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内实验得到的孔隙度变化率和渗透率变化率随有效压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介质变形的低渗透气藏数值模拟模型,并采用IMPES方法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介质变形,随着稳产期产能的增加,稳产期缩短,稳产期采出程度降低;但考虑介质变形与否对模拟结果有较大影响,当考虑介质变形时,井底流压下降较快,稳产期相对更短,稳产结束时的采出程度也更低。因此,对于变形介质气藏,气井的配产不能太大,否则将严重影响稳产期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变形介质气藏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田开发实践 和室内实验表明,低渗透气藏岩石孔隙喉道狭窄、连通性差、渗透率较低,加之气液固相间表面吸附力的作用等原因,在低渗透气藏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随着气藏的开发,储集层岩石的变形对渗透率的影响很大。常规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基于线性的达西定律,无法对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情况予以准确描述。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气藏非线性渗流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对气藏开发动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5.
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我国发现的气藏大都是低渗透气藏,这类气藏的渗流规律不同于常规气藏渗流规律,如果按常规气藏的产能评价方法对产能测试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将得出错误的结果。为此,从渗流基本定律出发,根据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点,推导出了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方程的新形式,该新的产能方程有别于传统的二项式方程,是一个三项式渗流方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低渗透气井中用常数的二项式或指数式方程来整理气井产能测试资料将导致错误解释结果的原因。根据新方程的特点,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整理,并将该理论用于西部某气田气井产能的评价,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修正的低渗透气藏产能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的存在,使得气体的渗流不符合经典的达西定律。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和滑脱效应的综合影响基础上,对气体的流速方程进行了修正,并结合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得到修正的低渗透气井产能方程。应用修正产能公式对某气田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得到如下结论:应力敏感的存在将使气井的产能大幅度下降,最大可下降14%;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将使气井的产能下降,不过下降幅度较小;由于气体黏度远小于油,故低渗透气井中应力敏感对产能的影响比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要大;黏度越大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的影响越大。建议低渗透气藏开发中必须充分考虑应力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介质变形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及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综合考虑储层变形、地应力、流体渗流等因素,建立了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渗流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并开发相应程序对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研究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形及其对储层物性和气藏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均匀水平地应力造成近井壁区域储层变形及渗透率变化各向异性,产能评价中应综合考虑介质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气藏特殊渗流机理的产能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储层具有应力敏感性、启动压力等极其复杂的渗流特征,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长岩心实验验证了低渗透气藏中反渗吸水锁启动压力这一新的特殊渗流机理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反渗吸启动压力和常规启动压力)的低渗透气井产能公式;同时由于低渗透储层普遍具有强或极强的应力敏感性,故而进一步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和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同时存在的低渗透气藏产能公式。在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以此评价了低渗透气井考虑特殊渗流机理的产能特征。由分析结果可发现:①随着反渗吸水锁程度的加大,气井无阻流量逐渐减小,且在形成了反渗吸水锁后,气井开井不再是一有压差就有产量,而是表现出一定的启动压力现象;②随着应力敏感性指数的增加,气井无阻流量逐渐减小;③同时考虑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后的气井无阻流量较单纯只考虑一个因素的无阻流量要低。 相似文献
9.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影响,推导了变形介质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方程。根据此模型可得到不同介质变形系数以及不同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的油井指示曲线和采油指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产压差条件下,油井产量和采油指数随着介质变形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变形介质低渗透油藏的产能分析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多孔介质孔隙和喉道较小,固液作用显著,因此达西定律已不适应,实验表明,低渗透油藏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另外,有些低渗透油藏还具有介质变形的性质。尤其是异常高压的低渗透油藏,变形介质的渗透率一般随压力变化呈指数关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影响,研究低渗透油藏中直井产量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低渗透油藏中,油井的产量随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生产压差的增大而增大,对于采油指数,则存在一个最佳压差,此时采油指数最大,在油田的生产中,可通过增大生产压差或者 减小注采井距来提高油井的产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