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明 《电光系统》2006,(1):19-21,24
侦察与干扰是雷达对抗的重要内容,与反侦察和抗干扰形成了对抗和反对抗的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本文通过对雷达侦察、干扰以及反侦察、抗干扰技术的论述,从矛盾双方的多方面介绍了雷达反侦察、抗干扰的技术特点和实现途径,并对未来雷达对抗与反对抗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现代雷达“四抗”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体制雷达层出不穷。从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对抗环境的特点出发,通过雷达和对抗的技术发展路线图,概述了舰载雷达的技术体制发展方向,并给出了舰载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从海上雷达对抗和反对抗在海战中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海上雷达侦察的水平和发展方向;海上雷达干扰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海上雷达战术上和技术上反侦察及其发展方向;海上雷达抗干扰的基本方法,有效的抗干扰体制及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未来战争的胜负已不是取决于谁拥有多少兵力,而是取决于谁控制着信息,以及信息能量所释放出来的效益高低;雷达是未来信息战重要的情报源之一,随着反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雷达都将面临隐身、反辐射导弹、低空突防及电子综合干扰等四大威胁。本文结合信息战及其特点,分析了信息战条件下雷达“四抗”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信息战对雷达“四抗”的军事需求,得出了为提高信息战条件下的雷达“四抗”能力,必须大力发展雷达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雷达诱饵面临的核心抗干扰问题,首先简述诱饵工作原理和特征,然后重点论述了反辐射武器抗诱饵技术,包括前沿跟踪、大信号检测、超分辨测向技术,最后简要概述了多模复合抗诱饵技术,包括被动/红外复合、被动/毫米波复合、被动/辐射计复合技术.指出了每一种抗诱饵技术的应用条件和局限性.为有效提高反辐射武器抗诱饵能力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必须根据不同雷达和诱饵特性进行相应的对抗策略研究,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干扰与抗干扰是雷达对抗中的一对矛盾,通过实践,特别是近几次的战争证明,它们都对战争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并有了迅速地提高和发展,根据跟踪雷达,特别是机载跟踪雷达近期的对抗试验和国外报导的雷达对抗方面,论述对跟踪雷达干扰所采用的干扰技术及其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未来战场的电磁环境将更加复杂,并对雷达作用的正常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雷达对抗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对抗环境以及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当前复杂电磁场环境下的雷达对抗技术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雷达抗干扰效果的评估措施的方法研究,最后指出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相控阵雷达的抗干扰措施,重点分析其旁瓣对消技术抗干扰措施,提出用“交变极化干扰技术”、“重复噪声干扰技术”和“方位捷变饱和干扰技术”来对抗相控阵雷达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抗干扰措施。以“爱国者”PAC-2GEM系统的相控阵雷达AN/MPQ-53为假想干扰雷达,设计了干扰原理样机,并提出了对相控阵雷达实施电子战的原理验证及战术设想。  相似文献   

9.
陈平  沈鹏 《电子工程》2010,(2):21-24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未来战场上更加复杂的电磁环境对雷达作用的正常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雷达对抗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从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对抗环境以及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出发,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对抗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博弈论,研究了在雷达与干扰机对抗过程中我方雷达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抗干扰技术来提高探测范围,基于远距离支援干扰建立雷达电子对抗模型;根据基本雷达方程,得到雷达在无干扰和不同干扰方式下的探测范围;在以往提出的抗干扰改善因子基础上,根据不同干扰方式下干扰机发射信号带宽的改变,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干扰改善因子,建立了雷达与干扰机之间的抗干扰改善因子矩阵;利用纳什均衡理论对这个矩阵进行求解,得到最佳抗干扰改善因子以及雷达与干扰机采取的策略集概率分布;根据抗干扰改善因子与雷达探测距离的关系,仿真得到雷达采取博弈策略与干扰机进行对抗时的探测范围。经验证,采取博弈策略进行抗干扰可以有效提高雷达的探测范围。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雷达的“四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雷达与反雷达的当前态势,论述了提高雷达“四抗”能力的四个重要方向:能量斗争、隐身雷达、雷达网络化和雷达与目标的多维匹配。  相似文献   

12.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试验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与电子战设备对抗过程建模和半实物对抗射频仿真试验,建立雷达对抗效能评估方法。从而全面地评估雷达抗干扰效能,以满足实际军事应用的需要。该研究可对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技术、抗干扰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工程化试验验证;也可对雷达抗干扰性能进行内场系统试验,支持雷达产品设计定型前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摸底试验;还可为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干扰性能提供有力的试验验证与评估。  相似文献   

13.
同武勤 《现代雷达》2005,27(12):61-63,74
目前,对导引头的干扰,归根结底是对导引头信号处理系统的干扰。它可以是能量对抗,也可以是角度、速度或距离欺骗。雷达导引头的抗干扰设计就是使雷达导引头具备干扰识别、抗干扰对策选用和抗干扰效果判决的能力。文中通过分析导引头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即空间模糊度、时频域模糊度、信道的抗饱和能力、干扰识别和抗干扰逻辑管理功能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单项抗干扰技术:信干比改善因子和抗欺骗干扰概率的抗干扰效果。分析了利用导引头的技术参数和抗干扰措施的性能指标,评估导引头的综合抗干扰能力。最后简述了导引头的原理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特征及干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技术特征及其抗干扰技术措施,提出了新型干扰机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的对抗措施,最后对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样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电子     
《微波学报》1995,11(2)
1、概述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军用电子系统的地位与日俱升,现代雷达、现代通信、制导武器和电子对抗等系统对频率源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高稳定、低相噪、多频率点数和快速捷变的频率合成信号源,已成为提高现代军用电子系统在现代战争环境中的生存力,特别是提高四抗能力(抗侦察及抗干扰、抗反辐射导弹及其它攻击、反隐身、反低空突防)的核心部件.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现代战争向系统化、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应对雷达面临的“四大威胁”,雷达组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介绍了雷达组网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雷达组网在抗干扰、抗隐身目标、抗反辐射导弹和抗低空目标入侵等方面的能力。研究证明,雷达组网能有效地实现雷达 “四抗”,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其既具有网内单部雷达的特性,又充分发挥了其整体作战效能,是未来雷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战场电磁环境的内涵入手, 以雷达和雷达对抗装备形成的电磁信号为例, 分析了战场电磁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作战的影响。针对雷达遭遇的电磁困扰, 厘清了装备互扰和雷达面临的电磁进攻等方面的原因。为了展现制约战场电磁博弈的复杂多元要素, 总结了远距离支援干扰、随队掩护干扰、自卫干扰、一次性投放干扰和反辐射等典型雷达对抗战术的特点, 研究了各种干扰样式的战术使用方法, 归纳了频率捷变、脉冲压缩、旁瓣抑制和自动频率选择等若干有效的雷达抗干扰技术。最后, 指出了雷达与电子对抗装备之间技术互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转发式弹载干扰机对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载干扰机的转发式干扰进入雷达主瓣,使得雷达失去对目标的测距能力,其对抗非常困难。提出了采用干扰机性能排查的雷达抗干扰技术,雷达通过发射干扰机参数性能侦察信号,经过专门的侦察分析设备,侦察、分析干扰机的工作参数,从而使得雷达的工作与干扰机达到"匹配",使得雷达的抗干扰效果达到最佳。设计了雷达对抗弹载干扰机的抗干扰工作模式和新增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9.
雷达极化抗干扰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极化抗干扰的本质是利用干扰与目标在极化域的差异,减弱或消除干扰对雷达探测的影响。极化抗干扰已经在主瓣干扰抑制、有源假目标鉴别、角度诱偏干扰对抗等抗干扰难题中显现出独特的作用。随着电子对抗水平的升级,目标与干扰间的差异呈现出细微化的特点,亟需进一步探索雷达抗干扰新技术,以充分挖掘和联合利用包括极化在内的各种差异。文章从发展历史、技术手段、典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雷达极化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技术对抗多模制导反辐射导弹难以奏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新途径,即高功率雷达通过辐射高能量微波攻击反辐射导弹。首先介绍了高功率雷达概念和基本功能,然后分析了高功率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作用流程和损伤效应,进而推导出在反辐射导弹不同角误差漂移速度下高功率雷达的有效对抗距离,最后对高功率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进行了仿真分析。对于研究新型体制雷达和反辐射导弹对抗方法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