队论、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决策、随机捱轻等课程之间的关系。综述它们缘起于概率论,它们是概率论发展与应用之中分支,有的是与邻近学科结合的交叉学科,指出了学习有关课程必备知识以及各科新知识增长点,总结了学好这些课程必备的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校的全国高工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把原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四门课程整合为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一门课程,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教学服务系统的特性与工作流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质量与办学效益,提高竞争力,依据ISO900标准建立高等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十分必要,为此,对高等教育教学服务系统的特性与教育教学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为建立这一质量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国外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研究进展出发,分析了国内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研究现状,介绍了常见的职业能力测评工具,并从方法和功能角度探讨了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